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蒋介石败退台湾,不少国民党士兵跟着前往台湾,从此与自己的家人相隔两岸。
蔡国栋就是其中一个,他来到台湾后,与自己如今的妻子结婚,并生下了一个女儿,蔡怡。
原本,蔡国栋以为自己这一辈子就这样过去了,可让他没想到的是,女儿蔡怡竟然发现了他深埋在心底三十多年的秘密。
蔡国栋在来台湾之前,已经有了一位原配妻子,并且原配妻子苦苦等待了他50年,一直没有嫁人。
蔡怡得知父亲还有一位原配妻子后,便跟着父亲一块来到了阔别已久的家乡,与原配妻子见面。
但原配妻子在见到蔡国栋后,两人却无话可说......
深埋心底的秘密
1979年的夏天,台湾作家蔡怡收到了一封来自内地朋友的信。
在信中,朋友提到了蔡怡从未见过的爷爷奶奶,还有老家的一些亲戚朋友,这让她感到非常高兴。
但就在信的结尾,蔡怡却看到了一个让她难以接受的事情。
父亲在山东老家竟然还有一位原配妻子,并且这位原配妻子一直在等他回来,并未嫁人结婚。
这个消息对于蔡怡来说,宛若一个晴天霹雳,让她难以相信。
从小到大,在蔡怡的影响当中,父母之间从未有过争吵,并且感情也十分深厚。
蔡怡一直认为母亲是父亲蔡国栋唯一的妻子,可没想到如今竟然又冒出来一个原配妻子。
难以相信的蔡怡,拿着信想要去找父亲问个清楚,这究竟是不是真的。
可当她气势汹汹地来到书房时,却看到父母正在书桌前练字,彼此之间的爱意让蔡怡无法向前。
犹豫再三,蔡怡还是决定放弃向父亲询问。
但这件事就像是一块石头一样,一直压在蔡怡的心上,久久无法放下。
经过一番纠结之后,蔡怡鼓起勇气向父亲问起了这件事。
蔡国栋听到女儿的话,先是一愣,随后十分惊讶地问道:“小,小怡,你是怎么知道这件事的?”
见到父亲的反应,蔡怡心中也清楚这件事大概是真的,她将朋友寄来的那封信递给父亲后,说道:“这封信里写的,原本我也不知道。”
蔡国栋接过信,带上自己的老花镜仔细地看着上面的每一个字。
等到看完信上的每一个字后,蔡国栋长舒一口气,对女儿说道:“小怡,你的爷爷奶奶,还有家里的叔叔伯伯还都健在。”
“我知道,信上还说您的原配也健在,她一直都在等你。”蔡怡看了一眼父亲手里的信,说道。
闻言,蔡国栋叹了一口气,将手中的信放在桌子上,缓缓开口说道:“是的,我在老家还有一位原配妻子,她叫刘金娥。”
说完这些,蔡国栋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过了许久后,他才颤抖着声音说道:“我,这么多年过去了,我不知道她还活着,她竟然一直都在等我。”
看到父亲如此难过,蔡怡的心里也不好受,她上前安慰着父亲,并问道:“爸爸,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您有原配妻子,那妈妈怎么办?”
蔡怡的问题,让蔡国栋停止了哭泣,他坐在那里,开始向女儿讲述起来多年前的事情。
蔡国栋原名蔡保光,1919年出生在山东聊城的一个农村家庭当中,是家里唯一的男孩,有两个姐姐和一个妹妹。
由于是个男孩,父母和姐姐都对蔡国栋十分宠爱,并且还将他送到了镇子上念书。
由于受过一定的思想教育,蔡国栋便萌生了参军报国的想法。
当他把这件事告诉父母后,父母也认为这是一个好想法,大好男儿就应该去建功立业。
15岁难念,蔡国栋向父母提出了外出求学,增长见识的想法。
对于儿子的志向,父母一向都是非常支持,只不过这次他们却向蔡国栋提出了一个要求。
那就是要让他先娶一个媳妇儿,才能够继续外出求学念书。
蔡国栋父母的要求在那个年代很常见,因为时局混乱,经常会有战争发生。
因此,不少长辈都会让家里的男孩先结婚生子,然后才外出去闯荡事业。
蔡国栋接受过先进思想的教育,十分反感父母的包办婚姻,说什么都不肯答应。
面对蔡国栋的反对,父母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并且还为他挑选了一个本分传统的女子,刘金娥。
刘金娥比蔡国栋大三岁,从小就被教导要遵从三从四德,以夫为天。
正所谓“女大三,抱金砖”,所以蔡国栋的父母对自己挑选的儿媳感到非常满意。
就这样,15岁的蔡国栋与18岁的刘金娥在双方父母的安排下拜堂成亲,成为了一对夫妻。
婚后,蔡国栋对刘金娥十分冷淡,很少跟他说话。
在他的心中,自己的妻子不一定要多漂亮,但一定要有知识和文化修养,能够与自己交流。
而刘金娥大字不识一个,所以蔡国栋十分不喜欢她。
尽管蔡国栋的态度十分冷淡,可刘金娥却任劳任怨,管理着家中的大小事务,上到伺候公婆,下到洗衣做饭喂猪,刘金娥都干得十分漂亮,深得公婆的喜欢。
3年之后,18岁的蔡国栋决定要外出去念大学,将来好报效国家。
蔡国栋的宏远志向,父母立马就答应了,并让他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
临走之前,蔡国栋向父母和三个姐姐一一道别,让他们不要为自己担心。
但却唯独没有跟身为妻子的刘金娥说一句,甚至连看都没看一眼,拿上行李,直接便离开了。
看着丈夫远去的身影,刘金娥的内心感到十分伤心,可她却什么都做不了,只能默默将这份苦楚咽下。
在那个年代,身为妻子的刘金娥,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她所能做的就是操持家务,照顾公婆。
蔡国栋走后,刘金娥像以往那样照顾公公婆婆,处理家中的事务。到了晚上的时候,她一个人独守空房,心中感到格外委屈寂寞。
她与蔡国栋结婚3年,没有生下一儿半女,看着别人家的孩子,刘金娥的心里更加心酸。
此后的每一天,刘金娥都盼望着丈夫蔡国栋,能够早一点回来。
可让她没想到的是,蔡国栋这一走就是整整50多年,只留她一个人独守空房。
前往台湾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中华大地饱受日本铁蹄的侵略。
为了将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国的土地,蔡国栋毅然选择参军报国,考入了重庆的国立中央大学。
在这里,蔡国栋每天都努力训练,誓要将侵略者赶出去。
因为在学校里表现优异,蔡国栋在毕业后,被分配到了国民党空军。
而在此期间,蔡国栋由于出色的表现,被接连升职,成为国民党空军里响当当的人物。
接二连三的战争,让蔡国栋一直都奔波在战场上,根本无法回到家中,只有在空闲的时候,托人往老家送一封信回去。
1948年,29岁的蔡国栋因为工作上的调配,来到了青岛,一边负责国民党空军当中的事务,一边在青岛的一所女子高中教书。
在教书期间,蔡国栋遇到了自己的现任妻子。
对方是一个有知识和涵养的女子,温文尔雅,喜爱读书和诗词,跟蔡国栋有着共同的话题。
她的出现,让蔡国栋第一次尝到了恋爱自由的甜蜜。
很快,蔡国栋便被她深深地吸引,并坠入了爱河。
两人在谈了一段时间恋爱后,蔡国栋便向她求婚,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成为了一对人人羡慕的金童玉女。
然而,蔡国栋却并没有将刘金娥的事情告诉女方。
因此,女方在和蔡国栋结婚时,根本就不知道他在老家还有一个结婚3年的妻子。
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蔡国栋觉得自己已经离家十多年了,刘金娥独自一人过了这么多年,说不定早就已经改嫁了。
有了这个想法后,蔡国栋心中便没有任何负担,同时也认为没有必要跟自己的新婚妻子说这件事,让她感到不高兴。
可蔡国栋不知道的是,刘金娥一直都在老家帮着照顾他的父母,料理家中的事情,并没有改嫁他人。
1948年,蒋介石自知国民党大势已去,便决定前往台湾,妄图等到了合适的时机,重新返回大陆。
在国民党空军里担任要职的蔡国栋,也带着自己的新婚妻子来到了台湾。
来到台湾后,蔡国栋和妻子先后生下了几个孩子,尽管日子不算富裕,但总归是幸福美满的。
就在蔡国栋享受幸福生活的时候,刘金娥却在海岸的另一边苦苦等待着他。
自打蔡国栋离家后,刘金娥便代替他照顾公婆,操持家中的大小事务。
公婆见儿子多年都未曾回来,便劝刘金娥不要苦苦等待了,趁着现在还年轻,重新找个好人家,好好过日子。
可刘金娥却十分执着,说什么都要等蔡国栋回来。
刘金娥是一个思想非常传统的人,她不愿意离开蔡家,也不愿意放弃自己和蔡国栋之间的感情。
就这样,刘金娥一直默默地等待着。
在这期间,因为各种原因,家里穷得连一口饭都吃不上,刘金娥为了能让公婆填饱肚子,便外出去挖野菜,或者到别人家干活,换一些大米或者面粉回来。
而蔡国栋的父母也一直都期盼着儿子能够回家,哪怕不是什么高官,只要能够回来,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可老两口一直等啊等,就是没有等到蔡国栋回来的那一天。
蔡国栋的母亲因为思念儿子,便一直捧着蔡国栋离开前吃饭用的碗,把它幻想成自己的儿子,不停地自言自语。
过了许多年,这个碗已经慢慢掉色,可老两口仍旧没有等到蔡国栋回来。
尽管老两口心中已经知道儿子可能已经牺牲,但他们不愿意相信,坚信蔡国栋早晚会回来。
1979年,海岸对面的蔡国栋收到了来自老家的信,得知自己的父母和姐妹还活着,他的脸上忍不住流下两行热泪。
当他得知刘金娥为了等他,一直没有嫁人时,他的心里很不是滋味。
因为在台湾的这些年,蔡国栋很少会想起他,更多的时候,他更怀念的是老家的父母和姐妹。
偶尔想起刘金娥,蔡国栋也时常安慰自己,刘金娥早已经嫁人,已经有了自己的家庭。
直到看到那封信,蔡国栋才意识到自己对刘金娥的愧疚。
与此同时,蔡国栋的妻子也得知了丈夫在老家有一位原配妻子的事情。
无法忍受欺骗的妻子,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患上了严重的暴躁症,经常会在家里打砸东西。
蔡国栋和家人每天都必须小心翼翼地,生怕惹怒了她。
可即便是这样,妻子仍旧每天会冲着蔡国栋大喊大叫,将自己心中的怒火和委屈全都发泄在他身上。
在儿女们的劝说下,妻子这才慢慢平息了自己的怒火,接受了丈夫还有一位原配妻子的事实。
1988年,年近七旬的蔡国栋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了阔别50多年的老家。
此时,家中的父母和两个姐姐都已经去世,只剩下妹妹和刘金娥。
踏上家乡土地的那一刻,蔡国栋泪如雨下,他跪在父母和两个姐姐的坟前磕头,说道:“爹娘,儿回来了,儿回来了。”
而当唯一在世的妹妹,见到离家多年的哥哥时,上前紧紧抱住他,哭着说道:“你咋才回来了,这么多年,你怎么不知道给家里捎个信。爹娘死之前都在念着你,死都没合眼。三哥,你怎么才回来啊。”
兄妹两人相见的场景,让在场不少人都感动落泪。
阔别50年,再次见到自己的亲人,蔡国栋的心中满是愧疚和伤心。
妹妹拿出放置在父母照片前的空碗,说道:“这碗,娘走之前一直都拿在怀里,说什么都不肯撒手,就盼着你能够回来。”
蔡国栋接过妹妹手中已经掉色的碗,仔细摩擦着上面的每一处,仿佛感受到了母亲的温度,他的眼泪再次流下来。
50年后再相见
见过父母和妹妹后,蔡国栋决定来见一见刘金娥,毕竟她等了自己整整50年。
只是蔡国栋的妻子担心他一时心软,会将刘金娥带回台湾,于是便寸步不离的跟在他身边。
尽管妻子和儿女们很同期刘金娥,但他们在心理上还是很排斥刘金娥的,并不愿意接受蔡国栋将刘金娥带回台湾。
因此,这场见面很是尴尬。
刘金娥见到身穿西装的蔡国栋和她一身旗袍的妻子,以及周围几个孩子时,心中满是心酸和泪水,她不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等待到底有什么意义。
而蔡国栋的妻子也在儿女的劝说下,给蔡国栋和刘金娥一个单独相处的空间。
按理来说,两人几十年都没有相见,应该有说不完的话。
可没想到的是,他们只聊了一个小时,蔡国栋便匆匆离开了。
实际上,两人见面后,并没有什么话可说。
刚成婚的时候,蔡国栋对刘金娥的态度便十分冷淡,刘金娥一年到头也跟他说不上几句话。
两人能够聊的话题,只有蔡国栋已经去世的父母。
临了,蔡国栋满怀歉意地跟刘金娥说了一声“对不起”。
之后,他给刘金娥和妹妹留下了一些钱,便带着家人离开了,没有将刘金娥带回台湾。
对于这样的结局,刘金娥并没有抱怨,而是在蔡家的宅子里度过了自己人生的最后一段时光。
去世前,刘金娥请求能将自己葬在公婆的旁边,这样她就不再是“没有家”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