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代两栖坦克63式,改进后火力比59式还强

2022-08-11     小解说娱乐

原标题:我国第一代两栖坦克63式,改进后火力比59式还强

63式坦克是我国在1958年开始研制的第一代两栖坦克,虽然名气不如59式中型坦克、62式轻型坦克一般大,但是它的地位却一点也不低,和59式一样让我国一跃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两栖坦克,至今我国在两栖装甲车方面虽然不一定敢称第一,但是也绝对属于先进水平,这都是63式给了一个好的开始。

63式两栖坦克

我国对于两栖坦克和轻型坦克有着较强的需求,因为南方独特的气候环境,吨位太大的主力坦克反而受到限制。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国获得了少量的PT-76两栖坦克,加上生产59式和62式,有了一定的技术基础,于是开始了63式的研发工作。

两栖坦克对于当时的我国来说是个新事物,所以63式的研发并不顺利,201所和617工厂先少量的仿制了PT-76,搞清楚了该坦克的结构,同时代号211的水陆坦克工程也被提出。1959年4月完成样车,并在国内多个陆地、水库、河流展开了测试。

PT-76两栖坦克

经过数千个小时的测试,表明211样车完全具备水陆两栖能力,横渡长江也是轻而易举,具备了实战价值,在1963年经过批准定型,正式成为63式两栖坦克。

63式以PT-76的技术为基础,却全面超越它,火力上最初采用62-85Tc式85毫米线膛炮,威力和62式轻型坦克的主炮差不多,而且63式具备海上开炮能力,甚至可以横向开炮,辅助武器为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加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还安装了夜视仪,可以说63式的火力输出能力和62式轻型坦克是在一个层次的。

63A两栖坦克

动力上采用一台水冷柴油机,最大公路时速为64千米,水上采用喷水推进,最大航速约12千米每小时,坦克可以抵抗1.2米高的水浪,机动能力较PT-76稍强。至于装甲防护,所有的两栖坦克都强不到哪儿去,63式和当时其他两栖坦克相差不大。

可以说63式的出现和59式一样,使我国获得了世界先进的两栖坦克水平,以此为开端,我国在63式身上继续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先后推出了63A式两栖坦克,不仅动力升力,主炮也升级为105毫米线膛炮,具备了主战坦克的火力,能够对二代坦克造成实质威胁,另外还有反坦克导弹作为战斗补充。

63A式两栖坦克

威力最大的改进型当属122自行榴弹炮,通过扩大战斗室,安装一门122毫米榴弹炮,作为一种二线压制武器,122自行榴弹炮在南方地区的适应性更强,能够跟随作战部队越野机动,提供宝贵的压制火力。

63式也参与了实战,在1974年登上西沙永乐岛海域附近几个小岛,成功包围了国土,对越自卫反击战期间一个水陆坦克团的一营投入战斗,配合125师发起了进攻,强度巴望河打开作战缺口,3天的激战中歼灭大量越军有生力量和武器装备,全营荣获了一等功。

122自行榴弹炮

如此优秀的坦克当然不止我国装备,先后出口到阿尔巴尼亚、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至少售出600辆,在斯里兰卡内战期间曾有实战记录。作为两栖坦克,63式的主要作用是强度江河,或者在沿海实施登陆战与反登陆战,摧毁敌军布置的防御阵地,消灭有生力量,是主力坦克之外重要的力量补充,对于多河流、水域的国家尤其重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464d597bcc17425c518bc695ceec0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