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女教授弃国投美?3次落选中科院,负气出走成美国院士

2022-09-24     环球情报员

原标题:清华女教授弃国投美?3次落选中科院,负气出走成美国院士

在清华任教10年后,女教授却出走成为美国院士,如今为美国屡屡“立功”。

作为中国科学家的杰出代表,颜宁可谓是“科研天才”级别的存在。她曾攻克困扰生物界近半个世纪的难题,在生物学多领域获得成功和荣誉无数。2016年,39岁的颜宁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名单,成为名单中年龄最小的候选人,一年后还获得"影响中国"年度科技人物荣誉。这样的资历,在中国可以说是凤毛麟角。

然而,她三次参加中科院院士评选,却次次落选。颜宁选择了离开。

2017年,据媒体报道,颜宁将清华所有职务辞去,并在离开清华前,已经接受了来自普林斯顿大学的橄榄枝。对此,一些人表示可以理解,其中是非曲直或许并不简单,质疑院士评选机制是否不尽合理。也有人表示气愤,指责她是逮住机会贪图富贵、没有国家荣誉感。

实际上,一直以来颜宁从不缺少选择的机会。颜宁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成绩优异,清华本科毕业后,她拒绝了多个年薪不菲的大公司offer,志向并不仅在于谋取财富的颜宁,选择赴美普林斯顿大学继续深造。

彼时我国结构生物学家、也就是清华前校长施一公,正在普林斯顿任教,在施一公的教导下颜宁与许多世界权威科学家有了进一步的接触。即使在天才堆里,颜宁依旧表示优秀,她仅用了4年便完成了7年的学业,还获得权威科研期刊《Science》评选的“青年科学家奖”。

“麒麟才子,得之可得天下”,美国也看到了这个中国女孩的不简单,不少企业和机构纷纷向颜宁伸出了橄榄枝,就连普林斯顿大学也以高薪聘请,希望她毕业后能留下来任教。要知道,当年的普林斯顿大学位居全球高校排名前10,培养出的诺贝尔奖得主就有41位,而当时的清华排名还在百名之外。

面对高薪+地位的双重诱惑,颜宁拒绝了。她选择追随自己老师施一公的步伐,重回母校清华成为一名老师,为祖国培育更多人才。在她任教的10年间培养了8位领域内的博士,如今都成为科研界的栋梁之才。

在此期间,颜宁的科研事业也硕果累累。截至2018年,颜宁发表在世界顶级期刊《Science》《Nature》《Cell》上的学术论文高达22篇。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发表在这些期刊上是毕生最高的追求,能够发表一篇已经是至高荣誉,而颜宁后来在2021年一年内甚至连发5篇。

颜宁的科研之路虽取得不俗的成就,但其院士评选之路却走的并不顺利,10年时间里,她三次参加中科院院士评选,却次次遗憾落选。因此很多人猜测颜宁选择离开清华入职美国高校,或正是因为院士落选事件负气出走。不少人对于院士评选机制、以及国内的科研环境也提出质疑。

不得不承认,过去的一些时期里,我国的科研水平和环境或一定程度上存在问题。北京顶级教授,“数学天才”许晨阳,当年学成归国任教6年后同样选择离开,去往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任职,对此网络上谩骂声不绝,许晨阳则用3句话回应:学术造假;学风浮躁;对年轻人的激励不够。

不过随着国家对于科研事业发展的重视和完善,如今我国逐渐跻身世界科研前列,尤其在颜宁主攻的生命科学领域,更是取得不俗的成就。中科院对细胞抑衰分子(“爱沐茵”科技核心物质)深入探索,进行了相关临床试验;今年年初还发现了KAT7这种新型促衰基因。我国在抑制衰老领域取得不俗的突破,引发世界科研界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中科院深入研究的这类细胞抑衰分子在世界多国获得认可。日本东京大学、美国哈佛大学等高校都曾对这类物质进行研究,证实其对骨骼、肌肉、神经等衰老指标具有正向作用。

众所周之,细胞是人体的基石。当生物体老去,细胞内便会不断积累DNA损伤,而这些损伤,又可能会进一步加速衰老的进程。如果能及时修复这些受损的DNA,就可以将基因组维持在“年轻态”,延缓衰老。这类抑老分子,能够帮助细胞修复,扭转年龄造成的生理性衰退。

但令人遗憾的是,这类抑老分子虽然在科研领域表现不俗,但其2万/克高昂的价格让其成为富豪圈专属。为了能够打破价格壁垒,我国科学多年探索,通过酶法工艺的突破,使其成本下降超95%,落地“爱沐茵”科技成功实现国产。被京东等平台引入后,销量逐年攀升,据公开数据显示,这类科技其正向反馈超96%。

爱沐茵科技相关负责人对此表示,“希望未来能让大家,以奶茶的价格买到”。科技造福社会才是其最终的意义,我国科学家们为此在不断奋斗。

2019年,也就是颜宁重返美国的两年后,成功当选艺术与科学院和美国家科学院两院院士。但国内对于她的争议却并没有随着时间消散,网络上的谩骂和质疑从未停止,对此,颜宁只是淡淡解释:“想多了,换个环境而已。”

21世纪,将是科学的时代。一个国家的科技实力影响重大,培养出更多的世界顶尖科学家实为可贵,如何能留住这些顶尖科学家同样重要。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212e4813b801c92ac92f52fc84ab4a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