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百万与县城正科,你会选哪个?看懂这3个潜规则,没资格纠结

2022-09-03   职场火锅

原标题:年薪百万与县城正科,你会选哪个?看懂这3个潜规则,没资格纠结

99.99%的人没有这种苦恼,也可以说,没有资格纠结这种问题。这是一个伪命题,至少没有太大的讨论意义。

只有极少数的人,有可能遇到百万年薪和正科职务的选择性纠结。这种选择是单向而不是双向的,即:确实存在正科跳槽到企业当百万年薪的高管的情况,但不会存在百万年薪的高管进入体系内当正科的情况。

县城里的正科(假设为公务员,且为正科实职),虽然他能全面驾驭一个大型单位的工作,但也没有选择去民企当百万年薪高管的机会,因为现在几乎没有民企去县城里挖年薪百万的高管了。除非有三种极其特殊的情况:

【1】你虽然在县城里当正科,但你的老爹是市长,民企挖你去当年薪百万的高管,目的还是盯着你老爹手里的资源。

【2】你虽然在县城里当正科,但你掌管着特殊的专业、资源或技术,比如,招商局的局长、开发区的主任、某矿产管理单位的高级专家,你的价值超过千万,才会有民企来挖你去当高管。

【3】你虽然在县城里当正科,但你本身就是博士毕业,专业过硬,水平超高,能力超群,你的价值含量远远大于百万年薪,也会有民企来挖你去当高管。

实事求是地讲,被民企挖走当百万年薪高管的概率比中彩票的概率还低。我做HRD这么多年,只见过一个名校硕士,在基层干了几年之后,原来的专业知识就扎实,嫁接了基层经验之后,专业水平非常高,在一次行业培训班上被一位民企老板看中,直接挖走了,据说给了副总裁的职位,年薪120万。

实事求是地讲,县委书记、县长、副市长或市里一些专业部门的正处级负责人,确实会面临着年薪百万的诱惑。一些民企老板会根据他们的水平、人脉和资源,想挖他们去民企当高管。这种案例,你上网一搜还是有的。

当然了,还有一种情况比较多,就是地方正处级及以上的官员被交流到国企任高管,达到年薪百万的情况并不少见。只是在县城里的正科级这一层次上,比较少见。

假设真的遇到了这种选择,我的看法有三点:

【1】几乎没有人能抵挡住年薪百万的诱惑。

年薪百万的人在全国有多少呢?年薪百万,税前需要170万左右,才能拿到手百万。那么,税前能拿到170万元的人,在企业界主要有三种:一种是自己当老板,一种是大型企业的副总、总监职级及以上的高管,一种是互联网或高科技大厂里的中高层技术专家。

根据统计数据,年入百万的人,全国只有70万人,年薪百万的高管则更少。因为年入百万并不等于年薪百万,有的人当网红、开饭店、租房子、摆地摊,也可能年入百万,但是,年薪百万的人,都是属于金字塔尖上的高级经理人或高级技术专家,这种人不会超过全人口的万分之三,即:一万人里不会超过三人。千万别刷短视频太多了,好像到处都是年薪百万的人。实际上,年薪百万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人中龙凤。

年薪百万的高管与县城里的正科,完全生活在两个不同的世界。主要有三个差距:

一是年薪的五倍到十倍的差距。一般县城的正科,年薪不会超过15万;发达地区的达到35万,折中计算为年薪20万。两者是五倍的概念。

二是管理方式不一样。年薪百万的高管面对的是全国乃至全球的先进技术和先进理念,处理的也是繁杂的市场局面,参加的都是高层次的行业峰会,接触的都是高层次的精英。县城里的正科,每天要处理的都是当地的事务,尽管自己在领域内说一不二,但总归还是在小地方的圈子里打转转。

三是生活方式不一样。年薪百万的高管,一般住在大城市里,住别墅、开宝马,都是基本标配。视野开阔,孩子也能受到良好的教育,出国留学,回来当精英,是这种家庭的追求方式。县城里的正科,虽然在当地有里有面,但总归还是生活在小地方的小圈子里吧。

所以,县城的正科级人员遇到了这种选择,几乎没人能抵挡年薪百万的诱惑,因为那是另外一个世界。而且从收入的绝对值上对比,五倍的收入,足以吸引人们跳槽。

【2】高薪与稳定的辩证关系。

很多人会有一种刻板印象,民企高管不稳定,说裁员就裁员,裁员之后,真是落毛的凤凰不如鸡,虎落平阳被犬欺。年薪百万,就像井喷,喷完之后,就是一地鸡毛。特别是有些互联网大厂的中高层高管或技术专家,到了35岁就面临失业,还有漫长的25年职业生涯该怎么度过呀?甚至网上还有年薪百万的高管生病被赶出公司的凄凉。年薪百万,就是一缕青烟啊!

县城里的正科级人员,要实权有实权,要资源有资源,如果胆子大,轻轻松松能年入百万,在当地住大房子,为了低调开中档车,应酬不花自己钱,日常的人情往来,礼物堆满了房间。生活要多安稳就有多安稳,而且还可以稳步上升,直奔县级、市级。如果当上县级一把手,给两个年薪百万也不换呀。

其实,两种情况都存在。年薪百万,这是社会“金字塔”上的顶级人群,有些跌落谷底,人生凄凉,但是,大多数精英也不会沦落到如此境地。年薪百万的人都会沦落到一地鸡毛的境地吗?这是网上的一个误区。要知道,能拿到年薪百万的人,所拥有的专业、技术、业务、视野、驾驭等方面的能力是很强的,不至于都会悲惨到去送外卖、跑专车的!

县城里的正科级人物,虽然有实权,但也未必都敢伸手去捞钱,如果靠工资收入,也就是一个中上等的生活水平,离开了县城,也是两眼一抹黑。县城里的同学来求省城、京城同学办事的人有的是,他们并不是像网上吹得那样“呼风唤雨”,大多数人都是混得普普通通。

所以,在大城市里的年薪百万的高管,对县城里的正科级人员,不是一个世界的人,如果有选择,还是选大城市里的年薪百万吧。

【3】长远和发展的辩证关系。

以上都是用静态的眼光来分析问题,如果用动态的眼光来看呢?一个年薪百万的职位与一个县级一把手的职位对比呢?如果与一个副市长的职位想对比呢?大家的立场都会变得一致:县级一把手和副市级职位,那是远远超过年薪百万的。

如果你是县城里的年富力强、年轻有为的正科级,也许只有三十多岁,各方面条件、素质、能力和贵人资源都具备,提拔为县级副职、县级正职甚至是市级职位,前景光明,希望很大。你会跳槽去民企当高管吗?我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有明确的选择。

曾任县级一把手的陈行甲说道:在县里当一把手,每天做的事情,不是挣钱,而是如何拒绝钱。在县里当一把手,拥有对当地资源调度的至高权力,造福一方水土,改变家乡面貌,那种成就感是用千万亿万金钱买不来的。

所以,年薪百万是一种商业生活模式,在县里当官员是另外一种生活模式,追求的目标不一样,追求的理想不一样,追求的事业感、成就感、幸福感也是不一样的。不能单纯地、片面地用年薪的绝对值来对比获得感、对比成就感、对比幸福感。两种人生,是不能放在一个维度来选择的,对于99.99%的人,根本也没有这种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