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空军建军节这一天,美国空军迎来了一个重大的里程碑:新一代隐身战略轰炸机B-21“突袭者”在加州完成了首飞测试。这款轰炸机的成功首飞标志着美国空军在轰炸机技术领域又迈出了一大步。这是美国30多年来研发的首款新型轰炸机,其前期项目一直处于高度保密状态。直到去年12月初,美军首次发布了这款轰炸机的照片,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据悉,B-21轰炸机单价高达7.5亿美元,美军计划采购100架,用来取代现役机型B-1和B-2轰炸机,并且最终数量可能超过180架甚至达到200架以上。按美军的说法,新一代B-21具备长航程、穿透性、高深层侵的打击能力,无论是隐身技术还是动力,它都比上一代B-2隐形轰炸机更强。这意味着在未来的战争中,B-21的隐蔽突防能力和战场生存能力也会更强。
作为美国空军最新的军事利器,B-21轰炸机备受外界关注,特别是对于其优先部署方向。根据美国空军计划,B-21将在2025年优先部署在西太平洋地区,以威慑美国主要的战略对手。考虑到B-21的作战半径,可能将它部署在所谓的第一、第二岛链,而在西太平洋地区,美国拥有众多军事基地和盟友,如关岛和澳大利亚等。这些地区可以为B-21提供优越的战略位置和后勤支持。经计算,如果B-21从关岛起飞,到达亚洲大陆不需要经过空中加油。
此外,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曾大言不惭地表示,B-21不仅能执行各种常规、非常规任务,它还有一个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在高度危险的空域出没,譬如在解放军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投放先进水雷,阻止渡海作战。而且B-21“不对称作战能力”,可以抵消解放军的反介入/区域拒止优势,包括克制解放军的“反舰弹道导弹”。
现代战争中,战略轰炸机作为大国军事实力的象征,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三位一体”核力量的一员,它的作战能力和威慑力不是一般武器能够替代的。然而,各国也都在积极研制新型战略轰炸机,并努力提升其隐身能力、弹药挂载能力,以及执行突击任务和生存能力等方面的能力。
美国的B-21战略轰炸机被认为具有出色的性能,但现代战争并不是靠一两种“神器”就可以改变局面的。解放军的“反介入”和“区域拒止”能力,不是一两种武器构成,而是由多种武器和平台联合作战形成的体系。此外,随着现代化防空体系的日益完善,战略轰炸机的作战任务和突防手段也在发生变化,多种武器、多种平台联合作战的体系将成为未来战争的主要方式。
所以,B-21战略轰炸机虽然性能优秀,但并不意味着它天下无敌。其他武器系统,如反隐身雷达、防空导弹等同样可以打造一套反介入体系,同样能御敌于国门之外。
值得注意的是,美军选择在中国空军建军节当天宣布B-21首飞的消息,也引发了一些联想。有人猜测,美军之所以选择在这一天公布消息,可能是出于对中国的挑衅。当年歼-20隐身战机首飞之时,恰逢美国时任国防部长盖茨访华,所以有人猜测,美军选在旧金山会晤之前公布,可能是想报当年的一箭之仇。
不过话说回来,对于我们而言,美军B-21的首飞消息并不全是坏的。一方面,美国在隐轰领域做得好的地方,我们可以学习,同时B-21的成功首飞还给我们提供一个参考,避免我们重蹈覆辙;另一方面,B-21的首飞也激励我们加快自主研发的步伐,解放军的隐身轰炸机项目必然会提速。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国产轰炸机一定会出现在祖国的天空,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引领未来战场新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