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愧“演技派”

2019-11-25   毒眸官方号

文 | 吴喋喋

编辑 | 何润萱

优酷《演技派》上线16天,成为当季综艺的一匹黑马:每期内容频频登上热搜,首播当天冲至灯塔综艺热度排名第二名,上线第九天登顶灯塔综艺热度榜。目前,《演技派》豆瓣知评分7.0分,知乎评分7.9分,在近几年来演技类综艺中口碑表现最佳。

这样的成绩其实出乎了一部分观众的预料,首先2019年四季度演技类综艺云集,《演技派》想要在激烈的同题竞争下杀出重围并不容易;同时作为一档全新的原创演技类综艺,《演技派》的IP效应也正处在积累阶段。如今看来,节目口碑正在稳步发酵,并比想象中要快。毒眸认为,一方面是节目形式的确令人耳目一新,另一方面,《演技派》比起单纯演绎经典影视桥段和展现演员的焦虑,更提供了消除焦虑的一种方向。

反传统的演技综艺

“年轻演员的横漂现状,无法认清自我找准定位的迷茫……它有它的价值和意义,不一定非要神仙打架才是最值得一看的。”这是豆瓣热评里对于《演技派》的评论。

PK,是近几年演技类节目惯用的模式。但问题在于,同质化的模式会带来审美疲劳。高手过招的竞演自然会产生神仙打架的效果,但演技不过硬舞台效果便会适得其反。毕竟对于绝大多数年轻演员来说,想要在每一期节目中有所蜕变,始终让观众保持新鲜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而《演技派》突破了这一惯性。在今年9月于正为《演技派》写过的序文里,就曾提到:“我一直认为,演技并不是PK出来的,表演是情感传递和生活的再现”,他还曾发过微博反驳媒体对《演技派》所下的定义——“我看到公众号都在写‘扎堆拍演技类综艺’,错了,我们跟其他演技类节目完全是二回事。”

《演技派》的确是“另外一回事”:不同于竞演,它其实是一部“片场实录”,真实记录了30位新人演员从进组、建组、选拔、试戏到定角的全过程。仅从目前已播出的前三期节目来看,每一期节目都呈现出了不同层次的惊喜,甚至可以说是一期比一期更加“宝藏”。

第一期看上去似乎很像典型的“演技综艺”,由发起人于正带领吴镇宇、张静初、张颂文三位老师对30名入围的演员进行面试,最终留下12名选手和4名旁听生,但他们的去向并不是进一步battle、再淘汰、选出冠军,而是进入到后面于正亲自创作的影视化习作《紫禁城里的小食光》剧组中,展开实战。

第二期《紫禁城里的小食光》首批五个角色正式释放,演员们争相选择想要挑战的角色,通过一系列短剧表演和“景娴之争”,五个角色的扮演者最终敲定。这时出现了意料之外又情理之中的一幕:被选定饰演张东官和春寿的演员周陆啦和赵天宇竟真的在节目中剃了光头,一般在综艺节目中,对演员清装造型的处理是戴帽子或是特效光头妆,但《演技派》中所有在《紫禁城里的小食光》中出演主要角色的男性学员,均被要求直接剃光。

“开始会有一些抗拒,会想我来录一个节目就要剃光头?”《演技派》学员、演员朱元冰对毒眸讲述了剃头前后的心理活动,“但是后来,剃光头就变成我们的一种‘荣耀’了。”——对《演技派》里的男演员们来说,谁先剃头意味着谁先凭借出色的表现争取到了角色。同时,在学员们剃头的瞬间,综艺和真实剧组的界限第一次被击碎,因为观众无比明确地感觉到,这群演员将要进组拍戏,而不是单纯地出演真人秀。

但这并不代表着节目就此成为一档“剧组纪录片”。演员的行动、剧组的任务仍然围绕《演技派》创造的综艺模式在推进:《小食光》并非传统影视作品,而是一个全新综艺模式下诞生的“新物种”:演员的演技表现将由导师们做出评判,演员的表现是否优异决定着他们所饰演角色在后续剧情中的发展,正如于正对饰演秀兰的辣目洋子说,如果她演得好,下一场戏就让满朝文武爱上她。

第三期的《演技派》则展现了更加多面的片场氛围,不仅呈现了群演的真实生存状况,还揭秘了水戏、火戏、吊威亚拍摄背后的故事。群演很难,但作为主演的几位演员也面临着不同层面的拍摄压力,让节目片场如职场的纪实感进一步加强。

可见,随着前三期节目的播出,整个节目的逻辑越来越清晰,情节发展也越来越“神仙”。在这档宝藏节目,观众看到的不光是一出出精彩的原创短剧,还是一个真实完整的横店片场生态。

口碑领跑源自“真实”

值得一提的是,《演技派》是目前唯一一档豆瓣、知乎双平台评分超过7分的演技类综艺,成为近几年所有演技类综艺中的口碑之最。毒眸认为,节目的口碑领跑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它的真实感。点进豆瓣短评热门,排在TOP2的两条短评均指向了这一点:“真实的节目”、“喜欢的纪录片质感”。

节目开播之初曾有不少观众表示担忧,过于贴近真实的拍摄模式是否会影响到综艺的“卖相”——节目组在横店里搭建起一间并不富丽堂皇的试戏录影棚,30名演员在棚外的等候间的椅子上入座,等待于正和导师们的召唤。辣目洋子形容道:“很像银行的等待区”。但随着三期播出,观众愈发觉得,这些所谓的“槽点”反而是节目最难能可贵的优点。

后续《小食光》精良的服化道与演员们日常朴素的生活环境也形成了一种令人“极度舒适”的反差感:节目似乎是想用这种方式告诉观众,剧组本该如此,把制作费用花在刀刃上。16位年轻演员入住接地气的“横店招待所”,赵露思等女演员们在房间抓飞蛾玩——这正是剧组真实的生活条件;但到了演员试妆、定妆照的环节,剧组不断亮出那些做工精美、造价高昂的绒花、点翠和刺绣服装时,“于式美学”疯狂“炫富”。最终拍出来的定妆照,也并非寻常综艺海报可比,质感上可对标于正那部美术造型可圈可点的《延禧攻略》。

展现真实正是这档节目的初衷,优酷资深制片人、《演技派》项目总负责人宋秉华表示,这档节目的初衷就是讲真正意义上的演艺圈是什么样的。“不是大家所想象的那样,都是你吃得好住得好,住的是房车,太多人把金字塔顶尖大明星的生活方式套用在了占绝大多数比例的小艺人身上。”从节目中也可看出,除了朴素的居住条件,等着演员们的还有充实的工作流程:开拍前有礼仪课、剧本围读,拍完戏还要深夜复盘,拍戏的过程也全部向观众公开,这让原本在大家眼中无比神秘的演员生活一览无余。

另一种真实来自于节目对演员们的表演考核方式:纯即兴。这也是节目最让人惊喜的地方,即兴考核见功夫、接地气,这也是于正认为唯一能稍稍保证公平性的演技“竞演”方式:“我觉得能体现演员真正实力的只有即兴,即兴代表了你的知识沉淀,代表了你以前的积累,代表了你所有的表演审美;排练过的怎么能用来PK,这里面参杂了剧本、编剧、导演等太多的干扰因素。”

但即兴表演也意味着节目中除了《小食光》以外的作品会略显“粗粝”。这种“粗粝”在一开始会给习惯于欣赏精美成品的观众造成一定的心理落差,但进入情境后,观众反而觉得这种方式更为公平直观,从而与导师达成共识。豆瓣热评说道:“有句讲句,是好看的。点评结果竟难得的符合观众的理解——要知道之前的很多表演类节目都是明明看起来很烂,但还是会被导师留下……这个节目起码目前来看还是比较真实的。”

不止是综艺

从节目口碑的持续走高来看,其全链路展示演员剧组生活的真实感显示是起到了显著的效果。在节目开播前,于正在序言中希望《演技派》达成这样三个目标:向青年演员传承表演艺术,向观众普及表演知识、提高整个行业对表演的要求。

参与《演技派》的演员们的确在进步:短短三期,中戏学霸周陆啦已经不再随处显露他“无处安放”的傲气,渐入佳境,“问题大到可能治不好”的新人演员谢彬彬开始条分缕析地复盘一场表演,歌手出身的赵天宇学会了如何将生活的体验投入到表演之中,以喜剧面貌示人的辣目洋子也打开了自己感性的另一面。从预告看,后9期节目,李嘉欣、尹正、惠英红、袁咏仪、张智霖等众多不同类型的“演技派”会以飞行嘉宾的身份加入,这也意味着新人演员们还有不少可以锤炼演技的宝贵机会。

显然,这对于当下的年轻演员来说,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演员朱元冰表示,自己入行以来极少有机会被直观地指出表演上存在的问题,而《演技派》给了他们很好的机会:“(《演技派》)有点像学校,又带着剧组的感觉,可以边学边练,不仅有那么多老师,还有那么多伙伴们一起可以互相切磋。”

此外,《演技派》中所呈现的剧组风气,也是我们所乐见的:演员生活朴素,置景造型考究,所有剧组工作人员在自己的位置上呈现出专业的面貌,对作品有敬畏感,尊重智力也尊重观众。与此同时,《演技派》给观众科普了更多幕后知识,也意味着未来质量堪忧的剧集将更难愚弄观众。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观众审美水准的不断提升,以及观众对于内容价值需求的多元化,仅仅强娱乐属性的综艺已经很难获得认同。而《演技派》这类和行业贴合得更紧密、找寻新价值落点的综艺未来将成为行业竞争的重点。

它不是对于传统赛道的一个争夺,而是一个边界的拓展,给新的文化价值提供渠道——这样一档节目之所以出现在优酷并不意外,这本质上与平台的内容价值观以及文化气质密切相关,据毒眸了解,12月初优酷还会上线国内首档京剧互动体验综艺《青春京剧社》,正在热播的《鹤唳华亭》也成为了Q4难得的精品剧集。比起个别爆款的灵光乍现,是否能够持续输出精品内容才更考验平台能力。长远来看,也只有对内容有选择、对观众有敬畏的平台,才能同不断贡献精品,才能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