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往期推送中,我们看过很多设计师为他人服务而诞生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几乎都以围绕他人的需求为第一要义,或许能够表达出设计师自身的设计理念,却很难全部考量到屋主的个性化需求。
而设计师的家从某种程度上才是最大化、也最真实地展现了设计师们内心的美学素养与生活态度,以及他们是怎样处理各自的居住需求。
在之前的用户调研中,我们也收到很多住友“想看看设计师的家是什么样”的诉求。那么今天,我们就为大家推荐10位设计师的家,每一位设计师的家都有自己独到的设计亮点,快往下看吧!
李敢,建筑师出身,是家装设计师、工装设计师、创业者,甚至还开过咖啡店。如今家中的咖啡吧台,正是他咖啡店作品的复刻。在户型改造、空间布局以及软装方面,同样体现着他的设计观点,比如去电视化的围合式客厅,餐厨一体化的局部空间里也有洄游动线,北面小房间和厨房打通,做餐厨一体化空间。U型厨台+中岛+餐桌多功能设置。厨房外围增设咖啡吧台,设计成窗口加强与客厅公共区的连结,扩大视线可达区。没有所谓的风格,采取多元混搭。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他家变得通透又有层次感
关于新家的设计,设计师来波(好好住昵称@Mr来)抛弃了“轻硬装,重软装”的概念,不靠地毯、抱枕、装饰画等,就用硬装手法来实现。利用原木鱼骨拼地板,黑色不锈钢折边,铁板和大理石等自然材质和肌理的搭配;注重细节处理:内嵌式射灯、空调线形封口、开关隐蔽等。并把南面主卧房门换到东侧开门,用玻璃移门,进一步扩大家中公共区视线。最后呈现出来的他家,简单而通透。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关于住,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租客”
跟前两期的“设计师的家”不太一样的是,@Stefny的家是上海郊区一栋租来的别墅。她和室友用两个月的时间,花费25万,把这栋别墅改造成一个近乎完美的理想居所。她说:“关于住,我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一名租客”。
点这里,看她家全貌
回首自己家的装修过程,设计师李文彬(好好住昵称@桃弥空间设计)称之为“佛系装修”:没有施工图,没有效果图,也没有预算清单,图纸一共只有不到十张。但就是在这套“佛系装修”的房子里,却遍布十几款经典品牌的正版家具:Fornasetti的椅子, Ligne Roset的沙发,Magis的陀螺椅,Nordst的圆桌,Flos的台灯……简直可以称之为“经典家具陈列馆”了。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为了让三代同堂的6口人能更自如的一起生活,设计师张成(好好住昵称@张成室内设计)换一个大房子。在装修的过程中,他不仅过滤掉原来生活中不合理的部分,更重要的是,在新家里每个家庭成员的需求都得到了照顾。譬如儿童房做成套间,让两个女儿可以增进感情,同时里面的一切除了书桌都设计成双份的,给两个女儿充足的个人空间,可以说是非常令人羡慕了!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设计师郑明辉(好好住昵称@虫点子设计-郑明辉)的家位于台湾新北市,使用面积仅有46㎡大小。他打破原始格局框架,让室内空间几乎全部开放,同时,借由延伸、穿透、借景、复合四种手法,在开放的空间内创造一些模糊的界线,以自己的居住需求重新定义空间功能。改造后46㎡的空间里涵盖了客厅、餐厨、卧室、书房、卫生间,生活、工作、社交也变得更加惬意。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文骏是一名职业建筑师,儿子出生后,他换了一处面积更大的房子。虽说是为了儿子才换的房子,但他并没有将整个家的设计以儿子为中心,他说:“我觉得这个两岁的小家伙应该是我们家庭生活里平等的一员,所以为他设计的一系列活动空间又被我小心地藏在了整体设计里。”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他家的设计理念是“量需定制”
作为设计师,在设计自己的自宅时,石正钰(好好住昵称@吾索设计)会先思考每一平米要用来做什么,而不是先设定了若干功能之后再把每个功能细化。基于这样的思考,客厅里那些被视作标配的家具统统被他剔除,用单人沙发、投影、书柜取而代之……他说:“一切不解决实际需求的设计都是空间的冗余,一切设计的初衷应该回到为居住者服务。”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这套 78 ㎡ 房子是设计师梁世杰(好好住昵称@Enoch2)和他太太的婚房,夫妇二人都从事室内设计行业。作为设计师,他们都有各自不同的喜好。但同为“细节狂魔”的两人,还是在细节的呈现上找到了平衡点。他说,“装修到最后往往就是一些细节的把控,给自己家装修,让我们有了肆无忌惮抠细节的机会。”
点这里,看他家全貌
在一次香格里拉之旅中,设计师@以勒设计-黎秋辰被民宿外整面墙的红色所吸引,感受到了那一抹红带来的张力,仿佛令她发现了根植于内心的自我。于是,在装修自己房子的时候,黎秋辰把这抹红色种在了自己的家里,用Art Club的红色系大面积铺设于几何墙体上,利用光线变化带来的层次感,表现出热烈与安静的反差情绪场,打造出充满张力和个人印记的家。
点这里,看她家全貌
10位设计师的家
10种不一样的美好生活方式
最喜欢哪个家?快留言告诉我吧!
还有这些热文可以回顾 !
版权声明
好好住出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转载本文或商业合作,请邮件联系:ads@haohaozhu.com
如果你也喜欢我们的内容
欢迎 转发朋友圈
或点击页面最后的“在看”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