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步枪普及的今天,轻机枪变得无足轻重了么?

2019-10-25   疯狗的轻武

现在经常有人在讨论关于轻机枪是否过时的问题,有些小伙伴会质疑既然班用机枪都和突击步枪使用同样口径,而且大家都能全自动,射速也都差不到哪儿去,为啥班用轻机枪还没淘汰?

确实,轻机枪到底还能战否是个军圈的月经话题。但狗子的理解是,他当然还有价值,但在现代战中的地位很低,研发优先级也很低。

在聊这个话题之前先捋捋轻机枪是个啥,轻机枪的概念诞生于20世纪初,而且这个理念是由法国人先提出来的(嗯,又是法国人)。当时他们认为,重机枪虽然火力很猛,但由于重量原因无法伴随步兵进攻,因此效用上太单一了一点。法国人当时想法很简单,既然自动装填的原理已经在重机枪上实现了,那么把这玩意造的轻一点,能够跟上步兵行进,并提供火力支援即可。所以在1908年有了绍沙这个坑货...

有人可能会说,第一款轻机枪不是丹麦的迈德森么?确实,他在19世纪末就开始研发了,但正儿八经成为产品是1902年,和绍沙的研发同期,我没有找到这两个相互关联的资料。

好了言归正传,早期的轻机枪简单说起来就是为了让步兵在进攻时也能有一挺随行的自动武器,这在大栓时代难能可贵,尤其是一战那种堑壕阵地战,进攻一方面对阵重机枪时特吃亏,这时候有一挺能起到压制作用的轻机枪则事半功倍。

但时代变了,大人,自动武器现在都普及到每个士兵,短时间的火力压制谁都能做。而且我们可以从近几年的新枪里边去看,是不是感觉突击步枪和手枪层出不穷,但新的轻机枪多久没看到了?上一次看到新的轻机枪是啥时候了?M27 IAR?这玩意虽然是取代了一部分M249机枪,但功用上更类似轻机枪+步枪+准射步枪的结合体。

其他还能想到啥?MG4?95班机?MG36?这些都是8-90年代立项,90年代出的玩意。两千年之后出的轻机枪真的一只手都数的过来,而且绝大多数都是没市场的那种,毕竟机枪没有民用市场,而军队目前来看对于新式轻机枪的需求真的不高。

但现代的班用轻机枪并不是与突击步枪没差异,他们往往有更厚更长的枪管,更大的弹容量,两脚架,火力持续性、精度、初速、有效射程、稳定性都比步枪好。简单的说就是轻机枪对付大批敌人,较远的敌人,有掩体的敌人时,比步枪靠谱。

还是那句老话,时代变了大人。这年头打仗但凡对付稍微远一点或者稍微密集一点的敌军都靠各种爆炸物了,再不济后边还有车载重机枪、全威力的通用机枪、DMR在排队等任务。小口径自动武器能排上用场的地方往往都是城区治安战之类的,不再有当年那种大集群,步兵为主的对刚,作战也更讲究小规模,突然性,机动性。这时候传统意义上的轻机枪无法发挥优势,反而因为较重而突显缺点。

但也不是说轻机枪屁用没用,像93年的摩加迪沙之战这种被大量民兵追着打这种硬仗就非常需要轻机枪提供压制火力。按照我个人的理解,轻机枪在现代更多是作为一种保障手段,毕竟即便是治安战,鬼都不知道会不会忽然遇到大批敌军。而且在这种相对较近距离的遭遇战中,支援火力一个是不及时,二个是怕误伤,这会儿轻机枪在火力持续性、稳定性上的优点就是能压制敌军,掩护友军进行作战的基本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