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 上面 “叶氏宗亲”加入叶氏大家庭
叶姓是我国的一个大姓之一,
在中国姓氏中排名第四十一位。
在从化,叶姓也是一个大姓,
在我区各地都有分布。
叶氏的两个传说
1
叶氏的来源有两个传说,一个说法是叶姓出自芈姓,是楚国贵族的后代。春秋战国时期,诸侯混战,楚国为了与秦国抗衡,兴兵四处征战。当时楚庄王的曾孙叫戌,在楚平王时任沈尹,又称沈尹戌。沈尹戌后来任楚国左司马掌管军事。楚昭王十年(公元前506 年)在与吴军打仗时战死,楚昭王封他的儿子沈诸梁在叶(今河南叶县)这个地方,人称叶公。叶公在叶的时候勤政爱民,公元前481年,楚国白公胜政变,劫持楚惠王,叶公率兵攻入楚都,平定了叛乱。后来叶国被灭,叶国子孙就用国名作为自己的姓氏,从此姓叶。
叶公像
2
另一个传说是出自南蛮部落。南蛮有一个叶调国,有人来中原定居,就用叶作为自己的姓氏,三国时吴国都尉叶雄,就是叶调国子民的后代。
据《南阳叶氏正简元荣房从化长湖房支系族谱》记载,叶氏进入广东的先祖是正简公,他本是福建人,因为少年时勤奋好学,品德纯朴善良,25岁的时候就考取进士,先后担任广东南海主簿、江西贵溪县令等官职,后来更成为宰相参政,辞职后,他和族人商议进入广东定居在南海圃颜峰。
后来正简公的后代为了躲避战乱,先是迁居到流溪都(从化)大石堡禄兰村,后移居到桃源河边的高墪暂居。在1321年的秋天,再迁居到流溪都大石堡长湖村(即现在的源湖村),从此叶氏族人在这里扎根,开枝散叶,从这里走出去的叶氏族人分布到太平镇井岗村、温泉镇的红田和山岗、城郊街的塘唇、江埔街的上罗祥仁里、街口街的城内和良口镇屋影及钟落潭等广州市郊等地。到了现在,在从化的长湖房叶氏族人已经发展到4000多人,加上其他房系的叶氏族人,总人口已近万人。
叶氏名人辈出
叶氏一族不乏能文能武之人,历史上叶氏名人辈出,如开国元勋叶剑英元帅;抗日战争时期的新四军军长叶挺;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叶圣陶等等。人才辈出的背后是叶氏族人对教育的重视。正如《南阳叶氏正简元荣房从化长湖房支系族谱》主编叶老师说:“苦读勤耕精文尚武是吾族遗训;履行仁义入孝出悌唯我姓家风”。
据《列女传》记载,叶氏,城内谭亦瑶之妻,叶五松之女。丈夫死时子才三岁,叶氏年方二十六岁,除下首饰,发誓不再改嫁。后其家婆病,叶氏向天祈祷,愿以身代其生病。家婆死了,就变卖首饰埋葬她。儿子入州学堂,接着又娶亲,不满一年,儿、媳双亡。当时她的家翁已七八十岁,叶氏怕伤了他的心,勉强买了一个儿子,后来又再买了一个孙子来支撑门户。雍正二年奉旨在东门外节孝祠旁边建一牌坊来表扬她。叶氏一族对后代孝德等方面的教育可见一斑。
叶氏族人家家户户以教育子女成才作为头等大事。以前为了请老师上门,家家户户凑米粮给老师,然后给孩子集中教学。现在生活改善了,小孩都上得起学,如今谁家的孩子考上大学,就是全族人的喜事,同样会在祠堂摆几桌,庆祝一下。叶氏族人专门在族谱留有篇幅,收集名人轶事和诗词文联,希望后代翻看族谱时能学习名人的良好品德,起到弘扬祖德、教育后人的作用。
参考资料:《南阳叶氏正简元荣房从化长湖房支系族谱》《列女传》
文/记者刘骏杰
网络编辑/王瑞君 谢艺诗
审核/郭颖 王美君
赞赏
热点资讯
1、影响深远的全球叶氏宗亲活跃度调查,叶家兄弟姐妹齐参与!
2、叶氏家谱大全,叶家人速看!(简介+来源+分布+图腾+堂号+祖训+族歌+发源地)
3、叶姓发源地—河南叶县超震撼宣传片,献给全球600多万叶氏宗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