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概述:广州车展期间,起亚EV5凭借14.98万元起售价,让人气走冷已久的韩系车,重新回到话题焦点。
“EV5的15万价格,应该让比亚迪元焦虑了。”有声音这么说。
没错,合资新能源今年加快了价格上猛攻的节奏,从ID.3直降到12万起,到别克E5指导价震惊四座,现在韩系也不甘寂寞,丢出了“炸弹”。那么,自主新能源会被合资的低价攻势逆转局面吗?
汽车市场不是简单的比数字大小的纸牌游戏。一句抖机灵的结论,并不能充分反映市场竞争态势。
首先,对于整体新能源结构而言,并不是只有纯电动的存在。
按照10月紧凑型SUV销量排名,当宋Plus被拆分为纯电和插混后,元Plus以30165辆成绩拔得头筹,紧随其后的是埃安Y。
不过紧凑SUV的插混和油车占比仍然较大,哈弗H6、长安CS75Plus等自主油车排名靠前;宋Plus DM-i、宋Pro DM-i都在2万辆以上。同样雷神混动的银河L7也是五位数俱乐部成员。
纯电动乘用车的蛋糕盘子,扩大速度已经放缓。10月,纯电动车批发销量同比增长14.4%,远不如插混的78.2%。合资密集布局纯电,将使得该细分市场进一步红海化甚至血海化。
其次,15万元尚不足以“够低”。倘若一味地只看价格,埃安Y尺寸比EV5相差不远,而终端起售价已经达到10万元级别。
另外,即便真用“下军棋”手法对比,元Plus也未必吃亏。
以配置接近、续航接近的冠军版510KM卓越型和EV5 530Land对比,指导价分别16.38万和17.48万。
尺寸自然是EV5占优,电池都是弗迪磷酸铁锂,悬架类型相当;EV5气囊更多,有远程召唤和感应后备箱,元Plus主动安全配置更全,还多了透明底盘和对外放电,以及空气净化系统。应该说,比亚迪更懂中国消费者敏感诉求。
倘若真要尺寸更大,宋Plus插混也只是15.98万起。别忘了,比亚迪成本优势意味着后续价格战还有牌可以出。
汽车产业的竞争,决定大势的要素,从来都是整体实力的比拼,而不是一两款车拉低售价。
不应当过于轻视合资的新能源实力,但那些骤降的价格数字,本身也从来都不是合资电动车最强的战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