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6月大规模涨价被用户骂上热搜后,QQ音乐又再度惹风波。
12月4日,QQ音乐绿钻豪华版微信发送自动续费涨价的微信提醒,称将于2024年1月9日0点起上调价格,自动续费从原本的11.4元/月变更为15元/月,不愿意接受的用户可以在该时间点之前,前往微信自动续费管理页面取消。
这次突然上调的会员费用,明面上看仅增加了3.2元,但换算成增长率,则是在原价基础上涨了31.58%,也引发了用户对本应该享受优惠政策的“自动续费”的不满。
几乎同一时间,腾讯音乐集团旗下的音乐平台“MOO音乐”发布了一份公告,宣布将在2023年12月31日正式结束服务。上线于2018年11月,聚焦于年轻一代和潮流文化,还共享QQ音乐曲库,这款对标网易云音乐、界面清爽干净的APP,结束了它5岁的寿命。
一边持续涨价,一边关停边缘业务,腾讯音乐正在回归音乐。
涨价求生
实际上,早在今年6月,腾讯音乐就有过一波价格上涨。
针对“存量会员用户”,即2022年5月1日零点前已是豪华绿钻自动续费会员且一直未中断自动续费的用户,绿钻豪华版、常规版续费价格进行调整。调整后,连续包月会员价格为15元每月,连续包季价格为45元每季,连续包年则为158元每年,绿钻豪华版+听书联合会员连续包月价格将达到19元/月,相较此前会员订阅价格,均有一定幅度的上涨。
原QQ音乐绿钻豪华版连续包月会员价格为13元/月,连续包季为35元/季,连续包年会员首年88元/年、次年上涨至138元/年。
这次的“续费服务价格变更提醒”,则是2024年1月9日0点起,绿钻豪华版微信自动续费的费用将从11.4元/月变更至15元/月。
QQ音乐客服对此回应,称此次是针对之前有优惠价格的用户涨价,优惠到期后,11.4元一个月会涨回15元一个月。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发布的2023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在线音乐服务收入表现总收入占比近七成。其中,在线音乐订阅收入同比增长42.0%至31.9亿元,付费用户数持续增长达1.03亿再创新高。
互联网企业获取流量越加艰难,就算是赛道头部玩家,腾讯音乐用户体量的增长也已有放缓甚至是停滞趋势。财报显示,2023 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在线音乐服务月活跃用户数 5.94 亿,同比下滑 4.2%。
月活用户下滑的背景下,QQ音乐只能靠涨价来拉动收入增长。
涨价带来的成效十分显著:财报显示,在一系列打法的加持下,腾讯音乐第三季度在线音乐付费用户数量 1.03 亿,同比增长 20.8%;月 ARPPU(每付费用户平均收益)则增长至 10.3 元,连续第六个季度实现增长。
在线音乐业务的整体增长,也连带着腾讯音乐第三季度毛利率从 2022 年第三季度的 32.6%,增长至今年同期的 35.7%。
字节系的“进击”也来势汹汹:据36氪8月报道,今年抖音成立了一个新的文娱部门,包括抖音音乐和汽水音乐过去这两个独立的业务被整合至文娱部门,整合为中国音乐业务。汽水音乐上线半年月活就破千万,正式上线一年后,知情人士透露,今年上半年,汽水音乐DAU内部口径已在800万左右,而去年年底DAU为500万左右。
另一边,“双子星模式”下,瞄准网文用户、中老年用户以及下沉市场用户的“番茄畅听音乐版”上线一个月后,据七麦数据显示,其安卓端的下载数据达200万,首月的日均下载量则有6.4万左右,也远高于汽水音乐的首月下载数据。
自2021年Q3起,腾讯音乐的社交娱乐业务营收已连续七季度同比下滑。2023年Q1,腾讯音乐的在线音乐收入首次追平社交娱乐,营收均为35亿元。
随着直播行业情况的变化,腾讯音乐重心也只能回归“播放器”业务,而为了更好改善财务数据,靠“涨价求增利”也就不足为奇。
流媒体们,回归音乐
腾讯音乐娱乐集团旗下四大块业务:QQ音乐、酷狗音乐、酷我音乐和全民K歌,总月活用户数超过8亿。此前,社交娱乐业务一度是腾讯音乐的“现金牛”,但受到短视频平台崛起的漫溢压力,数位音乐人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作品、直播与用户互动,短视频平台成为爆款歌曲和原创音乐人顺理成章的孵化器,侵蚀了在线音乐市场的原有蛋糕。
今年来,秀场、游戏类直播的整顿持续已久,主要是针对内容生成、虚拟礼物打赏的相关法规越来越完善,今年更是加大了力度,已有不少平台的业务被关停。据“市界”了解,今年10月前后,“全民K歌”下的秀场直播,也因涉赌而被整顿。
从财报来看,腾讯音乐这部分收入的下滑十分明显。2023 年第三季度,腾讯音乐来自社交娱乐服务和其他服务的收入为 20.2 亿元,同比下滑 48.8%。
这也是直播赛道整体环境的缩影。就在上个月,腾讯控股的直播平台斗鱼陷入涉赌风波,CEO陈少杰被逮捕,市值一夜大跌5.93%,较高峰期缩水超90%。
短视频冲击下,单纯依赖直播和社交娱乐业务,难以支撑在线音乐玩家长期增长。国内在线音乐平台都有着相似的困境,收入增长停滞不前。
几乎同一时间,网易云音乐也发布第三季财报,其中,净收入为20亿元(2.704亿美元),同比减少16.3%。
但在大力推进节省版权成本的前提下,基本都实现了增利:网易云音乐Q3毛利润为5.37亿元,同比增长约61%;毛利率为 27.2%,上一季度和去年同期分别为27.0%和14.2%。
今年以来,网易云音乐也一直在强调以音乐为核心、以音乐内容为核心的会员业务以及成本管控。此前的半年报显示,2023年上半年收入为人民币39.08亿元,同比减少8.2%,但净利润为2.94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2.71亿元;经调整净利润为3.32亿元,去年同期则亏损2.17亿。
在不久前的三季度财报中,网易云音乐再次强调:继续加强以音乐内容为核心的会员业务的变现能力,提高盈利水平,以及云音乐聚焦音乐社区建设和优质服务体验,持续推出丰富的内容和创新功能。网易云音乐对于毛利润环比和同比增长的解释也是,“得益于会员订阅收入的增加和成本管控的持续改善。”
这些“强调”也印证了网易云音乐业务重心的持续转移:在线音乐服务业务收入和月活等数据的增长,以及社交娱乐服务收入和月活等数据的下降。
今年网易云音乐的中期财报显示,在线音乐月活跃用户数为2.07亿,去年同期为1.82亿;月付费用户数为4175.1万人,去年同期为3761.3万人;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为6.8元,去年同期为6.5元。
网易云音乐的社交娱乐服务业务的月付费用户数虽然从去年同期的123.5万人增长为今年的152.5万人,但这一业务的每月每付费用户收入却大幅下跌:从329.8元跌至199.3元。
为更好聚焦核心业务,云音乐也逐渐加大了在头部热门音乐方面的投入。今年三季度,网易云音乐先后与白米范、李宇春、《乐队的夏天》等达成版权合作。
踏入同一条河流的在线音乐平台们,只能在会员收入上“卷”起来了。
作者 | 赵子坤
编辑 | 董雨晴
运营 | 刘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