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汇东海岸|邱青瑞:向东便是海

2019-07-17   东营房产

向东便是海

——记垦利区作协组织“百名作家进红光”大型采风活动

作者:邱青瑞

当一辆满载40人的大轿子车把引擎所引起的颤抖传递给乘坐这辆车的每一个人时,车就已经出发了。清晨的空气经过夜的过滤似乎变得格外清新,初升的太阳把柔和的光线抛洒下来,大地就被诗意般的淡淡金黄所笼罩。

车里,数十张文友的嘴在热情地交谈着,像多年不见的老友偶然的相遇。我选择了一个靠窗的位置坐下,耳朵放在车里,眼睛却透过车窗溜到了外面。车道两旁的绿化带里,绿化工人正在给石榴树和冬青树浇水。相邻的两株石榴沐浴在晨光里,青翠的叶面闪着油质的辉光,一株石榴树已挂满了鸡蛋大小的青色果实,另一株却正热烈地开着火红的石榴花。这种现象要是发生在荒坡野地,会让人感到意外。可这种景象出现在城里的绿化带里,就不足为怪了。这是因为城里对所植的树木花草是有选择的,要有美感,而且要有秩序一一在各色人等聚集显得有些杂乱的城市,却是人类构建秩序的最大场所——让开花植物次第匀速地登场也是一种秩序,至少见出构建秩序的努力,或者至少体现了某种对秩序的渴望。

在车辆拐弯的一个街角,耀眼的金盏菊和山莓红的长春花正恣意地开着。大轿子车在行驶了半个多小时后,终于冲出了钢筋水泥的包围,一头扎进了旷野之中,汹涌的绿色如同脱缰的野马,在旷野里纵横驰骋,眼睛所到之处皆是苍翠的绿色。如果不是在车里,真想扑进那片绿色中进行一次深深地呼吸。大轿子车迅疾又平稳地驶过宽阔的东八路时,盎然绿意的庄稼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无数黑色的太阳板架在泛着白碱的空地上——这是一个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清洁能源项目。穿过黑压压的太阳板阵群,一块块闪着波光的池塘就出现在大家眼前,熟知这里的人都知道,东营市现代海洋渔业示范区就要到了。

车行驶到渔业示范区办公楼前,从车上下来的文友完成了与提前到此等候的另一群文友的汇合,组成了一支更加浩大的队伍。在摄影师的指挥下,大家扯起了早已准备好的“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百名作家进红光”的条幅拍摄了几张大合影。对大多数垦利本土作家来说,到这里拍合影的次数都不止一次。2016年,我就曾经和本地几位作家连续两次参加在这里举办的活动。一次是参加“相约新汇,魅力蓝镇”主题诗会活动,另一次是参加赶海拾贝节活动。虽然两次活动的具体内容已渺不可寻,但文友相聚时的那种热烈气氛依然在记忆中延续。

在办公楼顶楼宽敞的露天观光平台上,示范区主人用无声的语言向大家作了一次精彩的介绍。向南俯视,一栋栋有着红色屋顶的漂亮别墅环绕在一个湖的周围,在绿树的掩眏下,漂亮中还透着几分动人的妩媚。那些漂亮的别墅我曾随着售房小姐看过一个样板房,倒不是我想在这个远离城市喧嚣的幽静之地购置一处房产,而是跟着一群文友在房产销售方的带领下进行了一次实地参观。别墅内的陈设既融入了古朴典雅的传统元素,又有简洁明快的现代元素,既体现了设计者在设计时展示追求品质的同时又兼顾舒适实用的考量。而别墅内最吸引我的地方不是那些奢华的红木家具、也不是宽敞的卧室和明亮的阳台,而是卫生间的浴池。据售楼小姐介绍说,这些别墅每户浴池都接通了温泉,在家里洗澡就相当于是在泡温泉。我不知道这里的温泉是否带着地下水中的硫磺味,但想到这是来自大地的温暖就让人产生了迷样的冲动。这种冲动不是想要买下一栋别墅(关键是没有钱),而是想泡一个温泉澡。售楼小姐在不动声色中早已洞察了一切,她告诉我们,想体验温泉可待会儿去新汇大酒店,那里有足够大的温泉池供大家体验。如果当时不是有一大群人跟着,我倒是十分乐意去酒店的温泉池里美美地洗一个温泉澡。今天,如果再有人提议去泡温泉,我想一定要去尝试一下。毕竟,昨天已经入伏了,真正的暑热天已经来了。想到这里,抬头环视了一圈,唉,还是算了吧!毕竟,这是团体活动,不是自己出来旅游度假的。

一阵满含腥味的海风迎面吹来,吹走了一些夏日的暑热,也带走了我头脑中的一些胡思乱想。收住杂念向东眺望,目光越过拦海堤坝看到了大海。水天一色的大海,让人分不清哪里是天,哪里是海。在水天相接处几只船影在晃动。心中顿时涌现出诸如苍茫辽阔,雄美壮丽等词句来。虽然我已两次站在这里眺望过东边的大海,但再次登临时内心仍然难掩激动。一直觉得,东营虽有漫长的海岸线,但真正能让人赏玩亲近大海的地方却并不多,而这里却是最佳的地方。向东便是海,头脑中突然蹦跳出这样一句话,也就在那一刻锁定了我想写的文章题目。再往北看,田字格一样的养殖池塘一直铺到目光的尽头。也许目光再接上目光才能看到这片池塘的边界。

在一间大会议室里,示范区的主人向我们播放了两部宣传片,其中一部展示了渔业示范区从2008年至2018年这十年间的发展历程。十年间,这里从一片荒碱滩发展到初具规模的海边小镇,其日新月异的发展速度着实让人吃惊不小。十年间,这里不仅完善了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而且挖掘出的旅游资源成为周边省市居民出游度假的首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众多企业来这里投资兴业。一年一度的赶海拾贝节已成为宣传这片土地的窗口。成千上万的游客涌到这里,摸鱼虾采蛤喇,看大海品海鲜;观海上日出,看入海口奇观——黄蓝交汇,铺天盖地的红地毯……优美的自然环境,独特的自然景观,让人留连忘返。2018年东营市委六届四次会议确立全市发展目标为:打造山东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建设富有活力的现代化湿地城市。在我看来现代渔业示范区正用扎实的工作丰富和诠释着黄河入海文化旅游目的地这一发展目标的深刻内涵。示范区主要领导在作总体情况介绍时讲到:我们这里有20万亩成方连片的海参养殖基地,在国内稳居第一,在世界范围内也是罕见的。主人讲得自豪,我们也听得高兴。在实地参观海参养殖基地时,我们也真切地感受到了主人自豪时的底气。

参观完海参养殖基地,大轿子车又载着我们行驶到南北走向的拦海堤坝的公路上,堤坝外侧是海水褪去后留下的泥质沙滩,一条条小海沟由近处蜿蜒地伸向远方。它们是大海的触角,也是传递潮讯的使者。车越往南海滩越开阔,海滩上的植物也渐渐多起来。大家久已盼望的红地毯在车内一片惊呼中出现了。起初带着深色的翅碱蓬还只是稀稀疏疏的样子长在那里,可没走多远海滩上一场声势浩大的翅碱蓬大集会就出现在了大家的视野里。“太美了!太壮观了。”不绝于耳的赞叹声在行进的车厢里回荡。

为了满足大家想亲密接触大海的愿望,司机把车停在路边宽阔的地方。大家从车上下来,可得到的指令是:只能在此做短暂逗留。看来到海滩里抓鱼摸蟹只能留在下次了。虽有遗憾,但并没有影响大家的情绪,反倒是抓紧留影拍照,把热闹的气氛推向了一个高潮。在两排被海风吹得呼呼啦啦作响的彩旗指引下,一些手持小铁锨、小水桶的小朋友们跟着大人从堤坝上下来,走向海滩深处,他们把背影留给了我们,却把嬉笑与欢乐留在了我们只能眺望的远方。在海风的吹拂下,耀眼的红地毯一遍遍向我们招手,而我们只能在恋恋不舍中与她们挥手道别。

在巨幅鑫茂航旅小镇项目规划设计图前,一位下巴留有长胡子的项目负责人向我们介绍了航旅小镇的现状以及规划。“五年之后,你们再来看,一定会有一个很大的变化。”介绍完小镇的总体规划后,“长胡子”又满怀信心地向我们做了一次约定。就在上车准备离开小镇现场的时候,我无意间瞥见路旁一簇开着细小喇叭状的花,赶紧跑去拍了一张照片,用“形色”工具一查,原来是罗布麻。这种在黄河口分布很广的植物我如今才真正识得,内心不由得产生出些许孤陋寡闻的自卑感来。

红光渔港是此次采风的最后一站,由于现在正处于休渔期,所有的渔船都停靠在渔港里。斑驳的渔船,破旧的渔网,让人有时光倒流的感觉。

写到这里,我想应该结束了。这倒不是因为采风行程结束了就没啥东西再写了,而是觉得通过一上午走马观花式的采风,很难写出有深度有见解的好文章来,如果再继续堆砌一些无关紧要的文字,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我这样说,绝不是反对这样的采风,其实恰恰相反,我反而觉得走马观花式的采风每年应该多组织几次。且不说这次采风能把全市范围内数十名优秀文学写作者组织起来,就是一次巨大成功,单说深入基层走进活动现场,就是对创作的一种生动体验。虽说短暂的采风,并不能让人一下写出满意的作品来,但有了一些直观印象,就能让人确立写作此文的一个大致方向。对尚处于漫无目的的写作者来说帮助确立一个写作方向有时比写作本身更重要。有了方向,再进行深度挖掘,最后写出漂亮的作品来也就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了。我匆匆写就的这篇文章,算是抛砖引玉。期待文友们后续写出更多更好的文章来。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邱青瑞,男,生于1978年,陕西安康人,工作生活在垦利。愿生活多一点诗意。

来源:凤凰城文学 编辑:茉莉 隋淳向 题目编辑:东营房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