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发:美少女壮士小文子
一个可爱又有趣的财经自媒体人
大家好,我是美少女壮士小文子,一个认真写有趣文章的小财经博主。
01
最近小文子在看各家基金公司基金经理的年终总结。
很多基金经理在讲2022年投资方向的时候,都提到港股估值已经很低了,可以择机捞一捞。
去年的港股有多惨?
刚刚过去的2021年,恒生指数下跌14%,恒生国企指数下跌23.3%,恒生科技指数下跌32.7%,恒生地产建筑指数下跌了18.8%......
这表现,可谓是熊冠全球主要资本市场。
我看了看,2022年开年,在A股接连遭受“暴锤”的情况下,港股相关基金表现还不错。
接下来我会开启定投。
(本文仅为个人学习分享,非产品推荐,投资有风险,入场需谨慎)
02
港股指数基金,最主要是H股ETF、恒生ETF、香港中小、恒生科技、恒生互联网科技等等。
恒生指数:反映港交所上市的市值最大最活跃的一批公司
香港中小企业指数:代表香港中小市值公司表现
恒生科技指数:代表香港科技类公司的表现
恒生互联科技指数:代表香港科技互联网公司表现
H股ETF(恒生国企)是内地金融+新经济、恒生ETF是内地金融+新经济+香港大票、香港中小是香港二线龙头。
下图,是3只指数成立以来的走势。
可以看到,香港中小明显波动比另外两只剧烈,但收益却是最高的。
从估值来看香港中小目前进入了低估区域,另外两只估值适中。
再来看看恒生科技和恒生互联网科技:
恒生科技指数选股范围宽泛,一键打包港股科技龙头;
恒生互联网是港股互联网产业链上中下游的龙头。
港股比较特殊的地方是,既受到海外市场的影响,又受到国内的影响。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基于共同富裕的大背景,今年的互联网反垄断,中概股严监管、教培行业整顿等原因,港股和中概股算是遭遇了一记重锤。
比如过来的这一年,反垄断政策就让一些港股科技互联网企业被受“打击”。
可以看看恒生指数成分股,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企业,海底捞,阿里巴巴,小米集团等公司的表现。
恒生科技和恒生互联网科技成立以来的走势如下图,一路下跌:
所以,很多机构都认为港股已经进入深度价值洼地了,具备配置价值。
小文子自己的计划,是择机开始下场捡便宜筹码,慢慢定投了。
但是,并不推荐大家盲目入场。
一些人总说港股估值低,但港股其实常年都是低估值状态。
在港股里面,只有“低估值”和“更低估值”的两个状态。
单纯的从估值判断买入港股,其实是比较轻率的。
小文子自己是觉得,港股里的一些行业,调整幅度和时间也确实是很久了。
并不是说现在买就一定会反弹,只不过现在买再往下跌的几率不会太大,幅度也不会再大了。
港股现在的机会大于风险,但并不是没有风险。
一方面是美国加息的压力,另一方面是面临A股的虹吸效应。
所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
谨慎来看,也可以等加息的事情尘埃落定后再做打算,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03
股票市场很有意思,基本面和情绪交织在一起,互相影响,共同造成了市场的波动。
所以投资者在面对市场波动的时候,需要分辨清楚哪一段时间是由基本面驱动的,哪一段时间是由情绪所推动的。
有一个衡量A股和港股谁更贵的指标,叫做“AH溢价指标”,用来衡量A股、H股投资性价比。
根据历史经验:
当AH溢价率处于历史高位,市场情绪很悲观时,投资者不愿意参与港股投资的时候,此后往往是港股明显跑赢A股,赚钱的大好时机;
当AH溢价率处于历史低位,市场情绪很乐观时,投资者往往比较乐观地去参与,导致此后A股表现明显优于H股,投资港股反而不赚钱。
由于种种原因,A股相对于H股都是溢价的,也就是高于100。
2021年12月,AH股整体溢价高达151%,距离2015年A股大牛市创下的历史极值154%非常接近了。
也就是说,同一个公司的股票,A股的价格要比H股高51%。
如果说2015年AH股整体高溢价,是因为当时A股涨得太疯了,而这一次在A股并没有过热的情况下,能再次逼近历史高点,只能说明一个问题——
港股太“熊”了,是真的惨。
但我也不知道港股现在是不是最底部,只能说应该是在底部的区域。
定投入场应该是问题不大,不过依然不推荐大家盲目入场,任何投资都需要谨慎。
不过,买得便宜总是相对而言的,真的要赚钱,还是要长期持有,等待时机,在相对贵的时候卖出,才是长期的盈利之道。
如果2021年你在中概互联上亏的很惨,不要怕,黑暗总是会过去的,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