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市教科所心理与健康专题讲座解决中小学生居家学习 “疑难杂症”

2020-04-26     瞰亳州

近日,市教科所与市心理学会共同录制的4节心理与健康专题讲座课程视频,已通过全市中小学在线教学的各大平台统一播出。区中,高中年级心理与健康专题讲座《用心改变学习》《与自己愉快相处——调节自我的情绪》已分别于4月16日、17日通过安广网络平台播出,小学专题讲座《沟通好 好沟通》、初中专题讲座《问题我能行》已分别于4月22日在亳州农村频道、亳州新闻综合频道播出。

4位教师都在课前认真调研,梳理总结学生在线教学期间居家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典型问题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解答了学生居家学习期间心理与健康方面的问题和困惑,受到了广大师生的一致好评。

市第三十二中教师孙若文的课程《用心改变学习》,通过对前期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和学生的个案分析发现,高中学生在线学习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效率低下、情绪焦虑等三个主要问题。他从改变认识、改变环境、改变行动等三个方面,教授学生用积极的态度直面问题,用六个方法来改变学习。亳州十八中教师姚利的《与自己愉快相处——调节自我的情绪》,侧重于关注高中学生生活体验。她用团体小活动导入课程,引导学生以生理体验的不适来理解学习模式改变导致的学习心理的不适;列举了学生居家学习期间的三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认识接纳在线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苦恼、自责、焦虑、烦躁等消极情绪,教授学生根据自己的情绪类型从改变认知、想象放松、运动放松、正念冥想等四个方法中进行选择,帮助自己消除不良情绪,建立积极的情绪。谯城区青云分校教师田银芳的课程《沟通好 好沟通》,围绕小学生与父母沟通问题展开,利用“沟通小达人”现身说法的方式,讲述了情绪冷处理、专心倾听、清楚表达、换位思考、非语言方式沟通等许多沟通小妙招,方法简单易操作。亳州学院附属学校教师邓婷婷的课程《问题我能行》以“悦悦的苦恼”导入课程,帮助学生梳理晨起困难、学习效率低、拖延症等问题,通过案例,用直面问题的态度、工程思维及延迟满足等方法解决问题。

为做好课程录制工作,市教科所提前谋划,召开全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与全市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代表共同梳理总结各校防疫期间线上心理援助经验,研讨通过加强分学段录制心理健康课视频、发动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及探索家校共同做好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新途径等方式加强线上教学期间中小学生心理安全教育的有效实施途径。

此举旨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间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进行生命教育,指导学生返校后以健康向上的心态、积极昂扬的姿态投入到正常的学习生活。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xAitXEBiuFnsJQVbXa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