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昨日上午,晋江磁灶镇下灶村内塘自然村主干道一侧,工人们正忙着对一处闽南风格景观建筑的工地进行施工扫尾。再过不久,这里将成为附近居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见记者来访,村民吴大爷主动担任解说:这里原本是一处闲置空地,此前因疏于管理,杂草丛生,成为道路沿线的卫生死角,不仅影响村容村貌,也为村民所诟病。人居环境整治攻坚行动启动后,这里被纳入改造整治,规划建起了闽南建筑小景,出砖入石的红色墙体点缀着磁灶传统手工陶罐,搭配燕尾脊的琉璃瓦屋顶,摇身一变成了一处别致的景观。
下灶村党总支部书记吴炳煊介绍,下灶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一方面,积极引导党员干部带头,以填埋露天厕所,清理鸡、鸭、猪舍,拆除简易搭盖等为重点,全力推进相关整治;另一方面,请来专业设计团队,结合村道两侧空地整治,策划实施以乡愁为主题的景观营造,并围绕系列主题宣传内容实施墙体彩绘。目前,系列整治工作已基本完成,累计清理卫生死角26处,新增空地绿化3处、街头小景2处、主题墙体彩绘7处。
随后,记者来到即将整治完成的下灶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路段,一处处规划有序的绿化景观和街头小景映入眼帘,往日分布道路两侧的脏乱死角都已不见踪影。
在名奇陶瓷厂的外围墙,一组闽南风格的文化墙已完工,墙上巧妙地融入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人居环境整治倡议、移风易俗、敬老等主题宣传内容;不远处,一幅幅融入党建宣传、乡村振兴、文明乡风等内容的精美墙绘与文化墙相互辉映,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吴炳煊表示,以村庄主干道为轴策划实施系列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是村里着力改善人居环境的第一步。系列景观营造扮靓村容的同时,还将力争打造成村里引导全民参与人居环境整治的示范点,并以此为窗口,加大敬老孝亲、尊师重教等主题宣传,造浓文明乡风,推动下灶村教育、养老民生事业更好地发展。
本报记者:赖自煌 文图
本期编辑:黄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