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后辅导孩子作业,就靠家长啦;你知道要怎么做吗?

2022-02-21     沫沫的静好岁月

原标题:双减后辅导孩子作业,就靠家长啦;你知道要怎么做吗?

我家大宝初一,我已经逐渐脱离了他的作业辅导内容,说实话,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心虚了。且不说英文、数学,以及将来的物理、化学,就是昨天晚上给他提语文的生词,我还被“蓬断草枯、燕然勒功”这类的词震惊了好一会儿,最终是查了课本注释才算彻底搞定。

好在,小学的时候给了大宝足够的信心和铺垫,对于作业,他也没有了对我太多的依赖和期望值,所以整体母子间还算是轻松自在,鲜有“鸡飞狗跳”的场面出现。

因此,对于孩子的作业辅导,家长要从最初就有目标、有计划地培养孩子,有的放矢才好。

1、不要紧盯着孩子写作业

作业是什么?从根本上来讲,作业是老师对当天知识的总结和反馈,通过作业的形式达到让孩子复习的目标。

所以,从作业的难易程度来讲,基本上都应该是孩子课堂上学过的。当然也会有部分有难度的,是老师希望孩子突破的,家长心知肚明就好。

因此作业是不必紧盯着孩子写的。给他们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完成吧!家长所要做到的是,知道每天的作业是什么?知道孩子写作业的时长,以及知道孩子作业中所遇到的困难是什么,然后及时地给与帮助。这样就足够了。

而紧盯着孩子写作业的家长,多是在做什么呢?一来急于纠正孩子的错误,二来忍不住指手画脚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最终导致孩子烦不胜烦,也失去了本应该培养的主见。

事实上,双减后小学的一二年级基本上没有了书面的作业,而家长倒有些不知所措了。

经典对话:

“孩子学得怎么样?”

“不知道啊!”

“那考试成绩怎么样啊?”

“不考试了啊!”

但是没有作业、没有考试,不意味着孩子就可以不用学习了,对吧?而且在小学一二年级,之所以没有作业,是为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运动、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作息习惯。千万不要小觑了这些习惯的养成,在孩子以后的学习生活中,作用大了去。

把本应该用到写作业的时间,用于一天功课的复习总结、新一天功课的预习上吧,即便没有书面作业,还有太多的习惯需要养成啊!

2、用正确的方法检查孩子的作业

所谓“家校共建”,就是指孩子的学习其实应该是两条腿走路的,学校和家庭都需要正确施力,孩子才有可能更上一层楼。如果是全依赖学校的教育,家长仅仅负责吃喝拉撒,那么孩子的学习总是会缺少那么一丢丢。

家长可能说,我自己工作繁忙、文化水平有限等等,无法给予孩子学习上的帮助。事实上,学习的内容,是学校和孩子的事情,但学习的氛围和习惯的养成,却离不开家长在家里的配合。

就像孩子的作业,不需要家长检查对与错,可是家长要知道孩子写完了吗?至少第二天要知道第一天作业的正确率是多少吧!

另外,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讲,家长是完全能够直观地了解到孩子的对错和完成作业的态度是否端正的。而从上学第一天起,就是孩子培养习惯的关键期。因此,家长要有正确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养成好习惯。

低年级的孩子,家长要重点检查孩子的字迹是否端正、作业本是否整洁,做题的思路是否正确,不正确的作业是否已经订正等等;

高年级的孩子,家长要重点检查孩子的作业是否及时完成、正确率占多少、有没有错题本、课本上是否乱涂乱画等等。

另外啊,家长给孩子检查作业的时候,尤其是小学数学的口算题卡,尽量不要使用计算器等工具,否则,很快就会发现,孩子使用计算器的娴熟程度是要远远超过大人的。

3、面对孩子的难题、错题,要怎么点拨和辅导?

孩子学习中遇到难题、错题,太正常不过了。在孩子的小学阶段,家长还是可以适当地给予辅导和点拨的。

只不过,在辅导的过程中,切记自己的方式和方法。

我记得有一副漫画很形象:

在孩子小学阶段,家长辅导作业就是嚣张暴躁,没有自己不会的;

在孩子初中阶段,家长开始心平气和,因为发现自己会的已经不多了;

在孩子高中阶段,家长只能做好后勤保障,因为已经开始被孩子鄙视了。

太真实了!

同时也给家长以警醒:在小学阶段你是怎样对孩子的,那么很快,不到十年的光景,孩子就会用同样的态度反馈回来!

所以,面对孩子的难题、错题,在家长还有能力辅导孩子的时候,就要清楚地意识到: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给孩子辅导的,不仅仅是一道题如何做,而是解题的思路和方法,以及如何拥有更好的举一反三的能力。

穿针引线的重点,在于先穿好针,家长也许一眼就知道这道题怎么做,那么如何让孩子能够有同样情绪的思路呢?

不妨让孩子多读题目求理解,多看例题找原型。

通常在小学阶段,孩子觉得困难的题目,多是因为思路不清晰,而思路的混乱在于对题目的理解不清晰,所以多读题目是会对孩子有所帮助的。

而所有的难题,一定是在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拔高的,所以基本概念孩子是否理解也很关键。

最后想要给家长提醒的是,若是遇到自己不会的题目,不到万不得已,最好不要使用一些方便快捷的解题软件。你用习惯了,也会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但考试中,却没有软件可以用啊!

即便是使用了解题软件,要关注的是软件中所给出的解题思路和过程,而不是答案。让孩子反复的看、理解的看,最后再让孩子重新做一遍,同时找同类的题目,让孩子再做,最终形成自己的做题方式。

简单地说,孩子是自己的,作业是孩子的,所以,作业也是自己的。

对作业完全放任不管,就会让孩子有足够的机会钻空子,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养成;当然,不乏有一些的确很自律的孩子,这里就另当别论了。只不过,自律的孩子是如何养成的呢?一定不是天生自律,依旧离不开家庭、学校的熏陶不是?

对作业管得太严也不行,孩子要么依赖老师,要么没有自己的学习方法;要么厌烦,要么没有自己的学习态度。这两者,显然都不是家长想要的。

新的学期,快快和孩子磨合好,用新的姿态,共同度过新的一年吧!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b18f0f54325e13a3d5fe3aa88b0d2f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