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男童罹患神母9次入院,急盼救助!

2023-10-27   河南都市频道

原标题:2岁男童罹患神母9次入院,急盼救助!

他叫小泽,一个2岁3个月大的孩子。从1岁6个月到现在,经历了9次入院、6次化疗、12次放疗、3次双侧骨穿、2次手术,受尽了他这个年龄不该承受的各种痛苦,只因为他不幸罹患儿童肿瘤之王——神经母细胞瘤。

四期高危的情况下,需要的是100万左右的高昂治疗费用,前期的治疗费用大概花了50万,靠父母东拼西借,还能勉强维持,可剩下50万的免疫治疗费用,实在无力筹得。

病魔要夺走“最爱”,父母用生命抗争

去年冬天,第一轮化疗刚开始,小泽就感染了。高烧不退,持续腹泻20多天,即便使用抗生素治疗,还是保持着每天六七次的高频率,整个人消瘦了七八斤。更为可怕的是,孩子出现了大量便血,血量吓人,能把孩子穿着的纸尿裤浸湿,看上去触目惊心。孱弱的孩子在疾病和并发症的双重折磨下,只能靠营养液续命,身体上的折磨和内心的惊恐让孩子连看到护士和医生都会害怕得哇哇大哭。

3月10日,肿瘤切除手术如期进行。从凌晨5点开始禁食,12点多通知准备手术,小泽突然开始紧张,死抓着妈妈的领口,哭得撕心裂肺。五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小泽终于被推出来了,孩子腹部10厘米长的手术创口让这对年轻的夫妻刹那间泪如雨下。妈妈紧紧攥住孩子垂在手术床边的小手,压抑着不敢哭出来,生怕会惊扰孩子这几个月来难得的宁静。

妈妈说,小泽没生病之前白白胖胖的,耳朵大大的,一脸福相,而且很爱笑,不闹人,任谁见了都忍不住要抱一抱,再捏捏他的小脸蛋。受化疗药物和手术的影响,小泽食欲不佳,每天只能喝一点奶粉,连平时他最喜欢吃的东西都不愿多看一眼,身体在急剧地消瘦,生命的能量在小小的身子里急剧地流失。同时,由于卧床太久,骨质与运动系统严重受损,小泽连走路都成了问题,父母稍不留神没有扶他,走不出两步路孩子就会随时摔倒。

“孩子别怕,咱家没有钱,有爱……”

给小泽看病的这段时间,从村里到县里,从上海辗转到山东,孩子住院在哪儿,夫妻二人就在哪儿租房,轮流陪护,不离左右。

他们为孩子付出了别人看起来可能微不足道的一切,但这些真的已经是他们的一切了。

爸爸的表舅是肿瘤方面的医生,在得知小泽的病情之后,他跟孩子爸私下沟通:去问问你们孩子的主治医生,看看如果是普通家庭,还有没有坚持下去的必要。

言下之意就是婉转告诉孩子的父母,治疗的结果有可能是“人财两空”。

小泽的爸爸听清楚了亲戚的用意,但他几乎不假思索就决定了。“有一丝希望也不可能放弃,必须搏一搏。”他没有去找医生问这个问题,在生命和儿子面前,没有上过几年学的他坚定地认为,无论花多少钱,都要挽救或者至少要全力挽救孩子的生命。

小泽妈妈也说,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一个可能,他们都会义无反顾。

虽然他们已经没有钱。

人间有灾厄,世上有大爱

小泽刚确诊没几天,一个同村不同姓的邻居知道了,二话没说直接微信给小泽奶奶转去两万元,让家里快拿去应急。小泽爸爸说,自己常年在外打工,跟这个邻居往来甚少,不算相熟,而且这个邻居刚买完房子,是顶着还房贷的压力把周转金给了他们。

一个多年没联系过的前同事,也给小泽妈妈转了一千块钱。这个前同事因为摔伤,已经在医院住了半年,这期间没有任何经济收入。小泽妈妈原本不想收这笔钱,架不住前同事的“一再提醒”,含泪点下了“收款”键。

这样的场景很多,10元,100元,甚至有零有整的转账都被这对无助的夫妇一笔一笔认真地记着。他们说,除了“谢谢”我们没有其他可以表达,但内心深处对于亲友和社会的感恩,我们一定会传递给孩子,我们全家人都会在将来状况好转的时候用实际的行动答谢亲友、回报社会。

面对极高治疗风险和巨额手术费,这对年轻夫妻没有分毫犹豫,哪怕一丝希望,都要紧紧抓住;援手,或近或远,或亲或疏,纷纷伸出,和小泽父母齐力把这个新生命从生死线边缘往回拉。

可是,这些善意依旧不能覆盖住巨大的费用缺口。现在小泽正在家里等待最后一步关键的治疗:免疫治疗,费用大概需要五十多万。目前为了给小泽看病,家里已经倾尽所有、无能为力。

如果您愿意帮助这个家庭

请长按识别下图二维码或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

献出一份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