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经历过战争的人知道,能在乱局中得平安是多么的不易。能联系上家人,传递自己消息的人是多么的幸运。
其实一旦战事起,兄弟相残短兵相见者不乏有之,而因为是亲友,化干戈为玉帛的事件也曾存在过。
解放战争时期,就发生过这样的趣事。两人分属不同的阵营,一方是国民党部的守城者,一方是解放军部的攻城者。兵临城下,剑拔弩张。
关键时刻,解放军炮兵团长获悉城内守军军长,是自己多年未谋面的表哥。他临危受命,最后僵局得以化解,城池得以保存。这座幸运的城市就是新乡。
守城新乡
每个人都知道我们于1949年建国,但是却不知道最后解放的城市是哪个?据史料记载,新乡是我国最后解放的城市之一。
当时北平已经和平解放,全国形势已经非常明晰,国民党军官们更是先后逃往台湾,河南全境只剩下新乡和安阳两座城市还没有解放。解放新乡迫在眉睫。
当时驻守新乡的国民党部为40军,人数大概1万余人。基于对当时情况的预判,原军长李振清认为大势已去,弃城逃跑。整个新乡城不能群龙无首,迫于形势原副军长李晨熙担任40军军长职位。
在当时的情况下,每个人对国民党都不抱有希望。守军内部也是人心惶惶,争执不断。有人提议以死守城,城在人在;有人则说好汉不吃眼前亏,我们应该主动投降。
两种完全相反的想法,哪个是正确的,军长李辰熙犯了难。面对自己的手下,看着城外的解放军,李辰熙终日眉头紧锁,不得其法。
3个月,是他们已经驻守的时间。工事已经搭建完毕,城内的炸药、地雷已经部署好,这是李辰熙能做的仅有的分内事了。
看着城外解放军队伍一次次来到城下,然后离开,他更是心神不宁。李辰熙天天在琢磨,但是还是没有办法。终于解放军47军来到了城下,不再离开。李辰熙明白,他终于等来了最后的对手。双方将在新乡决出雌雄。
你我兄弟
47军是由河北固安来到新乡的。军长梁兴初在新乡问题上进行了全面的考虑。经过讨论后,他认为,和平解放新乡是最佳方案。
原因有很多,一是驻守新乡的国民党40军为庞炳勋旧部,一直受排挤,士兵的抗战心气并不高,可以利用之;另外城内多处埋有地雷、炸药,一旦攻打肯定会造成大量伤亡,得不偿失。
只不过,如何实施和平解放的步骤呢?“万事俱备只差东风”,这个时候“东风”来了。原来是炮兵团团长冉影出现了。他向军长报告,对方守城军长李辰熙是自己的表哥。
军长梁兴初说到:“你可是一定要确认好,这对我们是很有利的条件呢!”冉影回答道,已经确认过了,无疑。
接着冉影主动提出愿意去新乡城,劝说自己这个从未谋面的表哥主动投诚,军长顿时喜上眉梢。经过与四野指挥部汇报,解放军47军长梁兴初认为攻心的劝降是上上策。
但是具体如何做,怎样做才能成功,我方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讨论和周密的安排。书信建立初步联系是第一步。第二日,冉影和李希才经过乔装打扮,亲自上门将书信送至新乡守门人手中。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不久就得到了回复,李辰熙与冉影约好在新乡城内见面。李辰熙虽然带着一些狐疑,但是还是热情地接待了冉影。
聊了一会儿,冉影直奔主题,告诉表哥今天自己的来意是解放新乡。接着冉影询问表哥有什么打算。李辰熙眼见表弟的诚意,知无不言地告知自己现阶段的打算,是想冲出重围去太行山谋求生机。
冉影听后摇摇头,表示不赞同,劝慰道:“现在全国形势已然非常明显,华北已经在我们的手中。你能去哪儿?”李辰熙听后,一声叹息。他何尝不知,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办。
冉影随即向表哥说明了来意,并把军长的意思传达给了李辰熙。李辰熙没有立刻表明立场,他只是说考虑考虑。随后的几天,冉影推心置腹地多次与表哥深谈。终于,李辰熙被说服。
和平解放
新乡的城门终于打开,李辰熙带领40军部分人员来到47军所在地,与解放军就和平改编进行谈判。双方军长见面后,各自将条件摆在了明处。
国民党40军希望解放军尊重每一位驻守新乡的40军人员,以他们的意愿为准。是走是留由个人决定,47军务必妥善安置;另外对人员财产及其家属要提供相应的保障。
即使我军处于优势,解放军47军的条件并不苛刻,几乎都是出于和平解放的目的。一是要求守军接受解放军的改编,不能对城内百姓进行侵犯;二是人员、武器装备要悉数在册,不遗漏;三是所有特务人员交由解放军处置。
面对如此契合实际的条件,国民党40军无任何异议。大的方向确认了,其余细节部分就比较好处理了。
经过为数不多的日子,所有要求全部落在了纸面上,最终双方对上述条件表示了认可。文件上双方人员签字后,标志着新乡问题得到了妥善解决。
1949年5月5日,新乡和平解放。新乡的和平解放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表明国民党盘踞在华北的最后据点得以拔除,全国解放指日可待。
小结:
“是故百战百胜,非善之善;不战而屈人之兵者,善之善者也”,这是《孙子兵法》中的名句,意思是说不通过交战就能降服全体敌人是最高明的,新乡的和平解放就是高明的兵法展现的实例。
不费一兵一卒,不殃及人民,将损失控制在最低,是人民解放军面对新乡问题提出的第一解决方案,体现出来了解放军的深明大义。
作为处在和平时代的中国人,我们不应忘记历史,应该记住新乡和平解放过程中参与其中的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