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有望晋级全国特大城市

2023-11-22   多彩贵州网

原标题:贵阳有望晋级全国特大城市

超大特大城市名单有了新变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发布的《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超大城市增加了3个,特大城市增加2个。其中,东莞城区总人口达到1082.44万,武汉城区总人口达到1080.64万,杭州城区总人口达到1002.1万,跨上1000万人的台阶,跻身超大城市行列;合肥城区总人口达到650.4万,苏州达到500.08万,迈过500万人的门槛,成为特大城市。

未来还有哪些城市有望进入这份名单?

《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在超大城市方面,西安(928万)最有望在未来跃升为超大城市。在特大城市方面,南宁、厦门、太原、贵阳、乌鲁木齐、宁波、无锡、福州、长春、南昌和常州等城区人口介于300万到500万之间大城市,有望晋级为特大城市

一座城市的人口数据变化,是城市经济规模、产业发展等方面的综合反映。商务部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建平对记者表示:“以长三角为例,长三角是目前国内经济发展水平较高、一体化程度较好且在市场化机制以及国际化程度方面都走在前列的地区。特别是杭州、苏州等城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活力持续迸发。”中国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的有关报告指出,今年以来,超大特大城市经济增长势头强劲。上半年,97%的城市GDP实现同比增长,GDP超5000亿元的城市有24个。其中,超大城市GDP平均增速最高,为7.2%。

贵阳为什么有望晋级全国特大城市?

产业加速集聚,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据贵阳市统计局公布的2023年前三季度贵阳市生产总值,根据市(州)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3年前三季度贵阳市生产总值3494.36亿元,同比增长6.2%。贵阳市持续开展产业大招商,引进优强企业1600家,新增产业到位资金5000亿元。加快发展大数据产业,贵阳大数据科创城引进企业超400家,华为云营业收入增长超过200%,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45.9%,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收入增长90.5%,数字经济增速连续七年位居全国第一。新增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00户左右、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7户。启动实施培育壮大市场主体行动,全力助企纾困,完成留抵退税528.48亿元,新增市场主体74.54万户,上市公司数量达39家。活跃的市场氛围和就业环境对人才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城市基础设施完善,市民幸福感“增温加码”

贵阳贵安扎实推进“一圈两场三改”建设。“15分钟生活圈”方面,2023年计划建设41个生活圈、410个项目,截至今年10月,已完工390个。停车场建设方面,2023年停车场建设任务为新建不少于2万个公共停车位,截至今年10月已建成停车位22161个。农超市场方面,2023年实施农超市场建设30个,其中,改造建设农贸市场9个、新增或优化调整惠民生鲜超市21个,截至今年10月,已完工25个(4个农贸市场,21个惠民超市)。

“三改”方面一是棚户区改造,2023年贵阳贵安计划实施51个棚户区改造项目36254户(含贵安新区2个项目373户),建成3万户,截至今年10月,已建成32630户。二是老旧小区改造,省级目标任务涉及44个项目47332户406万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全年开工目标任务;市级目标任务涉及33个项目40358户331万平方米,已提前完成全年开工目标任务。三是背街小巷改造,2023年计划改造256条背街小巷,已完工244条,已完成工程总量的98%。城市基础设施的改善升级也将吸引更多人口。

留住人才,落实“三最”户籍政策

贵阳市目前实行“三最”户籍政策,即落户政策最宽松、落户流程最方便、落户时限最快捷,依托线下户籍窗口服务机制和线上贵州互联网+公安政务服务平台,全面实行窗口服务7×24小时全天候实时受理、即时办理,为群众办理落户贵阳。

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申请在贵阳市城镇落户的,可凭本人书面申请、毕业证、居民身份证,到人才中心或其亲属所在地、其实际居住地公安派出所申报办理户口迁移登记。有意愿在贵阳市城镇落户,暂无合法稳定住所的就业创业、学习、生活的申请人及随迁人员,可凭相关申请证明材料,在单位集体户、人才中心、社区集体户所在地公安派出所申请落户。在贵阳市通过购买、受赠、继承、自建、单位分配等途径拥有商品房合法所有权的人员,由本人持书面申请、居民户口簿、《房屋所有权证》或《贵阳市商品房购销合同》等材料,到房屋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户口迁移或立户登记。落户门槛的降低将吸引人才流入。

来源:人民网、贵州省人民政府网、贵阳发布

编辑:张 迪

编审:安轶伦

审签:李 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