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巡做账的事情,终于有了一个结果。
即便宋运辉出面,求梁思申帮忙求情,也还是拦不住梁父的手段,杨巡彻底出局,商场回到梁家人手里。
面对这样的结果,杨巡在水库边上给梁思申打了一个电话,发泄了自己的情绪,然后把自己喝进了医院。
知道了杨巡如愿,宋运辉第一时间赶到,和大寻一起忙前忙后,深夜守在病房外,等待医生的治疗结果。
但是当宋运辉走进病房的时候,看到杨巡的眼神,他就知道杨巡还是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之前的检讨都是权宜之计,都是在欺骗自己,自己的帮助就像个笑话,失望的他扭头就走。
而杨巡也没有开口说一句话,只是冰冷的看着。他怨恨梁思申,也怨恨宋运辉,怨恨命运的不公,总是让自己遇到“这种人”。
梁思申认为,杨巡应该付出代价,他失去的只是一年的心血,父亲的分寸是合适的,但杨巡不这么想。
抽离贷款,夺走管理权,稀释股份,这一套组合拳下来,这个商场表面上还和杨巡有关系,他还占着股份,但其实已经没有关系。
今后能不能有分红,股份剩下多少比例,全看梁凡的“良心”,他只有等通知的份,唯一的指望就是地皮涨价,不至于让自己一场空。
杨巡有一肚子怨气和不甘,却不敢有半分意见,还要陪着难看的笑脸。因为梁凡的为人和做事,他是知道的,梁父的手段他更是见识到了。
直到签字离开,回头看向工地那一刻,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他确实没有想过让梁思申吃亏,但确实欺负了梁思申。
这段合作中,他和梁思申的地位并不平等。没有他杨巡,梁思申还可以和很多人合作,而他杨巡没有了梁思申,再难找到更好的合作伙伴。
梁思申拿他当朋友,但他却没有真诚对待,而是藏了太多小心思,辜负了这份善良。同时对不住的,还有介绍关系的宋运辉。
在这场风波中,他最大的损失其实不是失去商场,而是失去了宋运辉和梁思申的信任,这两样东西的价值,远远大于商场。
所以,当他回到自己的批发市场,看着如火如荼建设中的三期工程时,内心毫无波澜,眼神中满是失落。因为他本可以得到更多,他的心思已经不在三期市场了。
也是在这一刻,他灵光一闪,决定要改变原本的规划,不建设第三期的批发市场,而是建设梁思申提过的欧洲风情街。
在已经投入了大量前期资金,背负着银行贷款,且和商户签好了合同的情况下,忽然改变市场规划,还是从未有过的新项目,毫无疑问需要承担巨大的风险。
即便合同补充条款中,提前写入了对自己有利的部分,但实际操作还是会有麻烦,何况他还准备找借口,清理部分不符合欧洲风情街特色的商户。
这些杨巡不可能不知道,但是他都不在乎,因为他真正的目的,是挽回和梁思申,还有宋运辉的关系。批发市场已经满足不了他的野心。
欧洲风情街是梁思申提出来的,有了这个项目,他就有理由重新联系梁思申。而梁思申再不愿意搭理他,总会对项目感兴趣,愿意听一听杨巡的“汇报”。
只要在这个过程中,梁思申忍不住开口给出建议,杨巡就可以顺杆爬,那么重新建立“信任”的机会就来了。
所以,在去香港的机场和梁思申偶遇,位置还刚好是坐在了一起,这一切显然不是巧合,而是杨巡花了心思安排的。
这一次面对梁思申,杨巡这一次的检讨非常具体,姿态也没有了原来的骄傲,而是回到了当初卖鸡蛋的“小杨巡”模样。
杨巡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并用尽办法想要修复这一切,但为时已晚。梁思申他有办法,宋运辉却不给他这个机会,医院一别之后,宋运辉再没有见过他。
宋运辉给梁思申的信中,告诫她要学会克制合伙伙伴的心理膨胀,这才是长久相处之道,这也是宋运辉对自己和杨巡关系的反思。
宋运辉已经决定慢慢疏远,杨巡只能是从大寻下手,从香港回来给大寻准备了礼物,比自己的弟弟上档次,还在风情街项目上委以重任。
他想通过大寻的嘴,把一些信息传递给宋运辉,让宋运辉知道自己的改变。但宋运辉还会不会和他重新坐到一起,他也没有把握。
有些东西,注定已经回不到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