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上海全面推行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体系,并基本实现全市覆盖、常态监测。
市民政局日前公布的首次日常监测结果显示:上海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总体处于“良好”水平。
监测结果优秀的养老服务机构占比21.5%,良好的占比38.99%。在各项监测指标中,服务保障得分相对较低。快来看看具体内容吧~
全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结果分布
此次被纳入“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的,有572家养老机构(正在进行大修改造的或执业未满一年的,未作监测)。其中,123家获评“优秀”,223家获评“良好”,202家获评“一般”,24家获评“较差”。上海市第一社会福利院得分全市第一,黄浦区春升老年公寓得分垫底。
得分达到85为“优秀”;得分在70—84(含70)为“良好”;得分在50—69(含50)为“一般”;得分低于50为“较差”。此次普陀区共有5家养老机构获评“优秀”!
123家获评优秀养老机构名单
3类养老机构监测得分情况
本次监测中,不同类型养老机构平均得分依次为:公建民营机构77.6分、公建公营机构77.4分、民建民营机构68.2分(比全市总平均分低4.6分)。
3类排名前5的养老机构名单
普陀有一家民办民营养老机构跻身第五~
监测指标3大模块得分情况
此次“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针对服务安全、服务提供、服务保障三大方面(具体50项指标)。三方面的得分总体较平均:服务安全73.7分,服务提供72.9分,服务保障71.9分。
问题与举措
市民政局表示,今年监测基本覆盖正常执业的养老机构,较为完整、系统、具体地反映了全市养老机构的服务质量。为充分运用好监测结果、落实奖惩,本市民政部门已计划将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结果与政府运营补贴、信用分级等挂钩,并计划为每个区拟制一份针对性报告,列出问题清单,对“较差”的养老机构,督促整治,并启动行政检查,开展针对性整改。
本次监测中,有24家养老机构获评“较差”。其中,有2家已因搬迁关闭,另22家被责令整改后,有1家经复查获评“良好”,16家获评“一般”,有5家复查后仍获评“较差”,分数从最低开始,先后是黄浦区春升老年公寓、闵行区南张安老院、黄浦区老西门街道海阳敬老院、浦东新区民乐养老院、普陀区真如颐天年养老院。
在线上线下公开监测结果接受社会监督的同时,市民政部门还将根据监测结果等级,在上海养老服务平台上对所有养老机构做贴脸标识,并在机构服务场所醒目位置挂牌——等级“优秀”的,贴“大笑脸”;等级“良好”的。贴“微笑脸”;等级“一般”的,贴“平脸”;等级“较差”的,贴“哭脸”。
同时,市民政局还表示,目前已完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指标上升为地方标准的立项工作。两年内,拟在全国率先完成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地方标准的发布。
此外,民政部门还会把养老机构服务质量日常监测与行政检查和处罚、养老机构等级评定、服务质量认证、满意度测评、黑红名单等一起,构建本市养老机构服务质量综合评价体系。
资料来源:上海发布
编辑:陶钦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