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听女孩》是一部关于家人之爱、自我选择、相互成全的励志佳作。
有三场戏的细节非常打动人心,甚至催出泪来(我的感性在这些时刻完全被击中):
1、
作为家中唯一没有患聋哑症状的女孩露比,穿上了妈妈送的红裙子参加学校合唱团的秋季演出。她的爸爸、妈妈、哥哥都有到场,但与其他观众不一样的是,他们完全听不到任何声音——某种程度上,让他们去听音乐是一件相对残酷的事情。有多残酷呢?我们无法深切体会,但是导演采用了一个极妙的处理,让我们深有感触。
在露比和迈尔斯表演二重唱的时候,两个人动听的声音环绕于银幕内外。突然,影片在露比父母坐的位置观看她表演的一个镜头开始,按下了消音键,于是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像露比家人们一样,“听不到任何声音,只看到露比在舞台上深情演唱,观众们或认真倾听、或跟着打节奏、或悄悄抹泪”。
在这一刻的这种“静音”处理,一下子将我们代入到剧情里,也一下子拉近了我们与人物的距离。我们能通过这样的方式去体会聋哑人的世界,尽管这种方式仍然难以真正抵达他们的内心感受,但也已经能够给我们带来强烈的触动。
2、
演出结束,一直欣赏露比才华并给予她鼓舞的老师,对着露比的父母说他们女儿很有才华,她应该去上大学。露比没有完整的传译老师的话,因为她已经决定不去参加伯克利的考试,而是留下来帮助家人们发展捕鱼事业。
就在一家人回到家的时候,露比的爸爸一脸凝重地提出想要透透气。露比觉察到了,陪着父亲坐在了夜空下的皮卡上,询问爸爸怎么了?露比的爸爸打着手语跟露比说,让她再唱一遍演出的那一首歌曲。
露比在星空下面对着爸爸清唱了歌曲,当她唱起来的时候,爸爸用手轻触着露比的喉咙,以这样的方式去感受女儿的歌喉。
这一瞬间,是一位聋哑人感受声音的方式,更是一位父亲去感受女儿的方式。无须多言,这一幕传递的是父亲对女儿的理解,也表示着他将支持女儿去追逐梦想,更表达着父亲对女儿的爱。足以打动内心。
3、
露比在伯克利考试的现场,见到父母和哥哥坐在了二楼之后,她开始在演唱歌曲的同时打着手语向家人传递歌词之意。这段边唱歌边打手语的戏,其实并没有太让人惊喜的地方,可就是很打动我。
因为露比用这样的方式保持了与家人的联结,同时又在自己追求音乐梦想的过程中充分展现自己的实力。最后的结果出来时,作为观众的我们也会发自内心地替她感到开心。
在前几天刚刚结束的第94届奥斯卡颁奖典礼上,《健听女孩》拿到了奥斯卡“最佳影片”奖。出演露比父亲的演员特洛伊·科特苏尔获得了“最佳男配角”奖,他也成为了奥斯卡奖历史上首位获得单人奖项的聋哑男演员(值得一提的是,出演露比母亲的演员玛丽·玛特琳也曾是奥斯卡最年轻的“最佳女主角”获得者,现实生活中的她也是一名聋哑人)。
尽管该片翻拍自法国电影《贝利叶一家》,或许在视听表达层面并没有特别惊艳之处,但我仍然觉得它的获奖是实至名归的。
它工整、自然、流畅、感人、激励人心,在展现女孩内心的挣扎与成长过程中,传递了许多温暖人心的情感——尤其与家人之间的那种爱与和解,动人心弦。
PS:文字为作者原创,图片均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