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有诗云“陶冶新平肇汉唐,宋明瓷夺宝珠光。”在我们的文化里,瓷器是一种有着悠久历史的工艺。早在公元前4500年的时候我们就已经开始了对它的研究,比之世界范围都是首屈一指的。经过时间的发展,人们研制出了各色各样的全新技术,陶瓷也有了很多别具一格的流派,并已经把自己的美丽传递给了全世界。
根据历史而言,“宋代五大名窑”可谓是陶瓷界中极具代表性的存在了。“哥、钧、汝、定、官”,每一个派系都拥有非常高超的制陶技术,瓷器精美无比。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只要它们出现那就是极其宝贵的珍品,当作为文物时更是如此。
可偏偏在如今的生活里,我们一件跨越了历史的罕见名窑工艺品,却曾遭受了一次破碎的惨案。在故宫博物院里,一位专家无意间失手打碎了堪称国宝级的哥窑瓷器,并且隐瞒26天未上报,最终彻底失去了修复的机会,简直是莫大的遗憾。
2010年,故宫博物院针对宋代名窑瓷器展开了一次研究课题。各位具有丰富经验的工作人员在专家的带领下,借助先进的技术对这些考古得来的珍贵陶瓷文物进行了分析探测。这份研究的进行十分顺利,并且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宝贵的资料,前景一片大好。
然而就在2011年7月的时候,意外发生了。一名专家在对“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进行测试时,由于工作失误,竟然让这件瓷器在仪器里受到了过度的挤压,最终破碎。尽管他在发现之后想尽办法进行补救,但都已为时尚晚,古物的脆弱是经不起任何波折的。
哥窑是五大名窑里非常著名的一种,极受宫廷喜爱。这件瓷盘是当世极其罕见的原生作品,花纹清晰款式独特,在故宫里也仅有不超过10件的库存。任何一件文物受到破坏都是极其严重的损失,这件瓷器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但其实,我国对于古物修复的技术以及研发了多年,在当时已经具备了颇为成熟的手段。倘若这名专家及时上报,我们依然有很大的把握能够将之进行修补,从而挽回这桩意外。但谁都没想到的是,由于深知这件文物的贵重,他在极度自责与畏惧之下竟然选择了隐瞒。他认为事件的后果无法承担,于是只能出此下策。
直到26天之后,被各种负面情绪纠缠的专家终于忍不住了,怀着忐忑的心向上级进行了报告。这件事立刻引起了轰动,尤其是一些细心的游客已经发现了这一现象,更是舆论漫天。在对瓷盘进行分析后,现任馆长马未都先生表示,时间已经太久,根本无法再次修复了。一件珍贵的文物,就这样迎来了自己的结局。
这次意外立刻引起了博物院的全方面整改,并且对于名窑的研究课题也不得不暂时停止。瓷器本身极其脆弱,在经历了历史冲刷之后更是如此。倘若那位专家能够及时上报,一切也许还能够被挽回。但最终,在这份隐瞒之下,一次巨大的遗憾诞生。这种无妄之灾可以说是文物的悲剧了,直教人对其唏嘘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