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大学生,多是家里只有一个孩子的独生子女,上大学之前在家都是父母百般疼爱的,来到大学,几个室友一起住宿,很多问题和不适应就暴露出来了。
大学寝室其实就是个社会小单元,相处的融洽与否非常重要,小则影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情绪,大则有可能引发生命危险。投毒的、捅刀子的还少吗?千万别小瞧了大学的人际关系,这也是步入社会前的重要交往实践。
因此,孩子上了大学,要知道一些寝室相处的潜规则,要是孩子意识不到的话,很有可能会被同学和室友孤立的。
各位家长赶紧看完转发给自己的孩子
第一:不要在宿舍里边聊天聊个没完
有的人喜欢聊天,或者闺蜜或者男朋友,动辄聊到半夜,好几个小时,不但暴露自己的隐私,还非常的影响其他同学。并不是每个室友都能理解你的,也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善意,聊天对象虽然是电话那边的人,但是强制性的让其他室友也旁听了你的谈话内容,这一点真的不合适,会引起别的反感,甚至会利用听来的内容当成把柄或者传播出去。
第二:尽量不要用别人的东西
其实是生活的地方,承载衣食住行,室友互相帮助是好事,但是未经允许就使用别人的东西就不好了。实在要用也一定要记得提前跟人家说一声。偶尔应急用用也没什么,长期使用别人的物品就是占便宜了。会让室友有看法的。
第三:求人带东西先转钱
如果要让室友给自己带饭,记得先转钱,过后容易忘记,让室友出钱又出力,这总归不合适,下次恐怕就没有人愿意帮你了。
第四:吃零食要分享,但隐私不要和室友说
平时吃零食水果的时候记得分享给室友,分享零食是最容易拉近距离的活动,成本不高,效果一流,别人吃的时候也会想着你,何乐而不为呢?
零食能分享,隐私不能,很多孩子会觉得,向好朋友诉说自己的隐私是拉近距离的表现,殊不知,这是出卖自己的犯傻行为。既然是隐私就是不能和任何人讲的,如果讲了,就意味着打开了你的隐私的传播途径。后果需要自己承担。
第五点:不要用言语攻击室友
一个寝室住着,难免会经常交流,大家来自不同的地方,又有不同的性格,言语不和,三观不一致都在所难免。这个时候要克制自己,不要总是吐槽和言语攻击与自己不一致的室友,即使开玩笑也要有度。
曾经赵老师就有一名学生,总是爱与其他同学开玩笑,一次把一位性格内向的孩子的衣服扔到了楼下,性格内向的孩子受了刺激,与他大打出手,差点酿成大祸。
已经是大学生了,都年满18周岁了,要懂得尊重室友,要理解:并不是所有人都和你的想法一样的。要能够求同存异,接受别人与自己的不同。做到尊重别人,自己才能成为受欢迎的一员。
第六点:别忘了你是来大学学习的
有很多孩子上了大学,自律性不强,整天在寝室里泡着,美其名曰:融入集体。其实上了大学,才是拉开人生差距的开始,自律而勤奋的学生总会在毕业时候达到自己的目标,多去自习室,多去图书馆。融入志同道合的学习上进的圈子。即使天天泡在寝室的室友也会敬佩有理想,能付诸行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