在Polestar Day,读懂极星

2023-11-15     汽车公社

原标题:在Polestar Day,读懂极星

提到极星,国内很多消费者或许并不知晓,了解一点的人,对极星的认知可能就只有它脱胎于沃尔沃,且品牌发布6年来,只有极星2一款车在售,销量表现平平。这在快速内卷的中国电动车市场,确实有些不可思议。

但如果把视野放到全球,极星可能又是另一番局面。2022年,极星2在欧洲市场高端纯电轿车年度排行榜中,以32241辆的销量排在榜单的第四名,仅次于特斯拉和MINI,且比BBA的电动车更受欢迎。

在美国,由于本土电动车势头强劲,外资电动车在美国几乎份额很低,但对于极星来说,它也能进入外资电动车前列,包括美国当地对极星2的评价比较偏正向,洛杉矶街头时不时也能发现极星2的身影。

作为纳斯达克上市车企,极星将首届Polestar Day放在美国洛杉矶举办,其实背后的用意也非常明显了,一方面这是对美股上市公司投资人一次面对未来的交代,去向他们证明,极星这些年来的谋划和布局,凭什么让他们买单;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到极星对美国市场的跃跃欲试。

这场活动放在了洛杉矶一座机场博物馆的机库进行,现场摆放了极星3、极星4、极星5、极星6四款准量产车型,另外还有2020年已经亮相过的Precept概念车,以及Synergy概念车。

其中,前者已经化身为极星5量产车,并且也是极星3和极星4等诸多设计语言的先锋概念车;而后者的Synergy概念车信息并不多,已知的是来自印度和来自中国的获胜者与极星设计团队展开合作,共同缔造出的一款深得极星产品精髓的单座电动超跑。

除此之外,现场还摆放了极星关于环保可持续、轻量化、流媒体后视镜、V2G双向充放电技术、软包快充电池技术、零碳气候中和等车型和技术的展示,共同构建起了这一阶段极星对未来方向的探索。

锚定未来的信心

现场的内容其实仅仅是一个阶段的呈现,极星公司和其合作伙伴共9组发言,其实才是极星日的重头戏,这组发言,确实给极星的发展和未来带去了充足的信心。首先是极星CEO托马斯,他从极星的成绩、极星2产品提升、合作伙伴合作进度、三款新产品、未来规划方面,展开了解答。

业绩方面,三季度全球仅凭一款产品实现交付量13,976辆,同比增长51%,前三季度累计交付41,800辆。2023年上半年利润率的持续增长,背后的原因主要得益于极星2交付量的增加、外汇汇率变化、成本控制,以及重价值、轻数量的品牌理念。托马斯觉得一款产品就可以实现这个成绩,对未来信心满满。

与合作伙伴方面,极星3将成为首款采用谷歌全新高清地图技术的车型。极星车型将全面与Luminar公司合作,包括激光雷达上车,用户将很快体验到尖端的驾驶辅助技术。极星瑞典设计部迁入新地址,未来以设计为重要卖点的极星将会强化新产品设计能力和设计速度。已与特斯拉达成协议,美国和加拿大的极星车主将共享特斯拉庞大的超级充电网络。

产品进度方面,极星3已经在美国和其他国家地区展厅亮相,将于2024年二季度交付,将成为极星销量、利润和发展的重要支撑。第二款轿跑SUV极星4将于年底率先在中国交付,全球其他市场在2024年夏季开始交付。

制造方面,极星不打算发展自己的供应链和建设制造基地,轻资产模式初见成效,目前该模式下已经生产了超过175,000辆汽车。2024年年中,极星3将在沃尔沃里奇维尔工厂投产,供应北美和欧洲市场。2025年年中,极星4将借助于吉利雷诺三星的合资公司,在韩国釜山投产,同期北美市场也将投产极星4。

面对未来,托马斯也给出了规划,预计到2025年,四款车型的全球年销量将在155,000到165,000辆之间,毛利率接近20%,在2025年实现现金流量收支平衡。

最后托马斯也提到了中国市场,他评价称:“中国的创新迭代速度远超所有人的想象,其他任何市场都无法与之抗衡。中国的客户也对车辆全新体验和数字融合技术有着更为极致的追求。”同时托马斯也指出,2025年盈利目标迈进的道路上,中国市场将始终扮演核心角色。

面对中国市场,托马斯和极星决定开辟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今年6月份,极星与星纪魅族的双星合璧,成立了战略合资公司,希望通过极星全球的设计和工程能力,加上星纪魅族强大的本土化、能与其手机无缝衔接的数字化体验,带给极星中国不一样的转变。

在极星日上,极星国总经理沈子瑜通过视频,也表达了对中国市场的期待,一方面是中国市场庞大的体量和格局,另一方面是星纪魅族和极星的强强联手,特别是极星OS、极星智能互联,以及极星手机的协同体验,打造以软件为核心的汽车品牌。

另外沈子瑜表示,极星的零售和服务网络也在不断扩充,截至2023年年中,已经建成19个极星空间,到2024年初将扩充到60个。

值得一提的是,即将拉开帷幕的广州车展期,极星也将针对中国市场,专门召开品牌发布会——摘星之夜,用极致“纯粹”的差异化追求,诠释不一样的中国故事,为品牌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届时,极星在中国的未来,也将会有一个交代。

设计、创新和可续性

设计、创新和可持续,这是极星品牌的三大核心,极星所有的产品和思路,都是围绕这个方向前行的。

做一件事很容易,但坚持做一件事是很难的,这一点从极星设计上就可以看到。2020年极星推出了概念车Precept,代表着极星对未来的构想。这几年来,这些概念已经逐步落地,无论是极星5的量产,还是内部集成了摄像头、雷达和加速度传感器等辅助驾驶技术的SmartZone在极星2、极星3上的运用,都可以看到极星对设计的坚持和传承。

要知道,一位设计师出身的CEO,托马斯从品牌创立之初开始,已经在这个岗位上坐了6年了。这6年来无论极星的表现多么不及外人预期,托马斯的地位依然岿然不动,这也充分体现出了吉利控股及其投资人对托马斯和其带领的极星团队的信任。

托马斯也表示,不论在世界上任何地区和任何国家,人们对于美学的追求以及对于时尚和奢华的定义是相通的,就像蔚来等很多品牌的展厅,他们也在进一步地去追求北欧极简主义风格一样。

外界常常用极致来评价极星的设计,比如极星5量产版自始至终都未改变概念设计。在极星4身上,依然可以看到其继承Precept的优良基因,采用了较低的空气动力学轮廓,有着较低的车身、流畅的车顶线条和运动感更强的轻盈姿态。

在极致性能上,凭借双电机以及400千瓦或544马力的强大动力,极星4仅需3.8秒即可加速至100公里/小时。极星5的性能可达到650千瓦或884马力的输出,以及900牛·米的扭矩。值得一提的是,韩国电池厂商SK On将为极星5提供800V的电池组,这对性能、续航和补能都有很大提升。

在极致体验方面,极星3将首搭极星与宝华伟建合作生产的音响系统包含25个扬声器和能处理杜比全景声的数字音效处理器。杜比全景声创造的空间音效体验如此强大、连贯,仿佛音乐直接在您的脑海中生成。

可持续这个点,极星提及得也比较多。比如在材料和可持续方面,极星采用了包括天然纤维复合材料、由回收塑料制成的3D针织品和以软木为基础的乙烯树脂,替代了传统的铬和木材,特别是天然纤维复合材料,不仅能够减轻重量、减少振动、降低塑料的使用,还能增强部件的结构强度。工厂的可持续也非常重要,极星4杭州工厂100%依赖可再生能源,并且使用了多种低碳循环铝材、再生钢铁和回收塑料。

极星日上,极星还提出了另一个创新和可持续技术——V2G双向充放电,电动汽车可以充当电网或家庭太阳能系统的能量储存单元,可以在高峰时段转为家用,节约家庭开支,或者出售给电网,帮助其平衡需求,并为可持续能源系统的建立提供支持。极星为其起了一个名字——虚拟电厂。根据估算,在V2G技术支持下,电动车可以满足哥德堡高达20%的灵活性服务需求。

与最优秀的伙伴前行

实际上,除了邀请材料供应商为极星站台外,Luminar和Mobileye公司,也成为这次极星日重磅嘉宾,这两家公司目前主要专注于自动驾驶技术方面的研究。虽然极星的产品比较注重驾驶性能和操控,但极星也认为,高级安全系统和自动驾驶技术是汽车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极星3将搭载Luminar第三代激光雷达,即使在最糟糕的天气条件下也能够看清200米以外的物体,为车辆和驾驶员预留关键的反应时间,帮助其应对潜在的危险。而这颗激光雷达,让极星3的众多先进技术配置拥有了高分辨率视觉辅助效果,也为未来的自动驾驶奠定了基础。

而得益于Mobileye公司的SuperVision技术,极星4将搭载世界顶尖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这是一个基于摄像头、无需双手操作,且需要视线监控的高级辅助驾驶系统。与此同时,极星与Mobileye合作的下一代驾驶辅助技术——Mobileye Chauffeur也将用于极星4,该车成为首批搭载Mobileye“Chauffeur”自动驾驶技术的量产车型。

可以看到,在自动驾驶路线的选择上,极星选择了与多家公司合作,采用了视觉+雷达融合算法,以及纯视觉算法等多条智驾路线的选择,以平衡成本、用户需求、产品定义、路线PK等多模式和心态的竞争。

在电池方面,上文提到了极星5将采用韩国电池厂商SK On的电池组,但这次发布会,极星也带来了合作伙伴StoreDot的电池技术和思路,作为一家以色列电池企业,StoreDot成为全球电动车极速充电电池技术(XFC)的专家和领导者,目前在国内已经与亿纬锂能展开合作,生产软包电池。

据了解,StoreDot的极速充电电池技术,可以实现在五分钟内为电动车充满100英里(160公里)所需电力,且不影响电池使用寿命的目标,真正解决用户的续航和里程焦虑。2024年StoreDot将与极星合作,在极星5上首次公开展示XFC技术,并将在2027年前正式上车。

其实不仅仅是智驾和电池厂商,还有上文提到的可持续零部件、配件商的合作,极星也将其放在极其重要的地位,这对于当前很多企业谋求自研的思路完全不一样。

在托马斯看来,要造出极致的车,就需要去整合所有的这些行业当中的最优解。“如果说我们过分地追求某一方面的成功,其实就错失了全面发展的可能性。而在世界范围内,我们现在寻求的很多内部的战略合作伙伴,他们已经做到了行业顶尖的水平”。托马斯表示。

托马斯认为,自主研发能力,本身就会受到地域性的一些限制,这与市场需求、产品定义和规划有直接的关系,认为极星有必要找更多的更全面的行业合作伙伴进行合作,与最优秀的伙伴一同前行。

短短一天时间,极星对外输出了自己对待未来的布局,包括一些思路和前瞻方向,可以看到这个品牌确实在围绕设计、创新和可持续不断前行,并不断坚持自己,六年如一日。这种精神和定力,放在当下甚至是未来浮躁的汽车行业竞争中,都非常难能可贵。

或许站在中国市场的角度看,极星的这些产品和这些技术的呈现,并不具备超前的影响力,但就世界电动车的发展水平而言,这个动作和步伐,也是赶在了全球汽车时代的前沿。对于极星而言,它要做的,不是用最领先的技术去树立自己的影响力,而是用最稳定、最正确的趋势和方向,在全球各个细分市场培育产业和供应链根基,为未来持续的经营打下最坚实的基础。

再看看中国市场,目前的电动车市场,卷价格、卷配置、卷营销,最终车越卖越便宜,底线越拉越低,其实对于品牌建设来说,毫无任何影响力。作为一家全球化的品牌,极星显然不想加入这场毫无意义和价值的内卷中去。

汽车和品牌的塑造,讲究的时间二字。极星在做的是一道长期主义的问答题,从一开始就去建设和塑造品牌,持续打造最显著的标签,这个过程需要持续数年之久甚至更久。当然也非常感叹托马斯顶住压力的坚持,感叹吉利控股和李书福对极星这六年多以来的隐忍、支持和包容,倘若没有强大的心理、雄厚的实力和对战略的自信,极星根本活不到今天。

不过从这次极星日开始,极星这些年来的积累和沉淀,将不断释放能量,全面进入品牌快速成长期。届时,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读懂极星。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4663eb60678a4f0ae54f18e7a9b73cb.html













保时捷,危

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