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果茶送戴孝的“缨儿”?网友:“买杯饮料成孙子啦?”天津老例儿不能开玩笑!

2023-06-27     天津生活通

原标题:买果茶送戴孝的“缨儿”?网友:“买杯饮料成孙子啦?”天津老例儿不能开玩笑!

最近,天津出了这么一件

让人有点哭笑不得的事情

这几天天气越来越热

不少饮品店都开始搞活动、发小礼品

沪上阿姨也上架了杨梅新品

并且附赠杨梅发绳

但这发绳的样子……

这个缨儿是天津家里有人去世

戴孝时候戴在身上的

小编找了找发绳的实拍图

确实是有点像

图源:王小脸119 沪上阿姨赠的两种杨梅头绳

(有顾客为沪上阿姨澄清发绳颜色不像缨儿那么红,其实是因为赠品有两种颜色)

图源:首席CEO 网友发布的缨儿实拍图

正红色的发绳和缨儿相似度这么高

也难怪咱天津的网友们

都觉得有点晦气

不少人,包括视频拍摄者

都觉得沪上阿姨应该提前做做功课

毕竟天津店还是挺多的

这也涉及到了本地风俗

不少网友还在评论区里

为其他城市好奇的网友

介绍起天津这个特有的风俗

不过其实有很多天津人

也没拿这个当回事儿

毕竟沪上阿姨隶属于南方公司

确实可能不了解天津这边的老例儿

咱们笑一笑也就过去了

不过,作为天津人

不管在意不在意这件事

都是可以理解的

可您要是随便议论我们的传统风俗

是不是就不太应该啦

借着这个机会

小编也给大家再说说

天津白事的一些“老例儿”

这不算封建迷信

而是我们的传统风俗

也是我们纪念老一辈人的方式

天津白事的“老例儿”

01

大了

家里有人去世,大部分人都不会有经验,所以会先请个白事知宾帮自己安排。这类人,在天津被称为“大了”。

02

小殓+穿寿衣

正式入殓前,直系亲属要站立在逝者两旁,为其理发、刮脸、净身。如果是女性,还要梳好头。整理好一切再将寿衣穿上,穿寿衣的时候,儿女的眼泪不能滴到寿衣上。

寿衣无论男女均有七件,还得有头枕、脚枕,十分讲究。但现在简化了不少,在丧葬用品店即可买齐。

03

入殓

穿好寿衣后将逝者由床上抬到吉祥板(俗称床板)上,脚要顶墙,墙上面要挂纱帘,夏天则要租冷藏棺停放。然后由大了在逝者口中放一枚金钱,在其袖内放烧饼一个,在其脚下放两捆整打的烧纸,还要在逝者的四个角放四枚钱币,在左手放一个金元宝,右手放一个银元宝。

04

孝服

儿女亲友要穿孝服,男性戴孝帽,帽子上有金钱麻绳(男左女右),裤带系在孝裤上,腰带系在上衣外面,腿带子系在孝裤腿上,手臂戴黑纱(男左女右)。女婿们佩戴白纱,有的地方穿孝还要有绷鞋步。

女性戴头带子,后面两根带子要过腰;未婚女性佩戴短头带,并且头带上有花楞,孙(女)辈分的要分别在孝帽子、黑纱或绷鞋布上的正中位置佩戴一枚红绒球,外孙(女)辈分的要将红绒球佩戴在偏边,曾孙辈分的红绒球应为两枚。(现在也有外孙戴蓝绒球的)。

其他非亲属关系的吊唁者,只佩戴黑纱,送行那天胸前佩戴白花。

05

棚子+灵堂布置

请杠房师傅在门前搭棚,棚子内点长明灯。男性逝者放纸马,女性逝者放纸牛。逝者年龄超过60岁还要有纸娇子。大门两旁摆放花圈,门前立挑钱纸,门边贴“恕报不周”等字样。

灵堂内,逝者头前摆放供桌,上面正中央放遗像,右边放狭食罐子(逝者的饭碗),在前面正中央摆放香炉,点3只香。两旁放可以烧48小时的白蜡及贡品,最前面放一盏灯,不可熄灭。供桌前面放一个火盆烧纸钱,逝者腿两边摆放花篮、纸童男童女、烧纸。屋里所有镜子、挂画、箱柜上的铜活全用白单子盖上,桌上摆的带有彩花的摆设都转向后面。所有房间的灯不可以关闭。

06

念经

有条件的家庭可以请僧道禅尼念经,不过现在一般是杠房师傅代念。

07

行礼

所有直系和旁系的晚辈要行大礼,磕4个头。直系先磕头,然后跪到两旁陪礼。旁系晚辈给逝者叩首时,直系晚辈应陪叩4个头。所有朋友以及街坊邻居行礼鞠躬礼,鞠4个躬。此时跪在两旁陪礼的直系亲属磕1个头还礼。

08

送路

入殓转天晚上9点或10点送路。首先由杠房师傅开光,用棉花沾酒精擦拭逝者的眼睛耳朵和嘴,开光时杠房师傅要念吉祥话。开光结束后用一面小镜子由亡灵头部照到脚部,再把小镜子摔碎。

然后正式送路,由亲朋好友搭着纸牛纸马、纸轿子、童男童女和一部分花篮花圈。其他人都拿着一只点燃的香,一边念经一边来到十字路口或大路上点燃所有纸活和花圈。全晚辈按照辈分跪列两个纵向,面向火堆磕4个头,从另一条路回到灵堂。这一路不能看火堆不能回头。

09

出殡

送路的转天早上出殡。所有准备参加出殡的人员每人拿一个小馒头和一枚硬币。如果逝者是老人,其长子(女)扛着写有"西方接引"的阴魂幡,儿媳(或女婿)双手托着骨灰盒,长孙(女)双手捧遗像,次子(女)手持"哭丧棒"。出门之后亲朋好友在灵堂放鞭炮(不过现在禁止了)。其他人按照辈分,分男女面对面跪为两个纵向。长子面前放一个用红纸包裹的砖头,手里拿一个泥碗或普通饭碗,当杠房师傅们将逝者抬出大门时候,长子将泥碗摔碎在砖头上,口念"爸爸(妈妈)留财",然后全体晚辈磕4个头,直系亲属跟随着棺材一起上灵车。

开往殡仪馆途中过地道,过路口,上桥下桥的时候坐在灵车里面的亲属要撒纸钱和花瓣(现在为了不给路面其他人带来影响已经弱化这个习俗)。

到了殡仪馆举行悼念仪式,所有人默哀完毕后缓缓围绕亡灵一圈告别。这之后焚化剩下的花圈花篮,同时所有晚辈下跪磕4个头,全体人员将手中的小馒头和硬币以及胸前的白花掷向焚化园,所有不参加圆坟的人员斯扯自己身上的孝服也投向焚化园。所有人回到家后,有人在门前点起火盆,所有人迈过火盆,然后拿一个小的糖馒头和一块冰糖吃掉。

10

圆坟

火化后第3天,参加园坟的亲友穿孝服去殡仪馆取骨灰,亲友们把骨灰盒放好,燃整股香、烧纸钱、上供品,所有晚辈按照辈分磕4个头(或鞠躬),然后烧掉死者的遗物,并由死者未婚的孙子和孙女绕坟正转3圈,反转3圈。圆坟后,将骨灰暂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处,至此葬礼基本结束。

11

烧期(七)纸

死者的直系和旁系亲属每隔7天的晚上烧一次纸,共烧7次地点在十字路口或大路上。不过现在已经不提倡烧纸了。

以上就是在天津办白事的全部流程,这些老例儿比较繁复,因此现在人们办白事都有一些简化并去其糟粕,但重要的部分还是有所保留的。

不同地方都有不同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不了解,但应该去尊重。这些风俗经过一代代传承,留存下来的这些,也能让我们了解老一辈人的生活与观念。而这才是“老例儿”最重要的意义。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f8bd9f4c8dc60c86df6c3962dbfbd1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