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冲突爆发之后,大量的乌克兰人以“各种各样”的方式成为士兵,其中一部分是主动参战,大多数则是被“强制动员”,一张张征调传票,随着乌克兰的动员令发放到适龄人群手中。在此期间也闹出不少笑话,例如给“残疾人”发放征兵传票,给已经阵亡的士兵二次发放传票等等。在“混乱”的动员行动中,大量的民众走上战场,接受短暂的军事训练后成为阻击俄军的中流砥柱。
然而本身的军事素养短板,不可能在短短几个星期的训练中得到补充。因此这些平民士兵的伤亡率很高,同时更加“恐怖”的是伤残率,一些士兵侥幸得以生还,但是却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手或者脚。目前乌克兰后方情况也很不乐观,据悉,在乌克兰全国只有9家专业的“康复中心”,在这里士兵可以得到救治配套的假肢,同时还会进行一些心理疏导矫正。每天都有大量的伤员从前线被送到后方,但是假肢配套的进度却很不理想。
据一些从未接触过“截肢”的医生也被迫加入救援队伍,开始进行一场场“陌生”的手术。然而即便如此,一些医院的走廊里都挤满了伤员,他们在等待手术,同时还有大量已经完成手术的士兵表示:正在等待自己的假肢。据乌克兰医生鲁斯兰·马科洪表示:约70%在此接受治疗的伤残士兵都回到军队继续服役。只是这些“缺胳膊断腿”的士兵再次参战生还几率极低,甚至一些人根本无法“工作”,所以重返战场的概率并不大。有这种想法的人可能很多,但是实际上能够重返的人并不多,不符合征兵要求。
据悉,一些乌克兰的假肢加工厂为应对暴增的“订单”,已经开始三班倒,生产线24小时不停歇的进行生产。但是即便如此,也无法满足前线需求,由此可见乌军前线的伤亡率之高,绝对没有基辅口中那么“乐观”。西方援助可以提供大量的武器装备,但是士兵还需要乌克兰自己“想办法”。没有足够的士兵冲锋陷阵,即便美国送来航母,最后乌克兰也只能干瞪眼。
最后乌克兰当前的问题已经不再是缺少某一种装备,而是人员短缺。一定程度上冲突已经伤及乌克兰的“国本”,如果还要坚持战斗下去,可能真的会亡国灭种。一个国家如果连人都死光了,还能被称为国家吗?没有足够的士兵,拥有再多的武器装备又有什么用呢?战斗到最后一个人看似很“热血”,其实并不理智,在没有人口优势的情况下,打人海战术这不是自寻死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