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李楠
由于不少的科普文章提到,早上喝粥会伤脾胃、摄入营养不均衡、引起血糖水平波动等,现在越来越多人认为,喝粥是不利于健康的,日常应该拒绝喝粥。
这些科普文有其道理所在,但其论述是以偏概全的。喝粥是好是坏,还得看你平常是怎么喝的、以及喝的是什么粥。
01
哈佛研究:每日一碗杂粮粥,
疾病发生风险 下降
首先,大多数科普文里提到的,喝粥会导致营养摄入不均衡、引起血糖波动,所指的粥是精制大米熬制的白米粥。但粥并不能等同于白米粥!
也就是说,即便喝白米粥不健康,也不能等同于喝全部的粥都不利于健康。譬如,人们在粥里掺入红薯、薏仁、小米、燕麦、红豆等杂粮类,粥的营养价值还是不低的。
另外,在前段时间,哈佛的研究人员也曾发布一项分析研究,通过随访十万名对象发现,每天适当喝上一碗全谷物(大约28g)烹煮的杂粮粥,其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降低9%,疾病死亡风险降低5%。
02
喝粥养胃?
错!这样喝粥反而伤胃
对于粥,不少现代人还存在一个误解,就是在生病的时候,认为喝粥能养胃、调理身体。但其实,这个时候喝粥,真的不养胃!
要知道,胃是一个很需“日常运动锻炼”的器官组织,长期坚持喝粥或进食容易消化的食物,胃部的蠕动及消化能力就容易倒退,变得越来越差。
北大第一医院的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也曾表示,人们想要通过长期喝粥来养脾胃,是不行的。因为粥是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物,人体摄入粥后很快就会消化并排空,这可能导致分泌的胃酸没有足够的食物可以中和,多余的胃酸容易刺激损伤胃粘膜。
03
喝粥不是人人都适合,
3种人建议少喝
此外,虽然经常适量地喝粥对于身体健康好处很多,还能在一定程度降低某些疾病的发生风险。
但是,在对待喝粥问题更应科学辨证,粥并不是人人都可以经常喝的,具体要视身体情况而定。像以下的几类人群,建议还是尽量少喝粥:
第一类:胃酸分泌量过多或特别容易泛酸水的人群
对于胃酸分泌量过多或特别容易泛酸水的人,进食小米粥可能会刺激胃部细胞产更多的胃酸,这样可能会加剧胃酸积聚,反复刺激胃粘膜,让胃部疾病更严重。
第二类:罹患流行性食管炎的患者
粥属于流质食物,流行性食管炎病人如果一次性摄入过多粥水,可能会增加胃部反流的发生几率,不利于病情恢复。因此,此类人群一般也不建议进食粥水。
第三类:糖尿病病情较为严重的病人
即便加入杂粮的粥,同样具有一定的升糖能力,可能会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这对于严重的糖尿病患者而言,无疑是加重了机体的代谢负担。
04
想要养胃,记住这5大法宝
1.吃饭细嚼慢咽,每次进食的时间最好在20分钟左右。
2.营养均衡,各种类型的食物都补充一些。一般来说,除了胃部有疾病需要特殊调理时,健康人群应每日补充适量的蔬菜、水果、肉类、坚果、奶类等食物,达到营养均衡。
3.少食多餐,饮食规律,切勿暴饮暴食。
4.容易胀气的食物,不要一次性吃太多。如紫薯、豆制品、坚果等食物,应该循序渐进,不适合一次性吃太多。
5.少喝浓咖啡、酒、产气饮料、浓茶等。不要过于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医生忠告:不想结节发展成癌症,3种食物能不吃就不吃
男子左肝被掏空,壁上布满虫卵!罪魁祸首竟是这道家常菜
肛门、阴毛处瘙痒难耐?乳头不时发痒?告诉你啥原因、该咋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