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岛语
全球招募!
7月13日,南京发起“全球数字服务商招募计划”,向全世界发出“英雄帖”。邀请科技、商贸、金融、文旅、枢纽物流等领域的知名服务商品牌,选择南京、携手南京、深耕南京。
而就在一周前,最高领导人刚刚结束了在江苏的考察,对江苏提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殷切期许。
在这个背景之下,南京高规格召开了“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会”。
这一信号被外界解读为,南京正在率先用实际行动,落实工作指示。
“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不仅是南京市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机遇,也是江苏省承担的重要使命任务。”江苏省商务厅厅长陈涛在大会致辞中就提到这一点。
在江苏以及南京调研期间,最高领导人提出“要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积极打通堵点、接通断点,不断创新吸引外资、扩大开放的新方式新举措”,强调要“推动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
作为经济大省江苏的省会城市,南京身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三角一体化三大国家战略的区域交汇点,同时也是江苏全省唯一叠加“服务业扩大开放+自由贸易试验区”两大国家重大开放战略的城市,可以说是承担重任、身扛重责。
那么,接下来南京如何干出“走在前、做示范”的过硬业绩,南京提出向全球招募数字服务商的底气又是什么?全球数字服务商能给南京带来什么?主政者如何同时答好“开放”和“融合”这两道具有挑战性的难题。
这些都是外界所期待的“南京答卷”。
- 为南京产业链发展提供新动力
去年底,南京获批成为了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城市之一,这也是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首次在副省级城市落地。
自进入“国家队”以来,南京的时刻表里,就处处透露出一个“先”字。
“试点总体方案”推出的半年内,南京已经把其中104项综合试点政策任务里的50余项,落地实施。在科技、金融、健康医疗、司法、商务服务等重点行业领域,扩大开放取得重大进展。
政策,特别是试点政策,也不能只停留在办公室。
5月份,借着第三届江苏发展大会的东风,南京举办了“金陵故乡行”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专场交流活动,随后紧接着在6月份,南京特意到苏州,举办了一场“太湖论坛”服务业扩大开放推介交流会,主题是“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
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推进会现场
显然,这两次活动,都是精心安排和设计了,这从侧面也印证了南京对服务业扩大开放这项工作的重视和用心。
在上周的这个扩大服务业开放的推进会上,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韩立明表示,扩大服务业开放为南京产业链强链补链延链提供了新动力,有利于打通堵点,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的韧性和竞争力。
很明显,南京已经把“扩大服务业开放”放到了一个特别重要的高度和位置。
为什么这么说?
实际上,今年开年以来,各地政府包括南京在内,都把“拼经济”放到了首要位置,显然经济发展还是“硬道理”。
但怎么去把经济这架飞机启动起来,各个城市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比如像淄博,靠烧烤这一“招牌”,不但收获了流量和关注,还拉动了消费,甚至引进了投资。
老实说,像南京这种已经跨进“万亿GDP”的城市来说,要想把高质量发展的引擎点燃,各方面难度更大。
比如说南京的产业链,其实南京的工业门类都比较齐全,其中四大支柱产业、“2+6+6”创新型产业在全国都是有地位的。但怎么把它们继续做大做强,如果靠自身的自然发展,显然是达不到“在高质量发展上继续走在前列”的要求的。
怎么办?那就要靠外力了。
韩立明书记说得很明确,南京产业链的“强链”、“补链”、“延链”的新动力就是来自“服务业的扩大开放”。
- 落地开花,抓住发力现代服务业的窗口期
何谓“全球数字服务商”?
其实是指具有较高国际业务能力的国内外跨国数字服务型企业。
这些企业能身在南京、辐射全球,具备内外联通、数字赋能、资源整合、全球运营等能力,能够提供数字技术、数字产品、数字平台、跨境电子商务等服务,是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重要经营主体。
“全球数字服务商”,主要提供五大类服务类型:
·数字技术型服务商:通过信息通讯网络交付,应用于智能生产的全球信息技术服务商。
·数字产品型服务商:以数字形式,通过信息通讯网络传播和收发的全球数字产品服务商。
·数字服务型服务商:以全部或部分通过数字形式交付的跨境服务商。
·跨境电商型服务商:提供对外贸易电子商务服务的全球服务商,促进实现传统国际贸易流程的电子化、数字化和网络化。
·共享中心型服务商:在企业跨国公司母公司集团授权下,整合多种关键性业务职能,运用数字化技术,统一为母公司在全球/全国的经营职能,如研发、生产、销售、售后等,提供标准化、规范化的服务。
对南京城市略有了解的人,一看就明白,这个“全球数字服务商”和南京,用现在流行的话来说,那就是“双向奔赴”。
企业助力南京,南京也在赋能企业。这种“双向奔赴”不只是关于发展上的能级跃升,在更高维度上,也是企业与政府一起,在探索一种全新的制度型开放路径。
南京这座城,本身内里就有一层“数字内核”。
作为国内首座“中国软件名城”,南京正在着力打造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中电十四所、玻纤院等大所大院,正集中攻关基础软件“卡脖子”关键技术。“数字”两字,重过千金。
中电十四所,我国雷达工业的发源地
在中国正在步入“服务主导型”经济架构的窗口期背景之下,长三角重镇南京,利用“试验田”的优势,找到一条“数字经济与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的南京方案。
在去年年底这批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城市名单里,除了南京,还有沈阳、杭州、武汉、广州、成都这样的“重量级”城市。
以电商经济见长的杭州,在持续优化海外仓布局,已经成为一座跨境电商云集的巨埠。
沈阳,则把侧重放在了打造“东北极”上,中德园及中日、中韩、中俄产业园等园区经济,极具沈阳区位特色。
身处粤港澳大湾区的广州,正在打造万亿级“智车之城”,在“两业融合”版块,广州正在各大生产车间中进行实践。如广汽埃安,已经利用工业物联网、大数据分析等手段,建成国内首个纯电专属工厂。
某种程度上说,这趟试验田里的竞争之旅,“更南京”似乎是南京面对瞬息万变局面时的一种解法。
用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的话来说,南京的服务业开放创新工作,是要“为全国服务业扩大开放探路径、做样板”的。
这一次最高领导人来江苏考察调研,是十八大以来的第四次江苏行。在南京,最高领导人去了江宁的两处地标,紫金山实验室和南瑞集团有限公司。
南京江宁区的紫金山实验室 褚旭峰 摄
紫金山实验室成立于2018年,算是南京乃至江苏的一张重大科技创新平台的硬核切片,1000多人的科研队伍,在网络通信与安全领域已创下“六个全球第一”。
紫金山实验室正在持续做前沿性研究
80岁依然活跃在实验室一线的刘韵洁院士,2014年曾向最高领导人做过有关研发工作的汇报,再次见面,刘韵洁院士的“见面礼”,是代表团队讲出的这一句“以十年磨一剑的坚持,初步攻克了一系列核心技术“。
而南瑞集团,如今是能源电力及工业控制领域的全国领军企业,通过新技术智慧赋能,正在打造智能电网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其周边,智能电网产业谷集聚了280多家智能电网关联企业。
南京有南京的产业特色和优势,换句话来说,南京的制造业、数字经济和服务业,天生就在一个“锅”里,现在需要的就是高明的厨师,把它们融合成一道“色香味俱全”的高质量发展“名菜”。
南京用扩大服务业开放这项工作,最终要实现的是“促进产业高端化、智能化、融合化发展”。
- 以国家之名,加速出发
无论是看向纽约、东京或伦敦,会看到这些国际门户城市,无一例外都曾是制造业中心,在进入后工业化发展阶段后,凭借其积累的各类资本、人才、公共服务等资源,继续在全球展开经济、创新和文化叙事,尤其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版块,国际门户城市占据极强的话语权。
南京被纳入到国家试点战略,也正是因为其“底子”深厚。
今年截至5月底,南京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9.16亿美元,同比增长25.5%;一季度,南京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6%,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71.3%,拉动全市经济增长3.7个百分点。
与此同时,众多外资行业龙头和高技术企业在宁投资落户、增资扩产,在不断为南京重点产业强链、补链、延链注入新动能。
南京市委副书记、市长陈之常,在讲述南京服务业扩大开放的侧重点时,特别谈到了要在重点行业开放、两业深度融合、体制机制完善等方向上创新突破。
怎么理解?
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很多年以前我们外贸是服装、家具、家电“老三样”,但经历高技术、高附加值、绿色转型,南京外贸“新三样”已变化为锂离子蓄电池、太阳能电池、电动载人汽车,这就是一种稳中提质、结构优化。
普华永道中国管理合伙人黄佳,还有一个更直观的说法。
他举了一个例子,近年横扫全球、诞生于南京的电商购物平台Shein,本质上并不是一个服装企业,而是一家服务业企业。
“几千名工程师干的是供应链整合,即用最快的方式,用最低的成本和最好的质量,5天时间给全球的客户交付服装。这家公司的创业者做外贸的过程当中,深刻体会到了产业链和服务对整个行业的潜在颠覆。为什么诞生在南京?正是因为南京有着一些与众不同的‘气质’”。
再看南京的扬子石化,作为传统老牌企业,正在聚焦新能源新材料领域,着力于锂电池隔膜料、光伏膜料等关键短板新材料的产业化、系列化和高端化,正是生产性服务赋能传统制造,让“卡脖子”产品的国产化,变得更为顺利。
在南京本土成长起来的产业互联网平台汇通达,一直坚持用数字技术和供应链能力服务乡镇夫妻店,赋能乡村传统商业、服务产业链上下游伙伴,着力构建城乡双向流通新商路,可以说是在以“产业数字化”“终端智能化”,来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积极助力“国内大循环”。
一老一新,一重一轻,恰好展现了南京的A面B面,在某种内在联系上,其实两者就是一体两面。
不只是本土企业,全球100年、扎根南京30年的菲尼克斯电气,近些年也正是在发力以数字化生态赋能更多制造企业。
在菲尼克斯看来,不管是产业端不同主体之间的有效连接,还是企业内部不同的职能部门、不同的价值链端之间的有机的结合,都是智能时代新的突破点和跃升点所在。
南京一直致力于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实现服务业为制造业赋能增效,目前已有43家企业和区域列入国家、省级两业融合发展试点,位居全省前列。
在不同切口和维度,南京正结合自身优势和特色,在中国式现代化城市实践中展现南京作为。
市委书记韩立明还特别提到,要把把南京创新放在国家战略需求的大盘子中去认识和定位。
南京的高水平对外开放,不只是在加速,更是在转起一道增长飞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