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券商因合规问题收警示函,东兴、国联曾多次被“点名”,开年监管已开出15张罚单

2024-01-17   钛媒体APP

原标题:三家券商因合规问题收警示函,东兴、国联曾多次被“点名”,开年监管已开出15张罚单

1月16日,证监会网站一口气披露3则警示函,警示对象分别为中金公司(601995.SH)、国泰君安(601211.SH)以及东兴证券(601198.SH)。

据了解,三家券商处罚的原因均源自泰禾集团债务违约问题。从警示函来看,中金公司国泰君安东兴证券均涉及“未对发行人未披露相关重大债务逾期及诉讼事项保持必要关注”。

不同的违规行为方面,中金公司另涉及“未在年度受托管理事务报告中披露相关重大事项”;国泰君安则涉及“未及时召集持有人会议”;而东兴证券还涉及“未定期跟踪及披露募集资金专户运作情况等情形”。

钛媒体APP了解到,泰禾集团目前存续公司债券金额为69.16亿元,均已经违约。前述三家券商均各自担任两只债券的受托管理人,其中东兴证券担任“H6泰禾02”“H6泰禾03”的受托管理人,国泰君安担任“H7泰禾01”“H7泰禾02”受托管理人,中金公司担任“H8泰禾01”“H8泰禾02”受托管理人。

2020年7月,泰禾集团公告称,债券“18泰禾01”15.5亿元本息将无法按期兑付。公告称,由于公司自身债务规模庞大、融资成本高企、债务集中到付等问题使得公司短期流动性出现困难,公司将无法按期完成公司债券“18泰禾01”本期利息及回售本金的兑付。“18泰禾01”应于2020年8月3日支付2019-2020年度利息及回售本金,利息金额为1.275亿元,应支付回售本金金额为14.27亿元,合计为15.55亿元。

债务违规后,泰禾的债务境况逐渐严峻。2023年一季度财报显示,泰禾集团拥有总资产2155.87亿元,总负债2077.65亿元。其中,短期借款为49.77亿元,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为632.76亿元,而在手现金仅为15.4亿元,远不能覆盖短期债务。

截至2023年4月28日,泰禾已到期未归还借款本金为582.03亿元。公司对外担保中实质性逾期债务对应的担保余额为54.16亿元。因违约债务增加、股价下跌,在债务困境中挣扎了两年多的泰禾集团于2023年8月4日摘牌,被深交所终止上市。

而自泰禾集团债券违约之后,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银行贷款和非标贷款逾期、重大债务诉讼、资产被查封冻结以及债务重组等事项。事关债权人的利益,需要受托管理人及时对相关信息进行披露,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但上述券商却未及时履行职责。

钛媒体APP了解到,2023年以来,监管强度和处罚频率明显有所提升。据不完全统计,2023年全年,中国证监会、各地证监局以及上交所、深交所累计对86家券商下发共计295张罚单或监管警示。

其中,中信证券及其旗下营业部以14张罚单或监管警示成为2023年被点名最多的券商。国泰君安证券、安信证券、财通证券西南证券、华宝证券共6家券商被点名5—7次,违规事项包含合规风控问题、经纪业务违规及公司个人违规等。

此外,此次被警示的东兴证券在2023年因合规问题也多次遭到监管点名。2023年3月31日,东兴证券发布公告,东兴证券在执行泽达易盛(天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项目中,涉嫌保荐、承销及持续督导等业务未勤勉尽责,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同年11月29日,东兴证券又因作为债券“22兰旅02”“22兰旅03”的受托管理人,未按照债券受托管理协议的约定履职尽责监督发行人募集资金的使用情况,被甘肃证监局出具警示函。

而进入2024年以来,监管的力度进一步提升。1月以来,监管针对券商投行业务开出15张罚单。仅1月12日,证监会就一口气公布了6份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对中信证券、中德证券、万和证券3家证券公司采取出具警示函措施,对6名保荐代表人采取监管谈话措施。从处罚原因来看,涉及对承销保荐项目情况核查不充分、保荐项目“业绩变脸”、擅自修改招股书等多项问题。

对此,上海星秀律师事务所律师郭强表示,监管加大对中介机构的处罚力度是全面注册制下强监管严监管的必然要求,有利于减少上市公司证券虚假陈述的发生。加大对中介机构处罚力度,也是增强市场信心的重要举措之一。(本文首发钛媒体APP,作者|于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