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解读丨第五届“紫金奖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2023-04-22     UniDesignLab

原标题:作品解读丨第五届“紫金奖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第五届“紫金奖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作品

李巷三步曲

作品简介

作品编号:B118-000559

参赛组别:职业组

参赛内容:专项设计建筑类

作品名称:李巷三步曲

主创人员:李竹、王嘉峻、吴威

团队成员:杨梓轩、殷玥、徐笑

设计机构: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获奖情况:2018年“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金奖、优秀作 品奖一等奖

项目简介

基地面积:17735平方米

建筑面积:6000平方米

项目地点:江苏省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李巷村

设计时间:2015-2018年

实施时间:2016-2019年

项目视频

1

团队照片

李竹

王嘉峻

杨梓轩

吴威

殷玥

徐笑

2

作品解读

Q

李巷在哪?

李巷村位于南京市溧水区白马镇石头寨社区,距溧水城区20公里,距南京主城区60公里,共125 户村民。2015 年李巷村人均可支配收入18750 元,村级集体收入120 万元, 是南京的经济薄弱村。交通上,李巷村临近宁杭高速白马出口,地处南京“1小时都市出行圈” 内,长三角地区的旺盛消费力为带动该村的“都市圈周末经济”奠定基础。

项目区位图

李巷村地处四面环山的田园

李巷卫星图

Q

李巷的现状问题是什么?

同多数乡村面临的困境一样,李巷是“寂静”的。由于靠近城市,李巷的空心化、废弃化现象尤为明显。青壮年人口大部分前往城市工作或居住,村中多为老人和儿童。在前期调研中,我们发现这个村子白天一片沉寂, 偶闻田园的风声和深院里的犬吠。放学时分,从校车上下来的三两个小学生给村子带来片刻生机,却转瞬即逝。纵使年节喜事能给李巷增添人气,却挡不住人去楼空的寂寥。但乡村的内在核心是人,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那么问题来了,拿什么留住本地人?用什么吸引外地人?

废弃化的乡村

杂乱消极的空间

Q

李巷有什么?

1)自然资源

李巷四面环山,田园围绕,山中潭水顺溪而下,流经稻田和村庄形成池塘,构成山水环绕的田园景观。

2)产业资源

李巷是南京周边著名的两莓( 蓝莓、黑莓) 产业基地,年度蓝莓节小有名气,吸引游客前来采摘、休闲、观光。

蓝莓采摘

山岗环保的田园山村景象

3)红色资源

抗战时期,李巷因其地理环境具有便于隐蔽、瞭望和转移的优势,成为苏南地区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所在地,号称“苏南小延安”。村中留存多处革命领袖旧居,部分抗战老兵居住至今,但房屋大多年久失修,革命遗迹的抢救性工作迫在眉睫。

新四军十六旅旅部旧址

红色旧居中的老人

Q

李巷的乡建为什么需要分步实施?

乡村与城市不同,在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历经数代人的生产和生活沉积而形成了复杂的权属关系。包括体现风俗的空间秩序,村民间产权的界限划分,还有家族内部财产的分割痕迹,村落的社会肌理就像历经岁月挤压的岩层那样错落而紧密。乡村的发展不在于一朝一夕,改造与振兴的步伐也绝非一蹴而就。因此,李巷的规划建设需要分步实施,适时调整。

Q

李巷的乡建已经进行了哪几步?

原有村落肌理

从本质来看,新形势下的乡村建设是产业、空间和社会通过村落载体获得整体提升的过程,规划设计则为产业需求和空间需求的对接搭建桥梁。对于空间使用者而言,新的村落环境要让本地人感到宜居、宜业,更要恢复特色风貌,留住乡愁韵味,形成宜游的田园乡村。

建筑的历史印记是每个乡村独一无二的特征。李巷改造的第一步,对于建筑的“面子”,采用“封存立面”的设计理念,通过技术手段改造年久失修的民居建筑,让具有历史特征的“面子”得以提升。唤醒场所记忆,引发乡愁情怀,既避免了“千村一面”,又成为乡村旅游的亮点;对建筑的“里子”,即空间内部,加固钢、木结构,完善防水、保温、水电等设施。在保证建筑安全的同时,提升建筑品质。

建筑的记忆——补丁墙

新街巷的入口

利用残垣断壁进行改造

猪圈改造成文创店

旧居的“长高”

村巷的转折

“里子”的加固改造

作为书店的室内空间

作为食堂的室内空间

转角有人家的村巷空间

李巷改造的第二步是选址。此次改造的重点是在原本杂乱、荒废的民宅后院之间梳理出一条“新村巷”,构建村落核心区。设计在村巷原有尺度的基础上,利用村落空间中自然的转折、收放,顺势做了“加减法”,采用“转角有人家”的模式,保留部分村民自宅,优化村巷空间,形成新旧共存的村巷界面。同时,用红色旧居点缀其间,这种非纪念馆式的参观游线,将红色历史与村落演变结合起来,也将革命教育与村民生活融合起来。在尊重乡村原有肌理的前提下,营造 “主客共享”的特色乡村公共空间。

居民的自宅也是构成要素

Q

建设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

随着前两阶段乡村建设的顺利开展,“红色大李巷、苏南小延安” 已成为南京周边乡村旅游的重要IP。“开村”后,村民们把室内的生活延续到新生村巷中来,部分村民开始对住宅进行自发性更新。“春江水暖鸭先知”,从新一轮的村民自发建设中可以看出,李巷的“失落空间”开始恢复活力。

村巷成为蓝莓节举办场地

驿站成为摆摊设点的场所

村巷不再冷清

但一些在建设初期刻意营造的“精品景观”,在乡村缺少维护人员的条件下则难以维持。相对于外来物种,本土植物的生命力更加旺盛,爬藤、果树等本土植物已逐渐接纳并弥合最初的建设痕迹,而这恰恰有助于营造淳朴的乡村气息。

房前茂盛的果树

沟渠旁的绿意盎然

生命力旺盛的爬藤

此外,游客的涌入给村庄带来了巨大的停车压力。村路的占道停车现象降低了空间品质,红色游的兴起也引发了集中住宿的难题,大量的学习体验班如何“住下来”进而“玩起来”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村民自发的建设行为

Q

设计是如何响应这些问题的?

1)路线的梳理

利用村大队部进行改扩建

新的游客进村流线

2)功能的完善

建筑的形体生成

建筑鸟瞰图

建筑的功能组成

3)技术的应用

设计利用新型的装配式竹木结构,将预制的竹木结构构件在现场进行组装,既有利于保持乡村特色风貌,又为乡村的集约化建设提供了环保、高效的新思路。

装配式胶合竹结构

装配式结构的节点细部

装配式胶合竹结构效果一

装配式胶合竹结构效果二

Q

李巷三步曲对今后乡村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

随着乡村振兴的持续推进,新一轮乡村建设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乡村在社会体系中承担的功能和角色也会多样化发展。如何在满足居民生产生活诉求的同时,迎合游客消费服务需求,结合既有村落营造出新型乡村公共空间,进而打造乡村振兴载体,是新一轮乡建设计中值得探索的重要方向。“李巷三步曲”把设计、建造的新理念与乡村的本土特点巧妙结合,同时融入红色元素,将“乡村振兴”落到实处,为新时期“红色精神 ”的发扬提供了新的思路。

紫金奖建筑赛决赛现场答辩

3

专家点评

贺风春

江苏省设计大师

设计师针对李巷近年来空心化、废弃化明显等问题,提出了改造“三步曲”策略:

1)第一步是结构改造的“里子和面子”工程:改造年久失修的民居建筑,实现“里子”的提升;同时保留村庄的红色历史记忆的“面子”,打造乡村旅游亮点。

2)第二步是旅游空间“转角有人家”工程:巧妙利用空间转换,增设旅游配套服务和景点,营造“主客共享”的“村巷”特色。

3)第三步是技术革新“乡建的装配化”工程:运用“装配式胶合竹结构”工艺,既保持了乡村淳朴风貌,又为集约化建设新的旅游景点,提供了新的方法。

策划:紫金奖建筑赛组委会

访谈整理和微信编排:建筑•创意•空间

文中图片/照片由作品团队提供

“紫金奖·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是“紫金奖”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的重要专题赛事,自2014年起已成功举办五届,累计参赛人次超4.8万,提交作品逾4164项。大赛为设计师、学生以及社会公众搭建了专业性与社会性充分融合的平台,引导专业人士创意创新、引导学生学以致用,也推动了社会对建筑行业及建筑文化的认知。五年来,大赛影响力不断提升,得到了日益广泛的关注。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建筑创意空间

作品解读丨当海啸再来的时候...2022eVolo二等奖独家专访

作品解读丨2022年第二届 Active House Award中国区空间竞赛铂金奖:北京三里河三区家装改造

作品解读丨绿色蔓延

作品解读︱塘头振兴:未来农业生产与居住一体化的城边村设计

作品解读丨《New Spring》——一枝“禾苗”从春日开启了它的一生

作品解读︱畅想生命起源,打造未来人类的海底居所。

作品解读|基于媒介生态学的数字与物质学习环境建构

作品解读丨在北欧,用建筑抵御季节性抑郁

作品解读丨虚拟现实技术嵌入城市环境的游戏化机制

作品解读丨2021eVolo一等奖佳作回顾丨持续新生,蕴含生命力的自然之树!

作品解读丨哈佛GSD城市设计论文奖:自主的城市主义,迈向交通乌托邦

作品解读丨竞赛作品《半园》

作品解读丨香港大学优秀课设:曾出现在“古惑仔”系列电影里的社区,现在怎么样了?

作品解读丨2021eVolo一等奖佳作回顾丨持续新生,蕴含生命力的自然之树!

作品解读丨想在高密度住宅区实现蔬菜自由?耶鲁大学提供新设想

作品解读丨进击的砖块!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生打破传统,从一块砖到一栋房重塑不太一样的砖房

作品解读丨“2022年成都公园城市国际花园季暨第五届北林国际花园建造周”三等奖

作品解读|基于英国女王形象的园艺精神重塑与包容性城市设计

作品解读丨咱家门口小菜园【中国矿业大学建筑与设计学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青春有几年 疫情占三年”建筑师开始放大招!!!这款动动动动感学生宿舍了解一下...

作品解读丨被TUD选出代表学校参赛的建筑优秀毕设:马西洛谷仓改造

作品解读丨2021EVOLO竞赛营优秀作品专访:The Fantasy of Eden 伊甸园狂想

作品解读丨珊瑚的冬天,以最小干预力复原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海洋世界!

作品解读丨打败孤独,设计师在行动

作品解读丨消费主义逆行者:一个购物中心是如何做到循环利用的

作品解读 | 桥上的街市:旧铁道桥改造【南通大学】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紫金奖 · 建筑及环境设计大赛”获奖优秀作品访谈(一)

作品解读 | 今天你发电(运动)了吗?【东南大学】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游牧计划【南京市第二建筑设计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城市充绿宝【苏州园林设计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蒸腾时光【中国矿业大学】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下个屋顶见!【江苏政泰建筑设计集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为希望做顿好饭——共享厨房幸福的家【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重建边缘:以苏尔莫纳-卡尔皮诺内铁路和吉齐奥河畔的佩托拉诺镇为例

作品解读丨清凉一下,快来冰岛看看洞穴中的瑰丽景象

作品解读丨渔火相传——浙江省大陈岛镇区乡村设计

作品解读丨UCL UD毕设银奖质疑CBD空间使用权?用大数据分析与AI算法实现城市重构和空间平等!

作品解读 | 从前有座煤气罐——气罐社区营造记【中通服咨询设计研究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伞林间——城郊地上站区共享绿用【东南大学】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都市“手环”【东南大学】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循级利用—H₂O与CO₂变奏曲【南京市市政设计研究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 | 碳路记【苏州园林设计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万物皆有灵:为小动物而设计

作品解读丨崖壁窑洞映斜阳,朱小地设计团队绘制榆林恢弘图景

作品解读 | 对北荷兰循环农业的可能性进行的深度景观空间探索

作品解读 | “挤”出来的空间【南京工业大学浦江学院】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新园公社——对青年居住模式的探索【昆明理工大学】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微观分形——城中村居住新解【郑州大学】第八届紫金奖建筑赛

作品解读丨废弃铁路摇身一变成为绿色走廊!

作品解读丨虚拟与现实的住房平台:INTERWOVEN

作品解读|城市中绿色生产空间的不同方式-公共空间中央景观

作品解读|Isomatic 异构体-充斥着色彩和虚构人物的混乱游乐场

作品解读|AQUAVILLE 应对水平面上升的建筑策略

作品解读|一个不完整的无边界地图集 An Incomplete Atlas of Non-borders

作品解读|“kikai Shien Robotto”生态和能源可再生主题公园

作品解读|Blind Park 盲人公园-把无法看见的变成可感知的

作品解读|City Nomads 城市游牧民族-新的变化,新的时代,新的居民

作品解读 | 为了农业土地更好的未来(构建农业景观与农业定居点)

作品解读|伊斯坦布尔防灾中心 Istanbul disaster prevention centre

作品解读 | 为马德里附近的 Tetuán 建立一个新的维修中心

作品解读|生产环境:“鹿特丹自给自足”(城市农业综合体)

作品解读|“kikai Shien Robotto”生态和能源可再生主题公园

作品解读 | 虚拟与现实的住房平台:INTERWOVEN

作品解读|你知道废弃的电子产品去哪了吗?

作品解读丨探讨婚姻与建筑的适配性-致我即将分离的恋人

作品解读丨跨越20年的思念, 致我挚爱的Mircioiu

作品解读 | 人类回归海洋的日子真的不远了吗?

作品解读丨 台达杯一等奖竞赛作品解读|积木·乐园

作品解读丨第五届天华杯全国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流动制造

作品解读丨崇礼OOW竞赛获奖作品赏析:西坡·归去来

作品解读丨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逸境

作品解读丨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清园春韵---“新宋潮“特色文旅体验中心设计

作品解读丨崇礼OOW竞赛获奖作品赏析:不止于居

作品解读丨国际建筑设计竞赛获奖作品:福建土楼(南靖)保护与活化利用

作品解读丨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移动创客营地

作品解读丨开封竞赛获奖作品赏析:游宋

作品解读丨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相见故里

作品解读丨开封竞赛获奖作品:开封时间 TIME ON/OFF

作品解读丨渭南竞赛获奖作品赏析:银色田茂 情动预愈--全龄友好的村落式银发小镇再塑

作品解读丨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二等奖深度解读——衍聚-倚巷折坊

作品解读丨UIA-霍普杯 2020 国际大学生建筑设计竞赛三等奖深度解读——迷宫城市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9a599f808c6c3a4f1182fcc43705ba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