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篮球与世界潮流背道而驰,归根结底是CBA外援的锅

2019-09-04   狗蛋胡侃

男篮世界杯正式开始后,除了中国队与科特迪瓦、波兰队的比赛之外,几支欧洲强队的比赛也非常吸引人,甚至比美国队打出的内容更加赏心悦目,波兰队在欧洲算不上强队,但是他们的比赛,第一场打委内瑞拉,第二场打中国队,都表现不俗,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认为,在国际篮联的规则下,欧洲球队基本功扎实、擅长配合、战术执行力强的特点展现得淋漓尽致,通过与波兰队的较量,中国队的弱点也暴露出来,而这些弱点是如何形成的呢?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原因呢?这其实是值得我们探讨的,甚至说假如能够找到原因,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我们的问题,指明中国篮球未来发展的方向。

首先,波兰队在世界杯开始前的一系列热身赛中,队内有4个球员的三分球命中率超过50%,在对抗激烈的国际赛场上,他们是如何保证高命中率的呢?看过波兰队比赛的球迷可以发现,波兰队的锋线球员基本上都非常高大,而且,虽然他们不怎么运球,但其实都具备持球的能力和策应能力,这就决定了他们不可能被包夹,而且,他们虽然不持球进攻,但是他们频繁借掩护进行无球跑位,而且,他们的内线球员的掩护质量都非常高,而且有二次处理球的能力,所以他们的锋线球员往往能跑出空位,顺利接球投篮,而且,由于他们执行战术都比较谨慎,不会轻易强行出手,这就决定了他们的命中率比较高。但是中国队的问题就比较严重了,内线球员的掩护质量不高,锋线球员也不擅长无球跑位,他们得不到很好的空位出手机会。

其次,波兰队的锋线球员中,有一个二三号位摇摆人伯尼特卡,他虽然是二号位,但是他的打法更接近于三号位,他的身高1.98米,非常高大,持球能力出色,左右手能力均衡,面框背框的进攻都有,突破还特别猛,打委内瑞拉,他全场11次罚球,打中国队,他全场17次罚球,郭艾伦和赵睿防不住他,翟晓川和阿不都沙拉木也防不住他,他一个人把中国队的内线搅和得鸡犬不宁。中国队中就没有一个这样的人,锋线中只有一个翟晓川可以得分,而且翟晓川没有自主进攻,得分几乎全是空切和二次进攻,锋线球员能力过于单一,这是我们与他们的差距。

第三,波兰队的后卫中,斯劳特的进攻能力相当好,上半场,我们换了好几个后卫去防守,都摁不住他,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干拔赵继伟,一投一个准,到了下半场,李楠换上了孙铭徽全场紧逼,而且在斯劳特挡拆之后,王哲林等大个子开始延误斯劳特,这才有效地限制了他的投篮。中国队的后卫,攻击力太弱,尤其是方硕,两场比赛都是3投0中,更要命的是到最后都不敢投篮了。

当然,中国队也有出色的地方,那就是内线球员的进攻能力不错,周琦和易建联在防守和保护篮板方面也做得不错,但是,我们的弱点更加明显,那就是锋线球员没有突破能力,不能造杀伤,没有三分球,不能拉开空间,后卫球员的进攻能力也乏善可陈。那么,这个局面是如何造成的呢?作者认为,这与我们CBA的打球习惯分不开,在CBA联赛中,小外援大包大揽,球权全在他们手里,我们的后卫只负责把球从后场搬运到前场,我们的锋线球员只能抢篮板和投三分,当然,这充分地发挥了外援的价值,不浪费俱乐部的美元,但是,这实打实伤害了我们的锋线球员和后卫球员的成长,无球在手,只能当配角,平时不练,那到了国际赛场上就只能露怯了!但是,没有了外援,CBA的观赏性又会下降,毕竟职业联赛也要吃饭的,教练和俱乐部也要依靠外援来争取好的成绩,所以,这个矛盾将会永远存在,而我们的球员永远都会受外援的影响,如何协调其中的关系,既保住比赛的观赏性,又更好地锻炼我们的球员,这是中国篮球人需要研究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