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最尊敬2位中国人,甚至还声称:没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朝鲜

2023-10-08     文史风云

原标题:朝鲜最尊敬2位中国人,甚至还声称:没他们就不可能有今天的朝鲜

阅读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接收更多精彩内容,感谢您的支持!

在国际社会上,朝鲜是一个形象非常特别的国家,这个国家几乎是主动将自己隔离在世界之外,但又往往因为一些大动作而登上国际新闻。

在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成为朝鲜的对手。

因为,朝鲜所展现出来的形象是天不怕地不怕,毫不在意其他国家的看法。

虽然朝鲜在对外关系上表现的神鬼莫测,不过,它和中国之间却有着很深的渊源。

1950年的抗美援朝战争,让两个国家的命运从此紧紧相连。

而且,即便是表现的不在意任何人的朝鲜,也对两位中国人非常尊敬,在国内专门为他们立了铜像。

在特定的日子里,他们都会进行纪念活动,来感谢这两位中国人对朝鲜所做出的贡献。

甚至还说,没有这两个中国人,也就不会有今天的朝鲜了。

那么,这两个中国人究竟是谁呢?

雪中送炭

第一位便是我们最熟悉的毛主席。

毛主席是当年抗美援朝战争最主要的支持者,以及最后的决策者。

这对于朝鲜来说是莫大的恩情,因为,当年朝鲜面临的就是亡国的风险。

凭朝鲜人民军的实力,根本无法和联合国军对抗,是中国的加入,才使得战局扭转。

在做这个决定之前,毛主席经过了长时间的思考,出兵朝鲜压力很大,因为,中国也刚刚建国不久,一穷二白。

台湾方面的蒋介石,一直在等待机会反攻大陆。

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在对外作战的过程中惨败,那蒋介石很有可能会卷土重来。

更何况,当时我们确实没有必胜的把握。

美国是当时世界上第一军事强国,不管是人数还是武器装备,联合国军都远远强于中国。

当时,美国在朝鲜战场上已经掌握了绝对优势,即便我们加入,能不能扭转乾坤还是个未知数。

出于这样的顾虑,国内大部分人不同意打这场仗,毕竟为了一个朝鲜太不值得。

可是,毛主席看的比所有人都长远,他知道,如果朝鲜沦陷,那中国也绝对逃不过。

美国人的野心绝不止于一个朝鲜半岛,他们想要的是整个亚洲。

所以,我们援助朝鲜,一来是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有义务去对抗美帝国主义;二来,只有战斗才能为我们争取生存的机会,一味的逃避,只会让美帝国主义得寸进尺。

后来发生的一切,也证明毛主席对于美国人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他们在攻入朝鲜半岛之后,很快开始派飞机袭击我国的边境,在这种情况下,出兵是必然的了。

毛主席身在国内,但是,他的目光一直放在前线,他以高明的智慧保证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运筹帷幄

当时的朝鲜早就已经被战争推到了悬崖边,就算是作为国家领导人的金日成,也感觉前途渺茫。

但毛主席很快给朝鲜带来了希望,因为他敏锐的察觉到,麦克阿瑟是个狂妄自大的家伙,他绝不会想到中国志愿军敢于参战。

麦克阿瑟甚至轻率的兵分两路,这是一个很失败的策略。

而朝鲜面对的另一股敌人,也就是南朝鲜的军队,完全是美国手中的牵线木偶,而且战斗力直很差,只会做表面功夫。

毛主席认为,这些不高明的对手,正是我们今后战争胜利的关键。

综合分析之后,毛主席决定,我们第一仗应该和南朝鲜军队交手。

于是,10月25日,第一场战争打响了。在这次战斗中,人民志愿军以秋风扫落叶的速度,消灭了南朝鲜军队的一个加强营,这次胜仗一下子让联合国军内部大为震惊。

接下来,遭受重创的轮到了美国,志愿军用了13个昼夜,歼灭了美军1.5万人。

麦克阿瑟大惊失色,当时的美军已经武装到了牙齿,他们所拥有的先进作战条件,甚至已经领先志愿军一个时代。

但就在这样的绝对优势之下,美军却成为了失败者。

麦克阿瑟分析了几天几夜,却始终想不通。

在毛主席以及前线彭德怀等一众将领的指挥之下,第一次和第二次战役,我军都取得了极大的胜利成果。

这时候,朝鲜国内的信心得到了普遍恢复,很多人认为胜利近在眼前。

但毛主席这个时候却劝说朝鲜冷静下来,毛主席指出:“战争仍然要做长期打算,要估计到今后许多困难情况。要懂得不经过严重的斗争,不歼灭伪军全部至少是其大部,不再歼灭美英军至少四五万人,朝鲜问题是不能解决的,速胜的观点是有害的。”

毛主席的智慧果然高人一等,从后来的一系列资料来看,美军当时尚有余力,可是,志愿军经过几场苦战,早就已经达到了极限。

如果我们轻敌冒进的话,到手的胜利成果很有可能再被美军夺去。

但是毛主席的稳扎稳打,让美军找不到反击的机会。

在此后的战役之中,美军依然节节败退。

到了第四次战役期间,我军的主要战术已经从先前的进攻变成了主动防御。

但即便如此,由于此前作战消耗太大,此时的志愿军还是疲于奔命。

这时候毛主席对军委提出:我们应该采用轮换作战的方法,从国内抽调老兵去朝鲜战场替换新兵,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和美军进行持久战。

同时,毛主席还告诉前线的彭德怀:“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不要急于求成。”

毛主席此时已经看到了胜利的希望,所以,他要通过持久战来逼迫美国坐到谈判桌上。

到那个时候,中国和朝鲜的手中就有更多的筹码。

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之下,中国人民志愿军与美国军队进行了两年边打边谈的工作。

一开始气焰嚣张的美军,在漫长的战争之中已经被磋磨了锐气,时间拖得越久,美国国内的反战情绪就越强烈,滞留前线的美国军人也越来越想回家。

美国政府也渐渐感到力不从心,他们为这场战争投入了很多。

但是,由于中国志愿军的坚持,美国始终没有取得自己想要的战果。

最后,不可一世的美国选择了低头,他们在停战协议上签了字,随后撤出了朝鲜。

中国人民志愿军用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这场伟大战争的胜利。

而这场胜利,自然也离不开毛主席这位出色的指挥官。无论是前线的战斗,还是政治上的博弈,毛主席都充分利用了中国的优势,打压了美国的气焰。

在中期进行总结的时候,毛主席非常骄傲地说:“出于敌人的意料之外,我们居然能够克服自己的困难,居然能够反击侵略者,并获得伟大的胜利。我们的敌人眼光短浅,他们看不到我们这种国内国际伟大团结的力量,他们看不到由外国帝国主义欺负中国人民的时代,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而永远宣告结束了。”

对于朝鲜来说,这场战争是他们永远不能忘却的。如果没有抗美援朝,今天的朝鲜可能就与他们的邻居韩国一样,早已沦为美国的傀儡,人民的尊严也无法保障。

所以,朝鲜人民永远记住了毛主席。

关于毛主席如何战胜美国的故事,在朝鲜人之中代代流传。

他成为了朝鲜人民心目中的英雄,他更是第三世界国家对抗帝国主义的一面旗帜。

坚持斗争

除了毛主席,第二个让朝鲜无比尊敬的中国人,便是周总理了。

和毛主席一样,周总理同样也是抗美援朝取得胜利的关键人物。

在最初,毛主席提出抗美援朝的时候,周总理的态度是支持出兵朝鲜,但是有一个条件必须要满足,周总理所说的这个条件,是我们必须要获得苏联的空军支援。

这是一个基于理性分析提出的条件。因为,当时中国的空军还完全没有建设起来,如果我们仅凭陆军去和美国硬碰硬的话,恐怕无数的战士会白白牺牲。

抗美援朝这件事情关乎的,不仅是中国和朝鲜两国的命运,对于苏联也大有影响。

假如美国侵占朝鲜,进犯中国,最后威胁到的必然是苏联的大国地位。

所以,在这件事情上,周总理认为,苏联本就应当承担起大国的责任。

周总理的提议得到了毛主席的许可,所以,很快周总理便携代表团前往苏联,和斯大林进行谈判。

周总理是一位出色的外交家,他这一生在谈判桌上为中国争取到了无数的利益。

这一次前往苏联,周总理同样身负重任,谈判结果将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走向。

去往苏联不久,周总理便给毛主席发来了电报:经过谈判,斯大林已经同意援助中国,可是,空军需要两个月的准备时间。

周总理建议毛主席,在正式得到苏联援助之前暂不出兵。

毛主席思考之后,同意了周总理的看法。

一段时间之后,时机终于成熟,毛主席这才下达了出兵朝鲜的命令。

周总理则又开始忙碌起来。

志愿军虽然出发了,但我国当时的后备物资还完全没有备齐,导致许多战士在进入朝鲜的时候,只穿着单薄的冬衣。

周总理为此寝食难安,为了保证前线的物资,周总理开始亲自监督生产线。

他调动了东北以及上海的棉纺工厂,给志愿军战士加急生产冬衣。

周总理还细心的提出,衣服里放的一定是新棉花。因为,作战经验丰富的周总理考虑到,战场上医疗物资不足,冬衣里的新棉花在紧急情况下,可以用来消毒止血。

粮食问题更是周总理所关心的。

当时,东北方面经过研究,做出了一种便于携带的食物,也就是后来资料中常见的炒面。

这种食物是将大豆、玉米、高粱磨成粉,再混入食盐炒熟,带在身上,不会增加多少负担,而且不必生火做饭,避免了暴露目标。

周总理很快指示,将这种食品大规模的量产。

而且,中央还出具了一份特殊的《关于执行炒面任务的几项规定》。

为尽快满足前线的食品供应,周总理号召全国各家各户都动起手来。

他自己更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和北京的干部群众一起给前线的志愿军做炒面。

谈判博弈

当然,周总理最主要的战场还是外交。

前线的战争如火如荼,而后方对于美国的施压也是很关键的。

在整个抗美援朝期间,周总理不断的奔波于各个国家,特别是和苏联进行了很多轮的谈判。

周总理认为,必须要在谈判桌上为中国和朝鲜人民争取最大的利益。

他也看破了美国的阴谋,所以,他反复的告诫金日成,不要被美国人一时的退让所迷惑,在谈判桌上,关于自己的利益要一寸不让。

周总理用自己坚决的态度,始终掌握着谈判桌上的主动权。

美国人本以为,中国方面为这场战争耗费大量的兵力资源,所以已经极度的期待和平。

他们想要利用中国求和平的心理,提出一些无理的条件。

但是,周总理摆出的态度是,我们不怕谈判破裂,也不怕谈判无休止的拖延下去,我们要的是公平正义。

这种做法看似会激怒美国,但其实恰恰能保证中国的胜利。因为很显然,美国才是更着急的一方,他们虽然对中国和朝鲜明里暗里的威胁。但早已经急于撤出战场。

所以,只要寸步不让,美国必然妥协。

而最后,周总理也果然成为了谈判桌上最终的胜利者,他以自己的智慧保障了战后的朝鲜不受美国控制。

所以,也就不难理解朝鲜人对于周总理的敬佩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以极大的魄力,援助了处在危难之中的朝鲜,让朝鲜拥有了独立自主的机会,所以,他们也值得被朝鲜人民永久的纪念。

参考资料:

高远《周恩来与抗美援朝》

北京青年报《毛泽东是如何指挥抗美援朝战争的?》

本文由“文史江山”原创,已开通全网维权,未经授权不得转载,侵权必究!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13639de32e704a9f7b4767ca9b6aeb47.html