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民工救人牺牲,被救三人趁乱离开,众人搜寻7天,令其跪谢

2024-01-13   张桃子

原标题:27岁民工救人牺牲,被救三人趁乱离开,众人搜寻7天,令其跪谢

对于这个问题邓锦杰可能最有发言权了,如果他仍然在世的话。

一、勇为

微风与阳光正好。邓锦杰趁着好天气在外遛狗。不知道是不是那天如果他没有选择出门,没有走上那一条河道,结局会不会不一样。但是一切都没有如果。在邓锦杰沿河遛狗的途中,他听到河里面有人呼救。生死就在那一瞬间,哪怕他就犹豫那么一下,水中的人都有可能在下一秒跟这个世界说再见。

营救了三人的邓锦杰早已精疲力尽,没有多余的力气再游回岸边,湍急的水流的冲击让他那条年轻的生命永远地消失在了那条河里。邓锦杰的尸体最终被打捞了上来。总是逢人就笑的眼睛再也睁不开。27岁民工牺牲,他将最美好的青春留给了这个世界。

过了很久邓锦杰的家人过来时,尸体已经凉透了。他们怎么也想不明白,他们年轻的孩子怎么会在一夕之间就这么离开,白发人送黑发人,教他们如何不悲伤。只要一想起以前活蹦乱跳的人现在却硬邦邦地躺在这里,午夜梦回时,他的亲人如何接受这个事实。当时的场面闻者落泪,见着悲伤。

二、寒心

就在众人搜索的邓锦杰的时候,被救的三个人竟然一声不响开车趁乱离开。等到众人反应过来时,他们就只剩下扬长而去的车尾和飞扬的尘土,当真是“我轻轻地走了,不带走一片尘土。”他们这个行为让众人又愤怒又寒心,怎么会有人能做出如此让人寒心的事情。

众人搜寻7天,终于找到被救的一家三口,面对众人的责问,令他们跪谢邓锦杰的父母以及公众道了歉。然而落下的树叶再也不会回到树上,邓锦杰父母心里的伤痕也不会消失。落水三人的道歉更像是堵住悠悠之口的补救措施,其效果并没有像预期的那样被众人谅解,道德的沦丧永远不会因为一句道歉便会被人谅解。

邓锦杰溺水救人后溺亡的事情在当地大街小巷里传的沸沸扬扬,基本上所有的市民对落水三人的漠视离开嗤之以鼻。

三、记忆中的他

生活中的邓锦杰其实并不是大多数人眼中的优秀的人。他出生在娄底的一个小山村里,家庭条件一般。邓锦杰从小的成绩并不好,初中毕业便到外打工。这样的人不会是众人眼中的“有出息”的人。但是邓锦杰从小便心地善良,孝顺父母,哪怕在外做民工的工资并不高,他依然会拿出一部分钱孝顺父母。

邓锦杰的家人也曾劝他放弃养狗这个爱好,在这个年纪里一事无成的确会让家人担忧他的未来。但是,邓锦杰并没有放弃爱狗的这个爱好。于他而言,狗已是他最真诚的朋友。一人一狗,便足以仗走天涯。他不像他的同龄人一般,喜欢华丽的衣服和漂亮的女孩。他向往平淡,钱不多,足以赡养父母,足以养狗,与他而言,便已足够。

并不是稳重巍峨的大山才能被人称赞,并不是只有宽阔的江海才能被人铭记。并不是只有耀眼的太阳才能给人光明。人或重于泰山,或轻与鸿毛。邓锦杰虽然不是一个多么优秀的人才,但是他身上却存在着让世人称赞、铭记、难以忘怀的东西。世间有多少像邓锦杰这样默默无闻、平平淡淡,身上却散发着耀眼光芒的人。

平凡无奇的棵棵小草,也可以成为净化空气的守护者;沙漠中的粒粒黄沙,也是构成美丽画卷的参与者。世间的每一个个体,也许他们并不起眼,也许他们会在人群中湮没自己,他们是最最普通的人。然而,他们却依旧在自己的世界中默默工作,默默奉献,默默的发光发热。泰戈尔说:“月儿把她的光明找遍在天上,却留着她的黑斑给它自我。”邓锦杰已将他的光明留在了这人世间,默默离去。

文/赵贺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