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号称“搞定猫就搞定了互联网”的时代,很多人都把自己和小猫咪的日常晒到网上。这句话的出现就已经说明了现在养猫是多么普遍,网上猫咪的活泼可爱的形象进一步让更多的人加入养猫大军。
与此同时就是一个争论:“养猫不能只是为了可爱”和“不为了可爱那养猫干什么”
从这个问题的出现进一步又有了另一个问题的出现:什么才算是对猫好?
在网上晒出的猫中,进口粮、猫罐头、冻干、营养膏、益生菌已经成了标配,还有自己用生骨肉做猫饭的,给猫咪买小衣服,甚至专门为猫咪准备一个房间,完全装修成小公主或者小王子的画风。
这样的视频下的评论不偏不倚分成两派:
另一种情况则是给猫咪吃国产粮,没有那么多的罐头,也没有那么漂亮的衣服。主人发问“月薪3000不配养猫吗?每个月用在猫咪身上三四百是虐待猫吗?”
这样的视频下的评论也是不偏不倚分成两派:
瞧!如果花在猫身上的钱太多,就会被人诘问“你在你父母身上花那么多钱了吗”,直接一个孝字压上来。如果你给你的猫的待遇并没有达到他们心里的那个标准,他们又会说“你这是虐待,放过它们吧”直接“不配”两个字压到头上。
可是究竟给猫咪什么样的待遇才算是合适呢?在观众眼里,似乎永远没有合适二字。如果一开始他们认为不好,以后再怎样做都觉得你做的还是不好。如果一开始他们认为做得太过了,那之后再怎样改他们还是认为太过了。
然而除此之外,还有另一种现象隐藏在这两种现象之下。而这种现象直接回到第一个争论:养猫是不是为了可爱。
“如果养猫不是为了可爱,那我养它干什么”这话一听仿佛让人无可辩驳,因为大多数人养猫都是第一眼被它可爱的外表吸引的,然后在养它的过程中,渐渐有了爱和责任感。至于不会遗弃刚带回来就生病了的猫,尤其是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金钱为它医治的这种情况,完全出于主人的责任感和恻隐之心。
但是实际上不是这样的,在决定养猫的时候,责任感就应该已经建立了。否则当猫不可爱了,主人是要直接将它扔掉吗?
有一部分人就是抱着玩的心态养猫的,经济富裕的时候,正好看到一只猫,长得可爱又不贵,那就买回去玩几天,或者送女孩子当礼物吧。
然后把猫带回家后,这部分人打心底里认为“我把它买回了家,我就是它的主人。它应该对我感恩戴德,因为我给了它一个住的地方和食物,让它不用受冻挨饿。”
所以在这种心理下,他们认为:如果猫不听话了就该教训,如果猫不粘我了那就扔了换一只。
这样的情况下猫的待遇与能力无关,全凭主人喜恶。
有的人可能要回怼:猫没有碰到你可能它过得更好。
那么这部分人肯定会回敬:你怎么确定它不会落到虐猫的手里呢?
相比于“给猫吃进口粮”和“给猫吃国产粮”之争,这种把自己当作猫咪的救赎的这种人,是不是更加可怕?
为什么会出现把猫当祖宗养和当玩具养这两个极端呢?我想这需要大家一起来考虑。在我看来,猫是宠物,是陪伴,主人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对待它们,让它们感受到爱和信任舒适就好了。至于别人说什么,你为什么要听别人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