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文文大保贝儿。
支付宝上的那个“互助计划”,相互宝,又上头条了。
相互宝自2018年10月上线以来,一直都站在舆论的中央。
一年的时间里,已有过亿人加入相互宝的队伍,享受着相互宝带来的“保障”。
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有过约谈,有过整改,有过规则调整,也有过多次争议。
今天,相互宝发布了保障及规则优化正式公告,新规则将于2020年1月1日开始实行。
都有哪些变化?我们一起来看看。
新增了5种罕见重疾,分别是:戈谢病、法布里病、黏多糖贮积症、庞贝氏病、朗格汉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
这五种疾病,都是非常非常罕见的重疾,发病率基本在十万分之一到四十万分之一。
像戈谢病,每年的治疗费可能都要高达上百万元,并且,后期还需要连续服药很多年。
剔除2种“不那么重”的重症:轻症甲状腺癌、轻症前列腺癌。
这两种疾病的出险概率,确实是有点儿太高了。
像最常见的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和髓样癌四种病理类型。
其中,发生概率较大的是乳头状甲状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相对比较低的肿瘤疾病,发病率约占甲状腺癌的85%。
在相互宝最近的一次公示中(2019年12月第1期),一共出险1931人,仅甲状腺癌就有499人。
文文大保贝儿之前也写过,甲状腺癌,再轻,还是癌症。
化疗后,患者的甲状腺功能被破坏,终身都需要服用药物,手术也存在一定风险。
此次,相互宝对所有疾病的确诊时间都进行了确认。
不同的时间界定,可能会直接影响,到底能不能拿到理赔款。
我们来举个栗子——得了癌症,这里所说的“出险时间”,到底是拿到病理报告那一天,还是做手术那一天呢?
调整之后,这个问题就不存在争议了,规定以“拿到病理报告的时间”为准。
而其他几类疾病,也都对“初次确诊时间”作了定义,基本都是按照最早的确诊或手术时间来定的。
这一点是对规则有了更加透明的界定,在一定的程度上,减少利率带病投保、钻空子的可能性。
还是蛮合理的。
“等待期满前,患者只要发现疑似恶性肿瘤或者开始做有针对性的治疗,在等待期后90天内确诊,都属于带病加入,不能申请互助。”
简单的说就是:等待期内,发现(疑似)恶性肿瘤,于等待期后确诊,视作等待期内患病,无法获得相互宝的分摊。
这一点修改,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对之前就已经加入相互宝、并且超过90天的小伙伴来说,完全没影响。
但对于新参加以及未参加的小伙伴来说,还是有些影响的。如果在等待期内查出一些问题,并且被认定为“疑似恶性肿瘤”,那么哪怕在等待期后的90天内查出癌症,也是不理赔的。
此外,加入相互宝之前,已经患有的疾病,就属于既往症,日后进展到严重状态、即便符合重大疾病定义,也无法获得分摊。
相互宝一共列出了18种重疾,以及对应的症状。
不过这些既往症,都还是比较严重的情况,将这部分争议客户剔除出去,对于绝大部分投保人还是更加公平的。
“现在相互宝修改规则,会影响之前加入相互宝的人群吗?”
“会。”
“如不接受此次规则调整,可随时选择退出计划”。
这是相互宝与保险非常大的一个不同。
一般来说,与保险有相关规则的变更,都不会影响之前投保人的保障,也是为了维护先投保人的利益。
再说一遍,相互宝不是保险,不接受银保监会监管,但确实和保险越来越像了。
还记得相互宝刚出来的时候,健康告知宽松,吸引了很多“带病非标体”。
后来,相互宝调整了规则,把部分甲状腺癌、前列腺癌变为轻症,理赔金额耶从30万降到了5万。
今天,相互宝又一次修改了规则,很多符合条件的用户,在2020年1月1日之后,或许就拿不到理赔款了。
在“互助”这条路上,相互宝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期待他能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