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三期“龙南好人”候选人名单出炉!
2019年第三期“龙南好人”候选人事迹
01
刘根石
男,中共党员,1977年9月出生,龙南县水利局防汛办主任
2019年6月9日,一场特大洪水袭击龙南。作为防汛办主任,他肩负防范部署、监测预警、抢险救援等大量急重工作,日夜奔波在各抢险现场,连续奋战了5天5夜。高强度的工作导致旧疾复发,血流不止,他坚持轻伤不下火线,简单作止血处理后又继续投入工作。6月10日,上游水库开闸泄洪,我县水位测站监测设施因灾受损,无法科学监测洪峰过县城的时间、流量及水位,他凭借专业演算和多年工作经验,准确预判,为全县做好防范工作提供了准确依据。当防洪堤出现管涌险情时,他科学有序指挥物资调配、清基、装沙袋等抢险工作,成功完成抢险任务。他的冷静与坚守,体现了一名党员的责任与担当,2019年10月,省委、省政府对他在抗洪工作中作出的突出贡献给予了个人通报表扬。
02
赖福英
女,1968年2月出生,龙南县临塘学校教师
从教35年,她一直在最基层的乡村学校坚守,把青春与热血都献给了学生。在讲台上,她是春风化雨、教书育人的好老师,教学成绩名列前茅;在课堂外,她是孩子们最亲切的“老师妈妈”,为孩子缝补破衣服、走山路送孩子回家、洪水中背着学生转移……随着外出打工的人越来越多,学校里的留守孩也日益增多,2003年开始,她动员爱人利用下班时间无偿带养留守孩与孤儿。如今,昔日的留守儿童已成为有为青年,赖老师仍然还是那个一心扑在学生身上的乡村老师,至今还带养着9名留守儿童和2名孤儿。她用自己的行动书写了一名基层人民教师的赤忱初心,2019年9月,她被国家教育部授予“全国优秀教师”称号。
03
赖锦华
男,1966年8月出生,九连山镇古坑村二组村民
2019年6月9日,龙南普降暴雨,河水猛涨。赖锦华查看完水情刚到家就听到呼救,同村的堂侄女顺娣掉河里了!赖锦华迅速叫人,一边报警一边跑到河边寻找。终于,在河中几棵杉树边上看到了顺娣,在湍急的水流中虚弱地哭泣。情况紧急,赖锦华叫同伴赶紧回家找绳子,自己则涉水蹚到顺娣身边,拉着她抱住杉树。这时候河水越涨越高、越流越急,几个同伴找来的绳子太短,在河边干着急。就在此时,同伴宏达拉着一卷网线游了过来,绑在了杉树上。就这样,岸上的同伴们拉着网线,赖锦华架着顺娣顺着网线,一步步艰难地回到岸上。 待他们回头再看时,身后已经是一片汪洋。危急时刻,赖锦华挺身而出,营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令人称赞。
04
林富兴
男,中共党员,1988年2月出生,程龙镇盘石村民兵连长
在6.10特大洪水发生时,他得知渡头被淹,有群众被困家中,便立即驱车前往救援。到达渡头时,洪水已经越涨越高,群众的房屋淹在洪水中,眼看就要被洪水入侵。来不及思考,他跳入齐胸的深水中,游到受困群众家中。因洪水太急,凭个人力量无法将群众背出。就在此时,他看到附近有几根漂浮的木头,在没有任何救援设备的情况下,他在水中将几根漂浮的木头聚拢,又临时找来几根铁线、绳子,将木头绑在一起,做了个简易木筏,通过木筏将被困群众一个一个转移到安全地带。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不顾一切奋力营救群众的行为,践行了共产党员的优秀品质,温暖了他人,也感动了社会。
05
何荣
男,中共党员,1966年9月出生,临塘乡东坑村新屋小组村民
他命运多舛,但自强不息、不屈不挠,大哥、父亲早早过世,二哥二级残疾,无劳动能力,母亲瘫痪在床近10年,他与妻子育有2个子女。在如此艰难的家庭条件下,他还毅然收养了一名女弃婴。为了照顾一家老小,他和妻子放弃外出务工的机会,选择在家耕田劳作,一边努力挣钱改善家庭生活条件,一边悉心照顾瘫痪母亲。10年里,他与妻子每天为母亲擦洗翻身按摩,无微不至,母亲多次病危,他都及时送到医院救治,直至今年年初母亲去世。他靠着自己的力量,操持了二哥的婚事,还经常帮着二哥打理家事。如今,他的三个子女都已长大成人。从苦日子里熬出来的他时刻不忘党员职责,不管谁家有事,都会主动去帮忙,谁家有了经济困难、家庭纠纷,他都主动帮忙化解,街坊邻居谁提起他无不竖起大拇指称赞。
06
赖生余,男,1949年8月出生,杨村镇坪上村村民
廖平娣,女,1954年3月出生,杨村镇坪上村村民
2019年4月4日,两人像往常一样赴圩镇赶集,经过杨村镇阿明照相馆路段时,发现地上有个钱包,打开后发现里面有现金和银行卡等贵重物品。他们想失主一定很着急,本想将钱包交到派出所,急忙之余,在钱包内看到一张快递单,上面有联系电话。二人连忙拨通电话,接电话的是失主的姐姐,他们核对身份信息后,确认失主是其弟弟,随后,他俩将钱包还给了失主。这种拾金不昧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07
黎日明
男,中共党员,1975年4月出生,汶龙镇江夏村村民
他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为了生活经常开着钩机早出晚归,家里大小事务都落在妻子身上;他又是一个“随叫随到”的党员,每当村里有事情,一盏茶的功夫他就赶来了。2017年“空心房”整治,他主动和黎屋祠堂理事会成员一起,挨家挨户做工作,说服大家,成功拆除了祠堂门口的危旧空心房,让黎屋祠堂旧貌换新颜。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过程中,他主动为江夏区域行动不便的老党员上门发放学习读本,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帮助他们学习。今年10月,担任县消防演练志愿者的黎日明,在一次演练过程中不幸意外身亡,令人叹息。他没有慷概激昂的豪言,却一直用普通党员的言行影响着一位又一位党员;他没有惊天动地的事迹,却时常成为左邻右舍赞扬的对象,只要说起黎日明,村民们总是能说上几件他为大家做的好事、实事,在大家心里,他是一位信得过的“黎家男儿”。
来源AA龙南衣食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