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若是一个职业,那定位应该是积极陪伴者,而不是“掌控者”

2019-09-21     蕾妈育儿经

文|蕾妈育儿经(专注优质原创文章,拥有本文章版权,欢迎转发分享)

在以前生活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时候,生孩子都是为了一个指望,家里有了孩子就有了希望。而现在生儿育女的目的已经改变了,家长生孩子更多是出于对孩子的喜爱或是为了完成家里老人的愿望。而父母的定位也不再是单纯的监护人,我觉得现在的父母更像是一种职业,为了养孩子而养孩子。社会上有着各种各样的职业,而各行各业都有着自己的规矩,要想做好父母这个职业,也需要遵守做父母的规矩。

小张就是这样一个“职业妈妈”,小张结婚比较晚,家里老是催着她要孩子。平时见不到老人还好,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家里亲戚坐在一起聊天,小张总要成为话题的焦点。七大姑八大姨你一句我一句的,说的都是小张没有孩子这件事。后来小张实在受不了了,就要了一个孩子,可是教育孩子可不是说成就能成的事情,一旦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孩子很容易养成不好的习惯和性格。

小张本来就是在没有心理准备的情况下要的孩子,现在孩子都三岁多了,小张还是不知道该怎么教育孩子。为了防止孩子学坏,小张成为了孩子的“掌控者”,在家里给孩子定了无数的条条框框,孩子每做一件事之前必须先向小张报告,得到允许之后才能做事。

有一次周末孩子想和同学出去玩,但是小张去上班了,孩子没法告诉小张,于是孩子就自作主张地出去了。结果当天小张上了半天班就回家了,看到孩子没在家,顿时大发雷霆,孩子回来之后小张狠狠地批评了孩子。就连孩子的爸爸都看不下去了“他就是出去玩,犯不着这么骂吧?”“你懂什么,现在就学会瞒着家长了,以后还不反了天了?”

现在有的家长甚至都不亲自带孩子了,有条件的家庭在孩子出生没多久之后,就把孩子送到了专门的托儿所。可以说,现在父母的身份已经趋向于职业化,那么这是否代表着父母已经成为了职业呢?

一、父母是否算是一个职业?

1.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

从法律角度来讲,父母的身份首先是孩子的监护人,具有监护、保护孩子的责任,带有责任的父母可以看做一种职业。但是这种职业和社会上的职业又有着很大的区别,社会上的职业一是为了给人提供就业岗位,二是社会发展的需求。而父母一不需要提供岗位,二又不能推动社会的发展,所以是一种特殊的职业。

2. 父母是孩子的亲人

父母是生养孩子的人,除了监护人之外,和孩子还有血亲关系,许多家长都把自己的孩子当成自己的心头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父母的职业性。实际上,如果单方面地说父母是一种职业,那未免辜负了天下父母的一番苦心,哪个父母是为了让孩子养自己才去养孩子的呢?

3. 父母是孩子的陪伴者

如果非要把父母算作一个职业,并且给父母一个定位的话,那父母一定是孩子的积极陪伴者。首先父母是唯一陪伴着孩子长大的人,其次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孩子都有很大的影响,所以父母对于孩子的作用更像是陪伴者而非掌控者。

说到父母的定位,很多家长自己都感到有些迷惑:对孩子来说,我到底应该是什么身份呢?我认为,父母的身份应该是孩子的积极陪伴者。

二、为何父母的定位是积极陪伴者

1.父母陪伴孩子成长

从婴儿的啼哭,到咿呀学语;从磕磕碰碰地学步,到学校运动会上灵巧的身影,孩子的每一次成长,家长都看在眼里。家长可以说是孩子成长的唯一见证人,不只因为家长和孩子的相处时间最长,更是因为家长在这个过程中也起到了必不可缺的作用。

2. 父母教孩子人生道理

当孩子上学之后,有的家长会有意地留出时间,专门和孩子谈一谈心,了解一下孩子的想法。如果孩子遇到了什么疑惑,家长就会利用自己的经验,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这个关系中,孩子是探索者的身份,而家长是分析者与引导者的身份,而不管是分析还是引导,都建立在陪伴的基础之上。

3. 家长陪孩子渡过难关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光会遇到迷惑,还会经历许多困难,有些困难孩子可以自己解决,而有些则要依靠父母的帮助。而家长陪在孩子身边,时刻帮助孩子解决困难的行为,正是陪伴者的最好证明。

可是有的家长也提问了:孩子不加以管教,光是陪伴怎么能行呢?父母应该是孩子的管教者,甚至要完全掌握孩子的一举一动,成为孩子的掌控者。

三、“掌控者”的弊端

1.掌控者束缚了孩子的行动

好动是所有孩子的天性,每个孩子都希望能自由地跑动。但是有的家长就喜欢看到孩子安安静静地坐着的样子,于是就不允许孩子出去疯跑,别的小朋友在外面玩耍的时候,孩子在家里默默地背书。缺少运动的孩子,不但身体容易出现问题,心理也会变得不健康。

2. 掌控者不能让孩子信服

掌控者的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用的方式是批评与说教,这样的教育方式并不能真的让孩子信服。孩子不反驳家长的批评,大部分时候是因为孩子惧怕家长,而不是因为孩子信服家长。孩子虽然表面服从掌控者的安排,心里却想着如何反抗。

3. 掌控者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培养

作为陪伴者的父母,会与孩子培养出非常和谐的亲子关系,家长和孩子之间很少爆发争吵和冲突;而作为掌控者的父母,和孩子的关系通常就不太好,整天不是你吵我就是我吵你,家庭关系总是搞得很紧张。

我觉得,出于种种原因,父母的职业化虽然无法避免,但是孩子的本质却不是一件工具。父母可以因为各种原因生孩子,但是养孩子只有一个目的——把孩子培养成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人,所以父母如果要给自己定位,那一定是孩子的积极陪伴者。

互动话题:各位家长朋友们,你们是怎么看待父母的定位的呢?你们又是如何做孩子的陪伴者的呢?欢迎在下方留言,我们一同探讨!

------------------------------

因为专业,所以信赖。我是【蕾妈育儿经】,专业高级育婴师。专注于解决孕产期知识、亲子成长、儿童教育等问题,希望成为您育儿路上的好搭档,给予您最专业的育儿指导,期待您的收藏、转发和评论!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uMoUm0BJleJMoPMt-U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