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迹象表明,“稳房价”或更为艰难?关键时刻中央媒体发声

2023-12-14   简z设计

原标题:三个迹象表明,“稳房价”或更为艰难?关键时刻中央媒体发声

前些日子与各位讨论如何拯救楼市的问题时,评论区的网民们立刻展开了激烈的口水战,其中一位好友 A表示,目前的楼市下跌速度已经很缓慢了,如果不加快速度,恐怕会很麻烦。B的朋友却不这么想,他觉得如果价格再低一些,很有可能会被阻止,比如今年年初的时候,昆山和惠州曾经出现过一次价格下降的情况,但都被房管局给阻止了,而且在国内,很多城市都实行了“限跌”的规定,这是一种变相的警告。

是不是只有价格上涨,没有价格下跌?当然不会!事实上,在过去的几年里,很多时候,房地产公司都不会拒绝降低价格,甚至还会想方设法用低价格来招揽买家,这样才能尽快收回成本。不过,这样的做法很容易被人说成是故意压价,再加上部分原住民不答应,于是就出现了一种“房价不能压低”的现象,而且还产生了“压得住”的现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但事实上,我们真的走错路了吗?从投资的角度来看,这个理论没有问题,但用在一般的刚需和改善居住环境的人身上,那就是天方夜谭了。因为这是一套真正意义上的住房,所以价格上涨了,价格下降了,他们也不会不买。房说君认为,真正的理由是,如今的价格已经很高了,若是自己购买,没有了升值的希望,那就等于是被人抢走了,以后还有人会购买吗?

所以这个时候就有了一个问题,那就是降低价格,但是不能随便降低价格,更不能降低价格。政府从未禁止过价格下降,只是有些地区在实施的时候很可能会出现偏差。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因此,在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可以看出,上从国家、下到地方,都在想方设法的对房地产进行救助,但是,在这些措施的使用上,依然是一模一样的。例如,优化公积金贷款、放松限购、限贷等,这些措施都是以一个套娃式放松为主,不断重复着调控的内容。

说白了,就是没有足够的诚意,不愿意拿出更多的利润,只能在自己的地盘上浪费时间。说白了,就是为了保证价格不变,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利益。

但遗憾的是,随着这三个月接连放出的消息越来越多,“保房价”的难度恐怕会越来越大,楼市的进攻方向和防守方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第一,我们要坚定不移地坚守“房住不炒”的原则,绝不会落伍。

或许有些人会问,为什么要这么说,之前的几次重要的会议上,都没有提到过住房的问题。也就是说,现在不会再有人在房地产上做文章了。

但是,这真的是真的么?《财经》八月二十三日刊载《“房住不炒”定位不会改变》,指出,“房住不炒”是一条不应该、也不会改变、需要长久坚持的基本方针。与此同时,对于某些热门城市来说,供给不足的状况仍然是持续的,如果把价格炒起来,很有可能再次回到过分依靠房地产的旧道路上,这将会给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的影响。

房说君的意思是,我们不能被一些心怀叵测的人所蒙蔽,不管市场如何变化,我们都要坚持自己的原则,这才是真正让所有人都能安居乐业的根本原因,也是对一些人的一种回答。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第二,可以降低价格,但是必须要考虑其中的好处和坏处

老实说,哪怕是降低利率,降低首付,放开各种限制,也比不上直接把价格降下来。因此每当这个时候,房地产价格下跌的时候,都会引起人们的热烈讨论,比如广东珠海。根据《第一财经》的消息,珠海一家房地产公司,获得了住建局的批准,宣布了一项重大的价格下调,主要有三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1,出售的项目为金湾宝龙三号 D区,共196户,户型从68平米到110平米不等,现在登记的价格是19000元/平米。有地产代理打出了“著名地产打5折出售”的广告。

2,目前的预售价格为19000/平方米,因为这个项目在房管部门进行了调整,所以在2021年度预售价格为24000/平方米到28000/平方米之间,预售价格调整后,最终价格下降到了15000/平方米,是预售价格的85%。所以,该地产商回复“28000元半价”是不真实的。国家房管局对此问题的答复如下:

降低价格促销是一种理性的市场活动。房地产开发商可以每季度提出一次对住宅的备案价格进行调整,在此之后,销售价格不会比备案价格低百分之八十五,就能顺利进行网上签约。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3,地产商大幅打折,换来的是某种交易量,但买主的积极性却不高。有消息称,目前各大城市的商品房库存较多,各大房地产公司还在进行着“内卷式”的降价。与此同时,房地产商的现金流继续受到压力,使得买家不敢买房。

实际上,《中国房产》对于供应和需求方面的问题表示,应该让开发商通过压价来进行自我拯救。

这已经不是官方媒体第一次这么做了,但像这样明目张胆地要求地产商降低价格,还是很有意义的。而《中房》身为住建部的权威传媒,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国家的一种政策取向。

当然,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房产已经与经济、金融、金融以及居民的财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可以说是一个“触类旁通”的过程,因此,我们不能否定房价的下降所造成的不利因素,但是,我们也不能将所有事情都拖延下去。因此,中央媒体在此时的立场也表明了问题的紧迫,并不是要大力的降低价格,而是要符合当地的现实条件。

从这一点来看,价格下降究竟能否挽救房地产市场?按照房评人的说法,现在的楼市,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在的经济形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有人都需要资金,哪怕是一次价格的下调,也很有可能会引起轩然大波。

在这样的情况下,很可能很难保住房子的价格。特别是对大部分中小城镇房地产市场的影响,会非常大。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第三,预计出生人口将降至八百万以下

第一财经消息,中国工程院院士兼北京大学医学部系主任乔杰说,最近五年,我国的出生率下降了百分之四十左右,今年的出生率是九百五十六万,2023年的出生率大概在七百万到八百万之间。

与此同时,何亚福也指出,今年第一季度,全国的新生儿数量总体上低于上年。到2023年,这个数字很有可能会降到九百万以下,但是降到八百万以下就不太可能了。

不管怎么说,出生人数不断下降,这是一个很大的趋势,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尤其是对楼市的影响。对于中国来说,大部分的刚需都是为了给自己的子女买房子,所以当新生儿出现下降的时候,对房产的需求肯定会下降,这会导致楼市的供应越来越多,想要保住房子的价格,就更难了。

“禁止涨价”和“允许降价”看似背道而驰,实则相辅相成,也就是说,价格下降并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是价格上涨后的僵局,所以,他决定尝试一下,即使价格上涨幅度不大,也能起到一定的效果。毕竟,民众要求降低价格,也是有原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