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位状元:顺治皇帝的爱臣,后代走出一位北大校长

2021-03-21     勇哥读史

原标题:清朝第一位状元:顺治皇帝的爱臣,后代走出一位北大校长

1646年4月30日,清朝举行了入关以来的第一次殿试。

清朝在入关之前,没有实行科举考试制度。清朝入关后,为了笼络汉族知识分子,维护统治稳定,同时将精英阶层吸纳到政权体系中来,恢复了科举考试。虽然清朝科举考试受到部分汉族知识分子的抵制,但依然有许多人报名参考。

其中就有山东人傅以渐。

傅以渐,字于磐,号星岩,生于1609年,是山东聊城人。傅以渐出身一个贫寒家庭,但从小就表现得不一般。《清史稿》记载,傅以渐“幼时聪明过人,三岁能诵书,五岁熟记经史”,用现在的话来说,那简直就是“神童”啊。

清朝举行第一次科举考试时,为了早出人才、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宣布承认明朝科举学历。这就是说,明朝的秀才,有资格直接参加清朝的乡试;明朝的举人,有资格直接参加清朝的会试。

傅以渐有没有在明朝参加过科举考试,有没有取得功名,在史料上无明确记载。但我们可以设想,假如他是一名白丁的身份,逐步考取秀才、举人功名的话,是不可能在短短两年之内获得参加殿试的资格。所以,傅以渐一定在明朝时就取得过举人功名。

一路过关斩将,傅以渐不但在会试里金榜题名,进入殿试,还在殿试中取得一甲第一名的好成绩,获得了清朝第一位状元的美誉。这一年,傅以渐37岁。

傅以渐一进宫,就当了顺治皇帝的老师。顺治皇帝只有8岁,朝政大权都掌握在摄政王多尔衮等人手里,他要做的事情是读书。傅以渐满腹诗书,才华横溢,在书法上有很高的造诣,教顺治皇帝是绰绰有余。

1655年,傅以渐被任命为太子太保,不久负责教育年幼的皇三子玄烨,即后来鼎鼎有名的康熙皇帝。在古代,知识分子都有“帝师”的梦想,绝大多数终其一生而不得。傅以渐不知不觉之间,当了两个皇帝的老师,实在让人艳羡。可是,傅以渐却急流勇退,在47岁时给顺治皇帝打了一份报告,请求辞职回乡。

顺治皇帝亲批御旨:“卿辅弼重臣,醇诚朴慎,勤劳密勿,倚任方殷,岂可引例求退?著益抒猷念,佐成化理。”

顺治皇帝当然舍不得把傅以渐放走。清朝入关之初,军国大事千头万绪,非常需要傅以渐这种有能力、有见识的大臣服务。傅以渐为人谦和,为官清廉,办事认真,效率很高,深得顺治皇帝信任和宠爱。

有一年,孝庄文皇后患上重病,顺治皇帝心中牵挂母亲病情,无心处理政务,在短短两个月内积压了800多件大臣送上来的奏折。顺治皇帝看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有心无力,请傅以渐代为处理。傅以渐接受了任务,不到3天时间将800多件奏折处理得妥妥当当,让顺治皇帝大感欣慰。

有了顺治皇帝的形容和宠爱,傅以渐想不升官都难。1655年,47岁的傅以渐被提拔为内国史院大学士。清朝在1636年仿造明朝文官制度,设立了内三院(国史院、弘文院、秘书院),相当于明朝的内阁。内国史院大学士相当于明朝的内阁大学士。1658年,清朝对内三院进行改制,傅以渐被授任为武英殿大学士,兼户部尚书。

到了此时,傅以渐已经位极人臣,达到了一名知识分子在官场上的巅峰状态。

傅以渐官是越做越大,却始终保持平易近人的风度。

顺治皇帝喜欢外出狩猎,经常把傅以渐带在身边。傅以渐不会骑马,也不爱像其他高官那样乘轿,总是骑着一匹小毛驴,悠哉乐哉地跟在队伍里面。傅以渐又矮又胖,没几下就累得气喘吁吁、汗流浃背。顺治皇帝见了,有心跟老师开玩笑,挥毫作了一幅画《状元骑驴图》,还在上面写了一首由苏东坡《题云龙山放鹤亭》改写的打油诗:“云龙山下试春衣,放鹤亭前送夕晖。 一色杏花红十里,状元归去驴如飞。”

顺治皇帝将《状元骑驴图》送给傅以渐,傅以渐郑重其事地裱出来,并专门修建了一座“御画楼”进行收藏。

晚年的傅以渐,身体每况愈下,还在主持会试时咯血,多次上疏朝廷,请求回乡养病。顺治皇帝都不愿意放他走,温言挽留。1658年,傅以渐由于病情加重,被迫请病假,回到老家调养身体。顺治皇帝多次写信宽慰,叮嘱他调理身体,等身体好转后回到朝廷供职,不必辞去官职。

可是,傅以渐万万没有料到的是,自己的学生顺治皇帝竟然走在了前面。1661年,23岁的顺治皇帝英年早逝。傅以渐闻讯,拖着病体奔赴京城,为顺治皇帝奔丧。等顺治皇帝的丧事办理完毕后,傅以渐又回到了家乡。

不久,皇三子玄烨继承皇位,是为康熙皇帝。新皇帝继位,傅以渐再次奏报朝廷,请求辞官回籍。康熙皇帝同意了傅以渐的请求,傅以渐这才得以卸任官职,安安心心地在老家养老。

1665年4月,傅以渐因病去世,终年57岁。

傅以渐没有辅佐康熙皇帝,康熙皇帝却对自己幼年时候的傅以渐难以忘怀。后来,康熙皇帝南下视察工作时,曾经经过山东。康熙皇帝特意前往傅以渐的老家凭吊,御笔亲题“相府”“状元及第”,还写了一幅对联:“传胪姓名无双士,开代文章第一家。”

傅以渐虽然病逝了,但他的家族却保持了几百年的兴旺繁荣。傅氏家族重视教育,在100多年间考取进士、举人等功名的子弟有100多人,其中不乏在朝为官和出任封疆大吏者。如担任过江苏巡抚的傅绳勋,晚清名臣李鸿章、丁宝桢的老师傅继勋等人。民国时期的著名学者、历史学家、北京大学校长傅斯年先生,就是傅以渐的后代。

不过,傅斯年从来不在公开场合提傅以渐的名字。这大概是嫌弃傅以渐在清朝初年出仕,有违汉族知识分子的民族气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_FPU3gB9wjdwRpv4Nj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