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钱理群: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连老师也不看书了

2023-07-25   校长传媒

原标题:北大教授钱理群:中国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连老师也不看书了

引导孩子读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职责。但长期以来,一种不好的习惯影响了校园:老师不读书,校长也不读书,应试教材占据了阅读空间。如何来一场“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撬动学校阅读活力?我们一起来看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钱理群的观点——

读书本身就是一种最理想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也非常快乐,读书极其快乐,也寻找意义。

作者|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鲁迅、周作人研究与现代知识分子精神史研究。代表作有《心灵的探寻》《与鲁迅相遇》《周作人传》《周作人论》《大小舞台之间——曹禺戏剧新论》《丰富的痛苦——堂吉诃德和哈姆雷特的东移》等。

这些年我们把教育越说越复杂,越糊涂。现在应该返璞归真,回到常识上来。

教育是干什么的?老百姓有一个最朴实的说法:孩子上学,就是“去读书”。读书,这就是关键;引导学生读书,是教育的根本职责。我们现在教育的最大问题,就是大家都不读书,老师不读书,学生也不读书;或者说,老师只读教学参考书,学生只读和应试有关的书,学校里完全没有自由阅读的空间和时间。

现在,我们要恢复教育常识,就是要重新营造自由读书的条件,环境和气氛。

在我看来,要办好教育,需要三个条件。第一就是要有“好校长”。而好校长的一个重要品质,就是“喜欢读书”。还要有“好教师”。好校长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物色、培养一批好教师。什么是好教师?应该有三爱:爱教育,爱学生,爱读书。

还要有一个好的图书室。里面不能只有与应试有关的书,应该有古今中外的经典名著,适合孩子读的好书。现在是网络的时代,图书室里还应该有电脑设备。即使现在难以做到,以后也要创造条件,完善网络设备。要知道,网络将是年轻一代主要的生活方式与学习方式,在这方面落后了,将处处落后。

什么是教育?就是“爱读书”的校长和“爱读书”的老师,带领着学生一起“读书”。就这么简单。但真要做到,还不容易。中小学教育是干什么的?也是三条:

一是培养学生读书的兴趣;二是教给学生好的读书方法;三是养成读书的习惯。做到这三条,学生就会一辈子读书,受益无穷。除了引导学生读纸质的书,还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进行学习。

还应该引导学生读“生活”这本活书,大书。要引导学生认识自己脚下的土地,土地上的文化与父老乡亲。“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在长期的历史实践中,每一个地方的老百姓都找到了一种适合于在自己乡土上生存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并形成了相应的地方文化与地方知识。

我们的教育,特别是乡村教育,应该编写“乡土教材”,开设乡土课程,引导学生学习地方文化和地方知识,从而和养育自己的这方土地建立精神联系。以后学生长大了,无论走到哪里,都会有自己的“根”。

既通过读书,养成了读书兴趣、方法和习惯;又通过乡土知识的学习,在自己的家园扎根,这样,就为学生一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个终生学习的底子,一个终生精神发展的底子,有了这两个底子,以后无论遇到什么,都能从容应对。培育这两个“底子”,我们基础教育就尽职尽责了。

我为什么不谈教育呢?坦白说对教育非常熟了,我很强烈感觉到我们的追求和我们能做的东西之间的矛盾实在是太大了。现在不是大有作为的时代,但是我们是可以小有作为。如果我们努力可以有作为,就很不错,就很了不起了。我们要静悄悄的教育存在变革,一点点地做。在帮助孩子的这个过程当中,你自己也改变了,你也感到你的生命力有价值。

我们要推动教育改革,也可以考虑从组织读书会开始。现在教师中组织读书会,校长也以普通读书人的身份参加。定期共读一本书,边读边讨论,不仅读教育的书,还要读文学、社会、历史方面的书。

一本一本读,就会形成某种共识,然后大家商量着共做一些关于教育改革和乡村建设的事情,把读书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就会逐渐形成学校的教学骨干队伍。以后还可以推广到学生中去。这样逐渐积累,就会在学校里自然形成读书的氛围。我把它叫做“静悄悄的教育存在改革”。

不声不响的,实实在在的,一点一滴地做,而且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就看你是不是“有心人”。我们现在正要呼唤教育的“有心人”。

作者简介:钱理群,1939年1月30日生于重庆,祖籍浙江杭州。北京大学资深教授,博士生导师,并任清华大学中文系兼职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鲁迅学会理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第三任主编(与吴福辉共同担当)。他以对20世纪中国思想、文学和社会的精深研究,特别是对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历史与精神的审察,得到海内外的重视与尊重。钱理群一直关注教育问题,多有撰述并为此奔走。他被认为是当代中国批判知识分子的标志性人物。

来源|文对教育

延伸阅读:

钱理群:让生命永葆“黎明的感觉”

你为什么读书?钱理群:静悄悄地变革,从读书开始

北大教授钱理群: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年轻人?

钱理群:读书,为了健康、快乐、有意义地活着!

胡适:为什么读书?

钱理群:“中国教育改革,要给一线老师更多自主权!”

钱理群:中国教育病症不是观念问题,而是利益问题

北大教授钱理群: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语文教师?

钱理群:教育的最大问题是不读书

钱理群:做教师真难,真好,更值得尊敬!

钱理群:人在什么时候最平等?

钱理群:永远活出生命的诗意与尊严

钱理群的“绝望”和易中天的“出走”

父母的终极使命,是培养出适应社会的孩子

《家长赢了老师,很可能会输了孩子》,文章很短却在理!

丁学良教授:要小心中国教育摧毁孩子的好奇心

太齐全了!81个偏旁部首写法图解示意,假期孩子练字用起来

中小学全科上下册空中课堂、微课+200多部名著有声读物!

小学 • 初中 • 高中 • 全科目教学视频汇总

1-9年级全学科微课资源汇总(点开即看)

改变教育,从这里开始——校长传媒(我们唯一的微信号xzcm888

第一时间获取教育行业最新资讯和深度分析

分享“教师卓越发展智慧”与“学生健康成长方案”

有教育的地方就有我们

投稿邮箱:

xiaozhangchuanmei@qq.com

联系我们加QQ:2636915649

阅读原文”,进入“查看历史消息”轻松阅读更多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