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
人生病吃个药
都会碰上“包装刺客”
药片本来应该整齐均匀地排满整个药板,这样才算是充分利用了空间。但有的药板却偏要故意少放一粒,让人看了感觉十分难受。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小编将为你揭秘药板包装上的
5种神秘现象
以及它们背后的原因
偏要少一个
很多药板上的药片数量是7或14个,这通常是为了配合以周为单位制定的疗程。包装数量与治疗所需数量恰好相等,可以避免药物浪费。
有些包装采取了专为7粒药设计的排列,但也有很多时候,生产厂家会直接套用为8粒药设计的2*4排列,这样自然就会有一个格子空出来。
这样设计的理由通常是方便生产。比如说,如果药厂同时生产着7粒和8粒两种包装的产品,用这种设计只要对生产线和模具稍加修改就可以兼容两种情况了。
小小一粒药
那么大包装
有时候,药板上的药物数量还会更少——甚至只有孤零零的一颗。
这种药物通常使用频率不高,每次需要的数量也很少。比如说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阿仑膦酸钠,每星期只需要吃一片;又比如紧急避孕药,只在非常偶尔需要时才会吃上1-2颗。
给得少也就算了,为什么不把药板做小点,节省包装材料呢?
这是因为太小的包装确实会带来一些问题,比如——
容易遗失
容易被孩子误食
药板背面印刷信息的面积太小等等
此外,就像上面提到的,使用标准大小的药板在生产时也更加方便。
药板多条棱
有时候,药板中间、两侧甚至整个外围会有凸起的“棱”。这种结构名叫加强筋,是用来防止药板弯曲的。
在装填药物之后,塑料药板要通过热压封上铝箔,这道工序容易让药板产生一定程度的卷曲。药板卷曲不影响使用,但会让药板不容易塞进盒子,搞不好就会卡住生产线。
在药板上压出加强筋可以防止药板变形,让生产顺利进行,同时还不会增加包装所需的材料厚度。
药片“背大锅”
多数情况下,药片都装在透明的塑料泡泡里,泡泡尺寸与药片基本完美贴合。但也有时候,扣住药片的是银色不透明的泡罩,它们的尺寸看起来格外巨大,底部甚至能有两粒药那么宽。
小小一粒药,为什么背了这么大一个“锅”?
这种银色的泡罩包装是用含有铝箔层的复合材料制成的,比起透明的塑料板,它阻隔潮湿和光线的效果更好,能更好地保护药物成分。
和热塑成型的透明塑料不同,银色包装的泡罩是冷压成型的。这种泡罩没法压出垂直的边缘,因为压得角度太大材料会开裂。因此,银色泡罩的边缘总是坡度较小,为了让中心的高度足够容纳药物,它就不得不在四周延伸出更大的面积。
热成型包装与冷压成型包装的形状差别
银色大盖子
也有时,整个药板都被盖上了一个大大的银色“盖子”。如果剪开这层盖子,会发现下面依然是透明的普通泡罩包装。
带盖子的药板包装
和“大锅”形状的银色泡罩一样,这种把整个药板都扣住的封盖也是为了增加避光、防潮和隔绝氧气的效果。和采用冷成型加工的银色泡罩相比,在普通塑料药板上加盖子生产成本更低一些。
药片包装的设计
都具有它的合理性和实用性
这下小伙伴们知道了吧!
编辑:文茜婷
资料:劳动报
*转载请注明来自上海杨浦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