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空气“快递”来了!龙岩最低9℃!你的秋裤准备好了吗?

2019-11-13   闽西日报

10月下旬以来

龙岩天气不断受冷空气补充影响

也开始学会了“撩人”的技能

相信这些天出门的你

一定是酱紫的

早上起床的时候恨不得裹成粽子

下午出门的时候赶脚都快热出翔

晚上回家的时候却发现真冻成狗

穿着长袖长裤的你

看到街上露胳膊、腿的镁铝帅锅

心里默念一句腻(sha)害(bi)

接下来

播放一条好消息

十月以来最强冷空气来袭

emmmm……

这是对于北方来说的哈

中央气象台监测,

随着冷空气东移南下,

北方大部分地区

迎来较大范围的雨雪天气。

但别高兴得太早

北方气温大跳水

南方也将有大片地区

迎来气温新低

据@龙岩气象:

今起三天

龙岩依然昼夜温差大

夜间最低气温为13℃

白天最高气温则为25℃至29℃

14日,受冷空气影响,

气温将会有所下滑!

15日龙岩夜间温度将降至最低

9℃!

预计未来一周天气:

12日 晴

13日 多云

14日 多云转晴,夜晨局部有小雨,气温下降

15~16日 晴,夜晨气温较低

17日 晴

瞧瞧这最低温

都跌破10℃了!

有对象的抱紧对象

没对象的请抱紧保温杯

最后提醒各位小伙伴

在这温差大的时节

增减衣服切记不要太突然

否则十分容易生病

虽然说是“春捂秋冻”

但有三个地方绝对不能冻!

不冻头

防头痛、脑梗、感冒

和夏天湿润的风相比,秋风干燥且猛烈,所以秋天出汗时不能像夏天一样,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中医认为,头作为人体“诸阳之会”,是全身阳气最旺盛的部位之一。

秋风温度低、湿度低,猛吹额头在带走大量阳气的同时还会使寒邪入侵。这可能会导致头部血管痉挛,引起感冒、偏头痛、血栓脱落,甚至脑梗。

保 暖 建 议

1、入秋后,洗头时用水要比平时热一点,更不能用冷水洗头。

2、秋天出汗时不能自然吹干,尤其是额头出汗时,更不能见风。

3、早晚出门、且风大的时候,可以带个帽子,防止头部受风。

4、 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四肢血管病的人,以及四肢不温的人和易感风寒的人,尤其要在这方面提高警惕。

不冻肚

防腹痛、腹泻、消化不良

秋天的第二个特点就是早晚温差大,早晚 10 多度,还有凉飕飕的风,中午二三十度,阳光还热辣辣。

如果不及时增添衣物,身体最容易着凉的地方之一就是腰腹

中医称肚脐为神阙穴,温暖这个穴位可以鼓舞机体阳气,特别是一些脾胃虚弱,怕冷、易腹泻的人,要特别注意这个部位的保暖,还可以采取经常在肚脐热敷的方法,驱寒助阳。

秋季胃肠道疾病多发,都和肚脐受凉有关。肚脐下没有脂肪,紧邻丰富的神经末梢和神经丛,对外部刺激特别敏感,肚脐一着凉,儿童的秋季腹泻、中年人肠炎、中老年的消化不良等,就都找上来了。

保 暖 建 议

1、穿衣服一定不要露肚脐和腰。如果衣服较短,可以穿高腰裤或者高腰裙。

2、如果需要早出或者晚归,随身带一件轻便的小开衫,早晚穿。

3、南方现在还很热,大家晚上睡觉,温度再高也要在肚子上盖一条毛巾被,睡衣也尽量盖住肚子。

4、如果已经受凉,家里有艾条的可以艾灸神阙穴,没艾条的可以用热水袋热敷,再喝点姜糖水。

不冻脚

防寒邪入侵、旧病复发

春捂秋冻,秋冻虽好,但是最不能受冻的就是脚了。秋到此时,早晚温差越来越大,脚离心脏最远,如果还继续穿凉鞋,脚不受冻才怪。

中医认为,脚为人之根,人体的 12 经脉中有 6 条始于足部,这些经络运行气血、沟通表里、联络脏腑和贯穿人体上下的通路。

而且,在民间也有“寒从底来”、“人老脚先老”的说法。所以脚受凉也就是整个身体都受凉。

保 暖 建 议

1、秋季天气干燥,穿凉鞋容易导致脚部皮肤干燥、皲裂。建议把凉鞋都收起来,或者穿上棉袜。在家的时候也别光脚踩地,特别是瓷砖地,更容易着凉。

2、晚上尽量都泡泡脚,解乏、安眠,还能祛寒。冬天容易手脚冰凉的人现在开始泡脚,更有助于积攒阳气。

3、 晚上在家看电视的时候揉揉涌泉穴。涌泉穴是养生要穴,经常按按,能降压、安眠、补肾、暖脚。

来源:龙岩气象、闽西气象、中国气象、越头条、高质量生活家等

综合整理:余雅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