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读原著,只看电视剧的话,你可能一直以为《西游记》是一部老少皆宜、通俗易懂的神话故事。直到我们翻开《西游记》原著仔细品味,方能发现《西游记》字里行间里藏了许多耐人寻味的线索。
好比在降服孙悟空前,如来一反常态地对众菩萨留下了遗言,这又该如何解读?
一、降服孙悟空
孙悟空是一个天赋异禀的修炼奇才,他在方寸山仅仅呆了10年,就练成了上天入地的本事。然而孙悟空过于狂妄,他先被菩提祖师赶出了方寸山,后又偷吃蟠桃、金丹,搅扰了玉帝的蟠桃盛会,犯下了诸多弥天大罪。
为了降服孙悟空,玉帝一道圣旨喊来了灵山的如来佛祖。随着如来将肉掌一翻,他的五根手指立时化作五座联山,将孙悟空压在了两界山。
不过,读过原著的朋友会看到,如来的这一掌看似轻描淡写,实则凶险万分。
首先,如来赶到天庭之后不敢与孙悟空正面交锋,而是和孙悟空绕着弯子玩起了赌赛。
其次,如来违背游戏规则,趁着孙悟空不备猛地将肉掌一翻,攻了孙悟空一个措手不及。
第三,如来的五行山并不能压住孙悟空,在掏出六字真言符咒之后,如来才彻底困住了孙悟空。
此外,据原著记载,如来在奔赴天庭前还在西天灵山留下了一句遗言。
二、留下遗言
书中是这么写的,二圣即启道:“玉帝特请如来救驾。”如来闻诏,即对众菩萨道:“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
如来的这一句话再次证明了他这一去凶多吉少,如果如来能轻松降服孙悟空,他又何必转过头来对众菩萨告诫一番?而且,如来用词也体现出了这一件事紧急万分,一个“稳坐”和一个“休得”表明了事态的严重性。
那么,如来让众菩萨稳坐法堂是为了什么?他让众菩萨休得乱了禅位提防的又是谁?
原来如来拥有一双慧眼,能够洞察过去和未来之事。好比在替孙悟空降服青牛精和六耳猕猴之时,如来的这一双慧眼就发挥了巨大的功效。
同样,在二圣赶至灵山宣召如来救驾时,如来也展开慧眼扫描了战况。在得知真相之后,如来这才转过身来对众菩萨说了一句“汝等在此稳坐法堂,休得乱了禅位”。
笔者认为,如来防范的不是别人,正是孙悟空的启蒙老师菩提祖师。
三、菩提祖师
在《西游记》的原著里,作者吴承恩对菩提祖师惜字如金,在孙悟空下了方寸山之后,菩提祖师彻底消失在读者的视线之中。
让读者们记忆犹新还有菩提祖师对孙悟空的一番警告,那时孙悟空卖弄神通变成了松树,继而被赶来的菩提祖师狠狠地怒斥了一顿。就在孙悟空收拾包袱准备走人之际,菩提祖师冷冷地对孙悟空说道:“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这样看来,菩提祖师似乎已经断绝了和孙悟空的师徒关系,而且没了再见面的可能。既然如此,菩提祖师又怎么可能为了孙悟空杀到西天灵山?
其实,菩提祖师像极了一个“刀子嘴、豆腐心”之人,他表面上对孙悟空严厉苛刻,实则十分关注孙悟空的一举一动。好比孙悟空初到方寸山的时候,菩提祖师假装不冷不热,内心却是狂喜无比,书中是这么写的,祖师闻言,暗喜道:“这等说,这厮却是天地生成的。”
无独有偶,菩提祖师还屡屡对孙悟空留下盘中暗谜,待孙悟空破解之后,菩提祖师又单独让孙悟空来到自己的卧室之中,将长生术和变化术倾囊相授。
为了能让孙悟空有一门得天独厚的飞行术,菩提祖师还特地为孙悟空量身定造了一门法术唤作筋斗云。
我们相信,菩提祖师对孙悟空这位修炼奇才非常疼爱,但出于一些原因,不得不将孙悟空赶出方寸山。这样的解读并非无中生有,毕竟菩提祖师拥有未卜先知的能力,那时孙悟空刚走到三星洞洞门口,祖师就派了仙童前去开门相应。因此,菩提祖师突然借着孙悟空变成松树这件事大发雷霆,继而将孙悟空扫地出门也是有苦衷的。
的确,孙悟空若继续待在方寸山,他哪来的金箍棒?他如何能凭借金箍棒威慑十殿阎王,从而涂抹生死簿,让自己跳出了三界之外?
如果孙悟空继续待在方寸山,他就好似温室里的花朵,如何能历经一番磨炼,最后成了西天灵山的斗战胜佛?
不过,在孙悟空下了方寸山之后,菩提祖师依旧暗中关注着孙悟空的一举一动。在得知孙悟空大闹天宫,如来准备奔赴天庭将其击杀时,菩提祖师驾起祥云早早地闯入了西天灵山。
如来的慧眼也是非比寻常,知道菩提祖师这位大神超凡入圣,他虚心地听从了菩提祖师的建议。
在菩提祖师离开之后,如来用五行山配合六字真言符咒镇压了孙悟空,还在五行山四周设下了结界,变相保护了孙悟空500年之久。待天灾满足后,如来当即派出观音拉了孙悟空进取经队伍。
取经之路刚走到一半,如来就对孙悟空做出了承诺:“功成之后,汝亦坐莲台。”
孙悟空哪里知道,自己能成为取经队伍中的一员,还能在取经结束后荣升为斗战胜佛,都是菩提祖师暗中相助。
不过话说回来,如来为何要听从菩提祖师的话?原来菩提祖师门下共有十二辈,分别是:广、大、智、慧、真、如、性、海、颖、悟、圆、觉,你且看看第六代弟子是什么字辈?
这样一来,一切谜团都解释得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