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水果价格相比以往高出了很多,各类水果的市场价屡破新高,让很多人直呼根本就买不起。苹果就不用说了价格到现在一直坚挺,小时候一毛钱一斤的时代一去不复返,有一种水果存储期短,超市跟小贩依然不愿意降价促销,那就是桃子说实话大毛桃和大点的油桃,价格依然在3块钱左右一斤,批发价不足一块钱的成本,按市场规律来说薄利多销,既能留住顾客,也能带来好的口碑,,为什么宁愿坏掉也不降价呢?
有水果专家总结了4点
1、桃子不易存放储存成本高
古人有言“隔夜不贩桃”意思就是说桃子不耐储存早上起来摘,当天卖掉,平时自己家买的桃子也可以看出来,晚上买回来的第二天晚上就不新鲜了,甚至有变质的了。而果贩子大量收购,在仓储、搬运方面的成本都会比较高。
再就是桃子不耐储存,果贩子收购的桃子损耗率就会比较高,而这些最终会算在桃子的收购价和零售价两个方面,也就会导致零售价偏高,收购价偏低,以抵消中间的损耗。
2、果贩子利润高
果贩子作为中间商,一方面主导着收购价格,一方面主导着零售价格。他们为了自身的利润势必会低买高卖,那到了市场的情况就是桃子的上市价格很高,但是果农卖的价格并不高,果农并不赚钱这种奇怪的现象。
3、农民的要求高了
其实并不是农民不赚钱,而是赚的不多没有达到农民的要求。以前农民的生活相对比较简单,农民都是自己种植自己养殖,平常的生活也花不了多少钱,但是随着环保禁令农民不能自己养鸡也不能养猪了,农民的开销也就更大了,所以即使赚钱赚的不多的话,那在农民看来也是没赚钱。
4、农民一窝蜂种植
但不论是农民要求高了感觉赚的不多还是农民真的赚的不多甚至没赚钱,可以肯定一点的是现在靠种植水果想赚大钱很难,一般某种水果赚钱后,很多农民就会一窝蜂开始种植,导致这种水果在短时间内大量上市,供过于求自然价格会开始下跌,农民想赚钱就难了。
桃子是一种鲜果,受到气温的影响很大,如果不能在短时间内卖出去,那就会导致桃子的腐烂,到时候可就一分钱不值了。如果价格贵,根本就没几个人买,一天的销量不是太高,想靠走量短时间内将桃子卖完,难度不小,所以便宜卖不出去拿酒卖得贵一点,说实话路边的小贩东西有些时候比超市还贵,而且质量不如超市的有保障,其实大家也看过新闻有些东西就算倒掉也不会免费送给你,其实我也不明白他们的想法。
今年的桃子品质总体来说并不是太好,前期的桃子价格太高,品质跟不上,消费者不买单,结果市场中的桃子销售情况不太好,影响了产地桃子的收购价下跌。
最后就造成了桃子卖不出去,买家买不起,再加上有些朋友对部分桃子的毛过敏,夏天太热容易痒的原因,就造成了这种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