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回应“健康码”:它是新尝试 如有问题有四个渠道可咨询

2020-02-11     浙江新闻杭州

2月11日下午4时,杭州市召开第十六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杭州市卫健委、数据资源局、地铁集团、公交集团、疾控中心营养所就相关问题答记者问。其中就包括刚刚启用的“杭州健康码”措施。

2月11日上午,杭州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消息,为了运用数字赋能加强疫情防控,做好广大市民群众的健康监测服务,方便大家出行。从今日起,杭州启用“杭州健康码”措施,广大市民和拟入杭人员可自行在线申报,通过审核后,将产生一个颜色码。

杭州健康码实施“绿码、红码、黄码”三色动态管理,即:显示绿码者,市内亮码通行,进出杭州扫码通行;显示红码者,要实施14天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14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显示黄码者,要进行7天以内的集中或居家隔离,在连续申报健康打卡不超过7天正常后,将转为绿码。

关于“杭州健康码”的疑问,发布会也做了解答——

【记者提问】

记者提问:

杭州为何要推出健康码管理,有何作用?在申请和使用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通过什么渠道咨询解决?

杭州市数据资源局副局长吕钢锋:

在杭州公安、卫健等有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杭州已在支付宝端上线“杭州健康码”,这是针对当前返岗返工返学“三返”形势,以及重点区域、重点场所分级分类管控的需要,为了方便广大市民和人员正常出行,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所采取的措施。

这是一个新的探索,可能在使用中会遇到一些问题,也敬请谅解。遇到问题的话,可以通过以下渠道进行咨询:

第一,针对一些常见的问题,我们会在支付宝端进行释疑;

第二,在支付宝上还设有机器人客服;

第三,在审领健康码结束时,会弹出“我要咨询”窗口,即可受理;

第四,通过上述途径,不能有效解决的问题,可拨打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咨询。

【杭州市疾控中心营养所所长朱冰介绍新冠肺炎防治营养膳食建议】

一、不吃野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暴发的源头和野生动物脱不了关系,在膳食营养方面我们首先要提醒大家的就是这一点。所谓的野味营养价值并不高,还有引发各类疾病的风险。

二、保证充足的总能量摄入。不能因为居家防疫,外出减少就盲目节食,尤其是在机体要充分动员抵御疾病威胁的节骨眼上。

三、均衡膳食。要保证蛋白质、维生素等各类营养素的全面补充。有三个要点。一是膳食品种要多样,荤素搭配。条件允许的话,每天不少于20种食物,每周不少于25种食物。二是多吃蔬菜水果。每日吃500g以上蔬菜,200g到350g新鲜水果。三是注重优质蛋白质摄入,每天喝牛奶或酸奶300g以上,同时注意补充豆类和坚果。

四、多喝水。每天1500ml,家庭常用的杯子一般5到8杯。不能当做任务一次性灌这么多水下去,而是要在一天里相对均衡的多喝水。

五、规律作息多运动。这段时间,很多居民天天被迫宅在家里,有些朋友过得日夜颠倒,每天忙着在网上、手机上刷各类信息,免不了熬夜。但是抵御疾病,休息更重要。只有休息充分,体能才能恢复。在这里,也呼吁广大在一线各类岗位工作的同志们,要注意劳逸结合,抓住一切机会休整,保证良好的状态应对防疫工作。另一方面,要多动动。只要不选择在人员密集的场所“扎堆”,对身体都是有益的。如果不便外出,在家也要尽可能采用多种形式活动一下。网上有段子说在家里一日游,有“阳台峰”“床头山”“沙发游乐园”,在家里围着这些转个圈,也比一直葛优躺要健康。

六、食品卫生不能忽视。过期、不洁净的食物一定不能吃。虽然采购不便,也不能因小失大。节约固然重要,健康更重要。

杭州市卫健委副主任郑冰通报杭州市卫生健康委疫情防控工作最新情况

2020年2月10日0-24时,全市新增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2例,其中:西湖区、余杭区各1例。新增重症病例1例,治愈出院7例。

截至2月10日24时,全市累计报告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病例157例。其中:余杭区37例,桐庐县20例,萧山区18例(其中机场检疫1例),江干区16例,西湖区13例,拱墅区12例,上城区10例,下城区、钱塘新区各7例,富阳区、临安区各5例,滨江区4例,建德市3例。累计出院47例(根据国家最新规定,有1例出院病例归属地由上城区调整至外省,故今日我市累计报告出院病例相应核减1例)。

所有病例均在定点医疗机构接受隔离治疗。除现有的16例重症病例(其中危重5例)外,其余病例病情均稳定。

全市共追踪到密切接触者5218人,已解除隔离医学观察3494人,尚有1724人在隔离医学观察期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cyqM3ABgx9BqZZI8h8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