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名媛被碎尸后:他们起底她的一切,只为找出她“该死”的理由

2023-03-02     精读君

原标题:香港名媛被碎尸后:他们起底她的一切,只为找出她“该死”的理由

精读君通识词典已上线2019/2000词条

今天是精读君陪伴你终身成长的第3427天

01

最近,一则骇人听闻的消息霸榜了热搜。

香港一位富家千金蔡天凤,被前夫一家残忍杀害,年仅28岁。

2月21日,蔡天凤去学校接女儿放学,随即失踪。

到了24号,西九龙重案组的探员发现线索:

他们在大埔龙尾村发现一栋可疑的房子,进去一查,冰箱里发现两条腿。

屋里还有两锅热乎乎的肉汤,里面混有人体组织。

经过DNA检测,确定蔡天凤已遇害并被碎尸,但当天还没有找到她的头颅。

屋子里触目惊心。

墙上、窗户都挂着帆布遮掩,还放有电锯、削肉机、面罩、雨衣、手套等各种作案工具。

过几日,警方披露,一直没找到的头颅,竟被发现就混在其中一个大汤锅中,头颅尚算完整,相信有人曾尝试击碎头颅。

而更令人胆寒的是,谋害蔡天凤的,正是她的前夫,还有前夫的父亲、哥哥,并且前夫的母亲,也都知情。

02

蔡天凤家境殷实,她自己是模特,在时尚界也有很强的影响力,常常受邀参加各大时尚活动,比如巴黎时装周等。

她也是两家上市公司的董事,名下还有大量房产,据说个人资产保守估计过亿。

年轻、漂亮又有钱,名副其实的白富美。

不仅如此,她心地善良,参与建立动物救援的慈善机构,出钱出力救被车祸撞伤的小猫。

周围的人对她的评价,都是“很好的一个人”、“如天使一样善良”。

10年前,年仅18岁的蔡天凤嫁给了家世比自己普通很多的前夫,并生育了两个孩子。

事情发生后,媒体罗列出了前夫一家的背景,也是令人细思极恐。

前夫的父亲曾是一名警察,十多年前卷入一场强奸案,被警方拘捕,后自行辞职;

前夫的妈妈,因欠债被法庭勒令破产;

前夫的哥哥也是负债累累,被银行追讨。

前夫自己,曾通过“男同志”手机交友app进行黄金投资诈骗,涉骗金额高达500万。

他终日不务正业,全靠蔡天凤生活。

一次说要开鸡蛋仔店,蔡天凤给了百万元投资,依然还是没开得起来。

没几年,或许是蔡天凤在相处中发现了端倪, 便与他离婚了。

2016年,蔡天凤和香港知名连锁品牌“谭仔米线”创始人的儿子结婚。

但大概是两个孩子的缘故,即使离婚多年,甚至蔡天凤与他人再婚生子了,她也依然接济前夫一家。

她不仅花了7000万元买了套别墅让前夫一家住进去,还同意让没工作的前夫哥哥当自己的私人司机。

就是这个司机,把她带到了那间屋子。

03

蔡天凤与前夫一家的剧烈冲突,大致起源于那栋别墅。

去年,蔡天凤出于投资考虑,有意把别墅卖掉,但也承诺会重新购置房产给前夫一家住。

但前夫一家不乐意了,前夫父亲甚至还放话说“你敢卖房我就杀了你!”

就这样,前夫一家犹如吸血鬼,出现了可怕的念头。

因为蔡天凤与现任丈夫只摆酒,还未进行婚姻登记,所以她的财产也会由四个孩子继承。

如果她死了,前夫作为她两个孩子的监护人,必然会成为高额遗产的实际控制者。

于是前夫一家恶向胆边生,直接密谋杀害蔡天凤,并企图用碎尸、烹煮的方式,毁尸灭迹,让警方后期查不出死亡原因。

如水蛭一般在蔡天凤身上吸血的前夫一家,越来越无法满足,做出恩将仇报的事情。

蔡天凤已经逃离了这场不幸的婚姻,但还是没能逃离一场早已密谋好的恶行。

04

蔡天凤与前夫一家,又是一起典型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升米恩,斗米仇,人性与利益交织,善良被歹毒算计。

想起一句老话,不要低估人性的恶。

不管你多善良、对一个人多好、做得多完美,还是无法改变一些人与生俱来的恶意。

就像东野奎吾《恶意》中经典的一段话:

“我就是恨你,明明你是我最亲密的朋友,明明你是那么善良,明明你知道我猥琐的过去还帮我保密,明明你一直在帮我实现理想。可是我就是恨你。”

这样的恨没有缘由,就只是单纯的恶意。

但令人叹息的是,不管是以往的事件,还是蔡天凤这件事中,往往都是加害者还没受到审判,网络上就已经开始了对被害者的审判。

有人说蔡天凤恋爱脑、倒贴,离婚多年还不跟前夫断干净,害人害己;

有人怪罪于她太有钱,“财富过大,德不配位”;

有人归结于她与前夫没有感情基础;

还有人讽刺她不检点,18岁就结婚,“28岁都有前夫了”“反正老公挺多的”。

更有甚者,开始评价起她的身材样貌,连姓名都没放过……

他们翻遍蔡天凤的方方面面,哪里都能挑出一个错处。

这依然是我们熟悉的“受害者有罪论”:

“苍蝇不叮无缝的蛋。”

他们总要找个理由证明受害者是应当承受这一切,他们的逻辑就是:

为什么别人没事,就你有事,所以一定是你的问题。

社会心理学家梅尔文·勒纳提出一个“公正世界假设”的概念:

相信的人假设了这个世界是公平公正的,他们坚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坏事不会降临在好人身上。

所以他们认为若某人遭遇不幸事件,则他肯定做了坏事。

换言之,就是把事情的结果,归因于更高的道德层面上的公平。

这样的信念能够让人拥有安全感,相信自己只要不去做某些事,不成为某种人,就不会被某些有原因的意外打击。

所以,很多人为了保持这种安全感,就会尽量从受害者身上找到某种被侵害的合理性。

但无数受伤的无辜者证明,事实上并非如此。

就拿谴责蔡天凤“恋爱脑、倒贴”来说,这是一件很荒谬的事。

她没有犯法,也没有做出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加害者的邪恶行为才是悲剧发生的主因。

我想,对于旁观者来说,我们理应避免拿着“受害者有罪论”,进行对当事人的二次伤害。

虽然“公正世界假设”在很多时候,是维护人们内心安定感,引导人们向善的,但是遇到纯粹的恶时,这样的假设就会成为帮凶。

所以每每遇到这种事,我们都不能忽略发生事情的主因和重点是,有人选择了恶行

每一个善良,懂得共情的人,都会以己度人,释放善意。

我们无法预料到那些纯粹的恶意

我们也不该指责一个善良的人预料不到这样的恶意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2d3116668da992a144d2cc3f7610e4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