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中建酒吧,一个人去办结婚登记,刘欢是个怎样的人??

2022-03-20   大侠探剧

原标题:家中建酒吧,一个人去办结婚登记,刘欢是个怎样的人??

说到刘欢大哥,首先想到的是“大脑袋、粗脖子、黑亮亮的辫子”。我一眼看不出脖子在哪里,胖乎乎的身材和帅哥真的不搭。

有一次“慢性股骨头坏死”被媒体爆出,那个不太灵活的胖子拄着一副拐杖。

除夕之夜,刘大哥恢复了精神,并特意把他灰白的头发染成了黑色。他因戴着“2008年奥运会欢欢"和欢欢都穿”的帽子去参加晚会而被网友嘲讽。

别看刘大哥现在这副模样。三十年前,人家也是正经的小鲜肉。我的妻子刚刚被阎王翻了个底朝天,才敢去见他九天。

那么,这个奇怪又失意的胖子到底有什么魅力让观众念念不忘呢?

好久不见。他怎么样了?

在刘欢家里找关于音乐的东西太难了!

而是无数的酒瓶都要有一席之地。难怪有人说他家更像一个精致的酒吧。就连厨房窗户上的小黑板都是一年四季手写的菜单。看似不修边幅的大哥刘一直保持着精致低调的生活方式。

难怪他总说——是大人物。我是个业余爱好者,当教授也是认真的。他酒量很好。他从小就能看见东西。

1963年,刘欢出生在贫口之乡天津,

他年轻的时候很穷,一分钟都静不下来。他不仅学会了唱京剧、山东快书,还会说相声。简而言之,他在没有老师的情况下学会了与声音相关的一切。

就像《智取威虎山》的那一段,别人唱脸红脖子粗,声音破,他一挑眉毛就唱。

1971年,8岁的他和11岁的戴志诚一起表演相声,边说边唱,两个孩子表现得很像。

相声大师常宝华,先生有意收刘欢为徒,但马欢当时盯着儿子英俊的小脸,觉得这太不像话了。他的儿子在最坏的情况下会成为一名英俊的男歌手,毕竟他的天赋就在那里。

但是她想太多了。刘欢将来会成为歌手是真的,但是帅.你是.有点不合标准。

1981年,国际关系学院在天津,只录取了五名学生,其中一人是刘欢

他一入学就给这个枯燥的学校带来了不一样的氛围。

p>

“他成绩中等,一上公共课就睡觉,唯独对音乐比较痴迷。”这是教授对当时刘欢的评价。

虽然成绩不咋地,但能唱能“咋呼”的他一直是文艺骨干,经常撺掇各种校园音乐会,是当时学校里的风云人物。

那时的他留着时髦的分头,总爱背个吉他,时不时还写几首酸诗,现在听着都让人倒牙——“如果我有一只小手枪,我就将它射向月亮......”

据当时的室友回忆,学生时代的刘欢有两大爱好,一是喜欢夜里弹吉他,二是喜欢喝酒。

如果你想找他,就挑那寝室门口酒瓶子最多的那个,肯定是他没错了!

而关于他总爱半夜弹吉他这回事还有待考证,但确实当年逼走了一个生活极度规律的室友,因为实在无法忍受折磨跑去跟女友提前结婚了。

但大家都拿他没辙,谁让“自古才子少有繁文缛节”呢?

当时学校征集支教名额,小刘自告奋勇抱着采风的目的来到宁夏石嘴山,除了他就没有一个是主动请缨的,毕竟没几个年轻人爱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

这之前他喜欢唱法国民谣,还在比赛里拿了奖,这之后却逐渐往流行音乐靠拢。

不过这段经历确实给了久居城市的刘欢一种更加真实的体验,使得他对音乐从空中楼阁到接地气。

大学时光大概是人生里最无忧无虑的,有事没事撺掇撺掇音乐会,还没出道的那英和解小东当时还去过,但对刘欢而言,什么朋友光临并不重要,只要给他源源不断的啤酒,他就能弹能唱一个晚上。

妻子卢璐说过:“他是一个很特别的人。

当初他凭着一首《奥维涅人之歌》得到了一个去法国旅行的机会,别人到了浪漫之都都会带回来好些香水和时装,但他天天猫在法国小镇的酒馆中感受“风土人情”,只带回了一首歪歪扭扭的谱子,也就是后来的《阿尔卑斯的小雨》。”

正是他与众不同的性格,反而让卢璐当年对他有了一丝好奇。

1987年,已经参加过好些比赛的刘欢在本地小有名气,同年还录制了电视剧《雪城》的主题曲《心中的太阳》和片尾曲《离不开你》,初出茅庐就受到了专业人士的认可。

而此时的卢璐出落得亭亭玉立,已经进入湖南电视台成为一名主持人,虽尚有青涩,但前景无量。

而此时的赵宝刚还是一名副导演,正在为新剧《便衣警察》寻找合适的唱作人,挑来挑去都不太满意,最后在朋友的推荐下找到了刘欢。

《便衣警察》一经上映便掀起了一阵“海岩热”,而那首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更是让大家记住了刘欢这个名字。

当那句“几度风雨,几度春秋”响起时,总会勾起一代人对于青春的些许回忆。

讲到这,谁是跟着唱出来的,评论区我们集合一下。

成功向来都会留给有准备的人,当然除去实力,还需要一些运气,刘欢恰恰就是那个幸运儿。

八十年代末,《雪城》和《便衣警察》在电视上滚动播放,也就是说刘欢的歌声余音绕梁了一整年,观众们睁眼闭眼都是他在唱,所以也算小小地火了一把。

1988年,深受湖南电视台器重的卢璐担任副导演张罗元旦晚会,但这个副导演可没那么好做,台长点名道姓地让她去请刘欢老师。

刘....刘欢老师?

卢璐一阵儿发懵......

其实台长这算盘打得贼妙,他听说这个刘欢向来低调,一般人请不动他,但小卢再怎么也是台里一枝花,让她去胜算也比较大。

而卢璐思考再三,决定亲自去邀请他。

在国际学院的楼里,当刘欢第一次见到清秀可人的卢璐时便看呆了,直到他听见有人清清嗓子和面前一双白皙的小手——“咳咳你好,我叫卢璐。”

估摸着两人都没想到,仅仅九天后他们会成为夫妻。

要说刘欢的审美确实特别,他不爱那些浓妆艳抹花枝招展的大波浪,反而对这个不施粉黛脚踩帆布鞋的女孩倍感亲切。

而卢璐的眼光就更特别了!

当时的刘欢很瘦,一身牛仔服,留中长发,浑身一股子颓范儿,她反而觉着这个男人很帅,跟台里那些规规矩矩的青年大有不同。

不过有一说一,当时的欢哥也算精神小伙儿,毕竟那时候瘦啊,长相也颇有时尚感,甚至有点撞脸张瀚,拿现在的话说就是长了一张“高级脸”。

但那时的人哪懂这些,大多数人都觉得这小子才是有才,就是长得磕碜点儿......

当时台长让卢璐陪着他在湖南玩了几天,这几天同游的日子也让刘欢更加小鹿乱撞了。

晚会结束后,刘欢便单膝跪地向卢璐求婚了,这可把卢美人儿吓了一大跳!她来来回回在心里默数,俩人也仅仅刚认识了九天而已!

但她也不知道中了什么邪,竟然点点头答应了......

1988年夏天,两人决定去领证,刘欢出去一看外面下雨了便回头说道:“老婆下雨了,要不你别去了,我自己去就行。”

他屁颠屁颠跑到民政局,登记人员一看他自己来的就问:“你跟谁结婚啊?”

“跟我媳妇。”

“那你媳妇呢?”

“她啊?搁家里呢。”

关于结婚不带老婆这件事,刘欢可能算业内第一人了,不过好在两人恩恩爱爱数十载,始终对老婆疼爱有加,并且一直保持着零绯闻的状态。

要知道婚后的刘欢虽然一年比一年胖,但也一年更比一年红,从那首在“港台翻唱”和“东南西北风”中脱颖而出的《弯弯的月亮》,到北京亚运会与韦唯合唱的《亚洲雄风》,没有一首不是耳熟能详。

1992年,初出茅庐的冯小刚拍摄《北京人在纽约》,费劲巴力找到刘欢为该剧创作音乐。由于老冯当时太穷了,刘欢当时纯属友情赞助了7首主题曲和80多段配乐,其中那首《千万次地问》连续12周蝉联北京音乐台冠军。

这可把冯裤子乐坏了,啪啪鼓掌叫好,夸老刘是“电视剧配乐奇才”!

但确实从出道至今,刘欢大多数都在为影视剧创作歌曲,从《好汉歌》到《从头再来》,他似乎更享受站在幕后的感觉,观众们也习惯了他总在片尾的字幕中出现。

但这也给他带来了诸多非议。

因为出道至今也没出过几张专辑,演唱会也是寥寥数场,他的外型也常被拿来开玩笑,比如大脸盘子,没有脖子之类的......尤其是2009年患上股骨头坏死,走起路来还一瘸一拐。

但大家不了解的是,从始至终他也只是将音乐当成一种热爱,而非职业。

如刘欢的朋友评价他一样:“他的音乐从未时尚过,也从未过时;他一直远离公众,却又人人耳熟能详。”

他的主业是“教授”,做音乐反而像“业余”。

就像他可以为冯小刚义务奉献几十首曲子那样,真正的艺术家看重的是情怀,赚不赚钱的,人家堂堂北京对外经贸大学的音乐教授还愁温饱问题吗?

这也就是刘欢几十年来对“做唱片”不太感冒的原因。

就像他说的,他只是个“业余大腕”,主业是音乐老师,还是那种需要通过电脑选拔才能上他课的那种。

或许在这些学生心里,站在讲台上的刘老师,俨然已经比站在舞台上的“大腕”更值得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