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定州:持续擦亮再生资源“绿色名片”
道路两侧高楼林立、厂房内机械运转,工人们熟练地操控着各种设备,各道塑料生产工序有条不紊……近日,走进位于河北省定州市周村镇的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一股现代化、工业化气息扑面而来。
然而,谁能想到,30年前的周村镇却是另一番模样。
上世纪八十年代,在中国城市化起步阶段,随着城市塑料废弃物增多,周村镇的塑料加工业应运而生。历经多年发展,逐步形成了集橡塑回收分拣、初级加工、集散交易于一体的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产业。
“当时的塑料加工只是分拣、清洗、破碎、融化、造粒,行业投资小、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难免会产生粉尘、废气和废水,在给人们带来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生活环境带来了较大影响。如何推进传统产业上档升级、转型发展,成为政府部门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周村镇党委书记白志红说。
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碧水蓝天。2014年,定州市经过科学谋划、研究论证,利用周村镇南辛兴村沙河沿岸的沙滩地,采取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方式,实施建设了占地1万亩、总投资200亿元的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项目,引导塑料加工企业入园生产,集中配套环保设施。
园区建成后,周村镇乘此机遇,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全镇环保设备不合格、有环保设备不运转、配套设施跟不上的小型塑料加工企业,积极鼓励引导其入园生产,以高新技术引领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针对规模型塑料加工企业,周村镇因地制宜,积极帮助指导企业查漏补缺,抓好问题整改,严格标准要求,加快部门验收,使河北阳光路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市南源塑胶有限公司、河北优尼科塑胶制造有限公司、市睿诚塑料制品有限公司等一批达标企业在最尽短时间内恢复了有序生产。
根据多年的健康发展,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已成为我国北方地区较大的塑料再生基地,园内从事再生回收企业达300多家,转移剩余劳动力1.5万人。园区二期建成后,预计将直接带动5万余人实现就业。
“随着北方循环经济示范园区的不断做大做强,塑料加工业已经成为周村镇人民群众致富增收的‘金饭碗’、产业振兴的‘摇钱树’。”白志红说。
仲新源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3e68e7ec5058bc4ea538c1ba8495ac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