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创造优美舒适的居住环境。
经评比和推荐,近日公布了2023年度东莞市“分类好邻居”、“分类达人”评选结果。其中,保利物业粤湾项目东莞红珊瑚花园入选为“分类好邻居”。该小区也是全市首批开展垃圾分类的小区之一。
作为保利物业“亲情和院”中的一员,位于东莞松山湖的红珊瑚花园项目先后荣获“广东省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东莞市物业管理示范住宅小区”“松山湖爱心单位”“疫情防控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为落实《松山湖物业小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方案》,保利红珊瑚花园物业服务中心于2020年10月正式成立了垃圾分类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全面开展垃圾分类工作。
三年来,保利物业项目团队在推进垃圾分类方面主动作为、转变服务观念,在他们的努力下,社区业户的垃圾分类等环保意识得到了提升。同时,物业团队联合多方共同推进垃圾分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目前,保利红珊瑚花园小区垃圾分类业主参与度达80%以上,垃圾分类正确率在75%以上。小区也接待了上百位来自省市各级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等社会各界的参观交流人员。
夯实责任 每周研究讨论+制度考核
为更好推动垃圾分类工作,保利物业项目团队将其视为“绿色物管”的重要工作之一。
在每周工作例会上,项目负责人、客服主管及保洁主管分别汇报垃圾分类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讨论研究解决办法。
此外,物业团队还会采取例行检查或抽查等方式,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有效执行。为了进一步落实责任,物业团队将垃圾分类工作纳入保洁部员工的考核制度中。
通过这些措施的有效落实,物业部门进一步增强了垃圾分类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感,带动相关工作人员积极参与,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推进。通过不断的汇报、讨论、检查和考核,保利物业项目团队有效提高了垃圾分类工作的质量和效率,逐步建立起操作性强的垃圾分类工作管理机制。
硬件齐备 确保配套完整
项目团队还在园区设立了三个垃圾分类投放点,且每个投放点都进行了硬底化、平整和排水便利的处理;还配备了避雨设施、洗手台、语音播报和视频监控等设施,为居民提供了方便、卫生和安全的环境,以便更好地进行垃圾分类。
同时,保利红珊瑚花园采用定时定点投放的方式,设立了误时投放点,根据各类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清运收集。这样,垃圾分类设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了垃圾资源的回收利用,避免了“先分后混”或“混装混运”的情况发生,让各类垃圾得到了循环化处理。
星火模式 多方推进宣传普及工作
共建共治共享,是保利物业“亲情和院”一直秉持的理念,这也是“和”所拥有的深刻内涵。物业部门“和”员工、业主、政府在一起,多方主体共同参与和院建设。
要确保垃圾分类工作的成功,培养业户对垃圾分类的意识至关重要。
2018年,保利物业首次提出“星火社区”概念,开启红色物业品牌自主探索之路。保利物业粤湾公司坚持以“星火社区”为载体,探索红色赛道,发挥红色力量,助推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形成。
作为粤湾公司探索以党建引领物业管理创新的阵地之一,保利红珊瑚花园星火社区正是通过践行多方共建共治共享的理念,充分运用“星火模式”的红色号召力,共同推进垃圾分类的宣传普及工作。
1.发动业户,组建巡查小分队
为了进一步发动业户的力量,保利红珊瑚花园“星火社区”发挥党群服务阵地作用,组织物业人员和居民代表按照2人一班次的组合方式,组建巡查小分队,负责在垃圾投放点督促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以进一步提高居民对垃圾分类的认知度,让居民了解到垃圾分类的具体操作流程和物业工作的辛劳,激发居民参与监督垃圾分类工作的热情,让每个居民都成为垃圾分类的监督员。
此外,保利红珊瑚花园还成立了宣传督导志愿服务队,目前志愿者人数已达274人。在督导志愿者的指引下,业户对操作更了解,将垃圾按照正确分类投放到指定的垃圾箱中。
通过成立志愿服务队,物业中心进一步加强了垃圾分类工作的宣传和监督,提高了居民参与垃圾分类的积极性和正确性。
2. 联动政府、社区,开展社文活动
同时,保利红珊瑚花园物业中心还借助政府的力量,与政府、社区联合策划垃圾分类系列宣传活动。充分借助官方宣传渠道和力量,提高宣传的力度和效果,让宣传更加深入人心。
3. 线上+线下,多形式宣传
在宣传工作上,保利红珊瑚花园“星火社区”采取了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方式。
首先,建立了“社工+义工”联动引导模式,积极发动社区和小区的志愿者参与生活垃圾分类现场引导工作,进行桶边引导和入户宣传,以提高源头分类的效果;其次,线上利用小区公众号、管家朋友圈、业主群、公告栏等渠道进行垃圾分类的宣传,以确保垃圾分类工作融入每个居民的生活。此外,每周还开展园区垃圾分类清捡活动,让垃圾分类成为每户居民的习惯。
垃圾分类工作是一项长期持续的工作,对于保护环境、改善民生具有重要意义。保利红珊瑚花园物业服务中心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工作,继续加大宣传力度,使垃圾分类工作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